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自由平等的追求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第四單元第七課第二框自由平等的追求-福建省 - 福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八年級下第四單元第七課第二框自由平等的追求-福建省 - 福州
部編(人教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四單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課 尊重自由平等
第2課時 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學設計
一、教學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依據
(1)本課依據《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相應部分是“成長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理解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本課所依據的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還有“我與他人和集體”中的“在集體中成長”和“權利與義務”。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知道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體、智能、性別等方面的差異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視他人,富有正義感。懂得正確行使權利等。”
(2)本課所依據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的相應部分是“總體內容”中的“將自由、平等、公正、民主、法治等理念,憲法法律至上、權利保障、權力制約、程序正義等法治原則,立法、執法、司法以及權利救濟等法律制度,與法律常識教育相結合,在不同學段的教學內容中統籌安排、層次遞進”。
(3)本課所依據的《中小學法治教育專冊教材編寫建議》的相應部分是“內容設計”中的“初步形成尊重自由平等、維護公平正義的意識等”。
2.教學內容
本節課內容選自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七課“尊重自由平等”的第二框內容,通過前一節課“自由平等的真諦”的學習,學生在理解自由、平等的法治意義上內涵的基礎上,體悟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必然邏輯地引出“自由平等的追求”的話題。教材先運用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的典型事例,引導學生感受到追求自由的誤區及其危害,并引導學生明確這些行為的實質是不珍惜自由,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
相關的法律知識,懂得如何實現自由的追求;再通過相關的案例,以案說法,讓學生體驗并感悟到要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就要平等對待他人的權利,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最后,運用比較的學習方法和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能夠自覺在社會生活中踐行平等。
(二)學情依據
初中學生富有生命的活力,精力旺盛,求知欲強,但認知能力、思維方式和社會經驗等有待進一步發展。學生法律知識儲備量較少,對于自由和平等的認識尚處于懵懵懂懂的初始階段,少數學生在自由的追求方面存在誤區,不珍視自由,一部分學生雖然知曉自由和平等都不是絕對的,但認識也是膚淺的,他們很難站在憲法和法律的高度,理性地看待自由平等的問題。因此,有必要探討“如何珍視自由和踐行平等”的問題,以增強學生的平等意識和珍視自由的意識,樹立自由平等觀,形成尊崇法治和尊重法律權威的法治意識,崇尚和弘揚法治精神。 二、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熱愛自由、珍視自由的情感,尊重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樹立平等意識和觀念,增強法治觀念,努力踐行平等,懂得依法維權。
2.能力目標:提高對自由和平等的認識水平,珍視自由、追求相對平等;反對特權,能平等地承擔起法律規定的義務;在現實生活中敢于抵制不平等行為,面對不平等現象能夠依法維權。
3.知識目標:提高對自由和平等的認識水平,珍視自由、追求相對平等。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 2.教學難點:踐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 四、教學策略
在候課時間,先播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歌》,讓學生在欣賞中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直引主題,把教學內容分為“追求自由篇”和“踐行平等篇”,后面選取貼近學生的話題展開教學,以案例分析作為知識教學的載體,通過“考考你”、“以案說法”、“探究分享”、“寫倡議書”等活動落實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通過體驗活動,讓學生感悟到:珍視自由需要我們珍惜憲法
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依法行使權利。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特權現象及其危害性;通過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增強平等意識,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最后引導學生關注身邊和社會的實際,列舉生活中的不平等現象,直面現實的同時,更落實到理性對待平等問題,學會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法治思維能力,踐行平等,真正體現道德與法治課“立德樹人”的理念。 五、教學過程
【候課導課】:播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歌》
活動內容:學生欣賞歌曲,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
引導策略:教師引導學生聽完歌曲,設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的要求是什么?
觀點總結:自由、平等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追求。(由此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并板書:自由平等的追求)那么,我們應如何實現對自由和平等的追求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自由平等存在的價值,實現自由平等是社會和個人不懈的追求。
(一)追求自由篇 過渡——【讀之悟之】
1.學生齊讀——自由快樂,人皆向往。自由快樂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嚴以自律之人。
2.悟道——敬畏法律,才會有真正的自由。 【活動一】考考你 活動內容:
學生思考——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哪些權利和自由?試選擇一種權利,結合實際談談它存在的價值,并說明我們應如何正確行使這項權利與自由?
