視頻標簽:善用法律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5.3 善用法律-安徽省 - 蕪湖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5.3 善用法律-安徽省 - 蕪湖
課題 善用法律 教學對象 八年級
第5課第3課時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是第5課的第3框善用法律,是在學生了解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之后,需要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自覺運用法律與違法犯罪作斗爭,深化前面內容,進一步增強學生自覺遵法守法用法的意識,樹立法治觀念,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二、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提高對法律救助常識的認識,熱愛這些法律救助機關。 2.知道面對違法犯罪既要勇于斗爭,又要善于斗爭。 3.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 知識目標:
1.知道法律救助的機構等常識。
2.同違法犯罪行為斗爭是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3.對善于斗爭的理解和認識。
4.青少年要弘揚法治精神,自覺守法、遵守法律,做法律的堅定捍衛者。 能力目標:
1.提高對依法維護權益,求助法律救助渠道或途徑的認識。 2.能夠對法律救助機關或方式有所認識。
3.面對違法犯罪,要增強法治觀念,自覺遵紀守法。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作為城鄉結合部的學生,尤其是留守兒童,在家長看護不力情況下,容易受到各種不良思想的影響,其法治觀念有時候令人堪憂。同時,在道德與法治課堂的主陣地上,讓學生自覺學習更多的法律常識,既要自覺守法,又要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課教學圍繞當前社會比較關注的社會熱點現象,“校園欺凌”設計展開,靈活運用校園情景劇表演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學生關注“校園欺凌”現象,再結合具體的案例,分析背后的法律常識和維權方式,讓學生自覺參與法治中國建設中去。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依法維護合法權利(法律就是我們依法維權的有力武器,本課教學目的就是要教會學生依法維權)
教學難點:勇于并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青少年自身特點決定著青少年既要依法參與法治社會進程,又要學會自我保護,既要敢斗又要善斗)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
校園情景。盒墓适拢ㄒ唬
多媒體展示:這是發生在下午放學后一個偏僻胡同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小濤... 思考:小濤應該怎么辦呢?
善用法律
第一目: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三位學生上臺表演,強行索要錢財的校園情景劇
學生回答
用學生生活中小題材,搬到講臺在線,既能激發學生關注生活興趣,又引起學生進一步思考,為后面的學習鋪墊。
活動:警法在線
徐警官:校園欺凌不是法律專業術語,相關法律散見于其他法律中。如《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
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專門機構呢?
多媒體展示:法律服務和幫助專門機構,并指導學生閱讀教材閱讀感悟部分,加深理解 小結:我們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
“七五”普法 多媒體播放視頻:《法律援助 就在我身邊》 小結: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
活動:以案說法 多媒體展示:
學生劉某與被告王某某、廉某某、董某某、張某某、朱某某是同班同學。在上體育課時,五被告將原告抬起扔到空中,摔落在地,致使原告劉某受傷,構成十級傷殘。劉某父母同五被告協商無果的情況下,將五被告告上法院,法院認為,因五名被告均未滿十六周歲,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行為后果應由其監護人承擔。據此,五被告法定監護人共同承擔造成的各項經濟損失共計61428.1元。
思考:劉某通過什么方式維護自身權益的?你了解這種維權方式嗎?
學生小組交流
學生觀看視頻
學生小組討論
設計警法在線欄目,就是普及法律知識的一個重要渠道,同時又引發學生思考,我們在社會生活中還有哪些渠道,可以獲得專業法律幫助和服務。讓我們求助有門,增強主動運用法律知識能力。
今年是“七五”普法的第二年,結合“七五”普法,用動畫的方式,普及法律援助知識。
用典型化校園欺凌案例,幫助學生學習訴訟的相關知識,同時又能用此案例幫助學生增強運用法律的意識,自覺珍愛他人的生命,依法維護我們健康權益。
活動:解疑答惑
小濤疑問:到法院打官司是很不光彩的事,而且打官司的人都是違法的人。
小結: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
第二目 有勇有謀 應對違法犯罪 活動:情景劇欣賞(二)
幾天后,在同一偏僻的胡同,放學回家的小濤同學又遇到... 學生現場表演 思考1:在本次事件中,小濤身上所表現出來的亮點是什么?
(為了鼓勵公民勇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刑法第20條和第21條,明確賦予公民正當防衛權和緊急避險兩項權利,教師結合具體案例,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附案例) 案例一:一天晚上,田華從同學家歸來,路過一條偏僻的胡同時,從胡同口處跳出一個持刀青年黃某。黃某把刀逼向田華并讓他交出錢和手表。田華扭頭就跑,結果跑進了死胡同,而黃某持刀緊隨其后,慌亂害怕中,田華拿起墻角的一根木棒,向黃某揮去,黃某應聲倒下,黃某重傷。田華立即向派出所投案,不負刑事責任。
案例二:甲駕駛車輛在路上正常行使,突然前方一輛逆行的電瓶車快速地沖過來,為了躲避電瓶車,甲緊急剎車,并急轉方向,撞上了路旁的路燈,造成路燈損害嚴重。 小結:我們要勇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思考2:在本次事件中,我們該吸取什么教訓?
小結:我們不僅要勇于斗爭,而且要善于斗爭
活動:思維廣角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
學生上臺表演,因為拒不給錢,被捅致死的悲劇。
學生小組討論 依次參與課堂研討。
學生小組活動,寫下本組建議,并在講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
的觀念,明確到法院打官司是維護我們合法權益的有力武器。破除對訴訟的錯誤認識。使學生正確看待訴訟。
通過多悲劇的兩面分析,既要讓學生初步掌握法律賦予我們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兩項權利,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即要敢于斗爭。同時又要從悲劇中認清青少年自身存在的不足,不能一味蠻干,自覺做到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又要保護自己,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
活學活用,在運用中增強法律素養,還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獨結合所學法律知識,對校園欺凌中的校霸和受害者提一些合理化建議?
小結: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
活動:課堂升華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課堂總結:我們要主動了解一些能夠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豐富我們的法律知識,同時運用正規的法律渠道,如訴訟,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我還要積極同違反犯罪行為斗爭,有勇有謀,應為違法犯罪。進而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作業布置:
請你結合今天所學內容,就共同抵制校園欺凌現象寫一封倡議書并張貼在學校的宣傳欄。 上分享
學生分享感受
課后作業
立思考社會現象的能力,是總結提升過程。
增強法治素養
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生,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七、板書設計
法律就是生活之盾,善用法律,就是主動運用法律之盾,防護各種違法犯罪的危險,有勇有謀,過健康、安全的法治生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