引導策略: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和自由,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引導學生選擇其中的一種權利,結合個人實際反思個人行為。
觀點總結:我們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自由和權利,認識它存在的價值,積極行使正當權利。設計意圖:對于這些真實而廣泛的自由權,應讓學生知曉并倍加珍惜,增強對自由的價值認同。
過渡——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錯誤追求自由和濫用權利的現象依然存在。 【活動二】追求的誤區 活動內容:
1. 普法:教師展示相關的法律知識,與學生一起學習。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一章第四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并履行接受教育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三章 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
第十四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打架斗毆等不良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權利。
2.學生觀察漫畫,讓學生說出漫畫中存在的誤區,并分析其實質和危害性。 3.探討:如何走出這些誤區?
引導策略:教師展示漫畫,引導學生結合身邊實例,學會運用相關的法律知識,分析不珍視自由的危害性,從不同角度尋找對策。
觀點總結: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學法中體悟,在探究中反省——如果違法亂紀,不當地追求所謂的自由,必然失去自由,從而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與前面的內容對接,復習舊課,生成新知。
過渡:當然,我們珍視自由的同時,還要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踐行平等。
(二)追求平等篇 【活動三】以案說法 活動內容:
1. 呈現案例:5月8日,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原委員、重慶市委原書記孫政才受賄案一審公開宣判,對被告人孫政才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對孫政才受賄所得財物及孳息予以追繳。孫政才在宣判后當庭表示,自己真誠地認罪、悔罪,接受法院的判決,不上訴,將認真接受改造。經審理查明:2002年至2017年,被告人孫政才在擔任中共北京市順義區委書記、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農業部部長、中共吉林省委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有關單位和個人在工程中標、項目審批、企業經營及職務提拔調整等方面提供幫助,單獨或者伙同特定關系人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7億余元。
2.思考:案件審判結果,說明了什么?
引導策略:教師展示案例,請學生閱讀案例材料,教師結合當前存在的特權現象和反腐熱點,引導學生思考感悟。
觀點總結: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不容侵犯,任何踐踏法律的行為必將受到制裁和懲罰。每個公民都應該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引進有價值的案例,既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又能更直接地說明問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實現由感性到理性、由個性到共性的飛躍。
【活動四】故事分享
活動內容:給同學們講講“平等”小故事——杭州圖書館允許拾荒者入內閱讀,許多讀者抗議:“拾荒者、流浪漢進來了影響了我們讀書的氛圍。”
館長:…… 引導策略:
1.要求小組討論——如果你是館長,你會怎么辦?說說你這樣做的理由。 2.教師給足學生討論的時間,并走到各個小組參與互動,了解學生的想法。 3.請小組派代表分享討論結果。
4.學生共同誦讀憲法第33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觀點總結:踐行平等,就要平等地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每個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權利、發展權利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
設計意圖:旨在讓學生直面現實中存在的矛盾沖突點,引發學生思考、探究、分享,使憲法文本植入學生心里。在合作互動中潤物無聲,實現知行合一的導行內化效果。
【活動五】關注生活
活動內容:學生仔細觀察漫畫,說出我們身邊存在哪些不平等的現象?分析其危害,探討如何正確對待?
引導策略:教師展示漫畫,學生觀察漫畫并知曉漫畫所表達的問題,引導學生拓展內容,交流不平等現象的危害性,在廣泛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總結提升:面對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要依法維權。
觀點總結:踐行平等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
設計意圖:旨在引導學生理性看待生活中的不平等現象,抵制不平等行為,勇敢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樹立尊重憲法的法治觀念。
【活動六】踐行 活動內容:普法驛站
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刑法規定: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教育法規定:受教育者在入學、升學、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權利。 ……
引導策略:教師引領學生共同普法,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踐行平等? 觀點總結:我們更要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努力踐行平等,消除影響平等的制度,共同構建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
設計意圖:旨在讓學生形成價值觀,引導學生努力踐行。 【課堂總結】今天你收獲了什么?
結束語: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共同深入探討了“如何珍視自由和踐行平等”的問題。希望大家在學習和生活中,運用法律知識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做一名珍視自由和踐行平等的中學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