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以禮待人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教材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優質課大賽(省賽)八年級上《以禮待人》(銅陵)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統編教材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優質課大賽(省賽)八年級上《以禮待人》(銅陵)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課 題: | 八上第四課 第二框 以禮待人 | |||||
教學對象: | 八年級 | 課時: | 1 課時 | |||
一、教學內容分析 | ||||||
課題:本課是人教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二單元第四課《社會生活講道德》的第二框《以禮待人》,在承接第一框《尊重他人》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確什么是禮,理解文明有禮的重要性,在現實生活中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同時也為學習第三框《誠實守信》做好鋪墊。 學習內容:從個人、社會、國家三個角度闡述了文明有禮的重要性,從態度、語言、儀表、舉止等方面說明了文明有禮的具體要求,同時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不斷的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 價值:根據課標要求,學生要知道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與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個人意義和社會價值。本課學習能幫助學生掌握文明有禮的基本知識,理解文明有禮對個人、社會和國家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學習禮儀,踐行禮儀,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提高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和民族文化認同感,努力做一個學禮、明禮、守禮的人。 |
||||||
二、教學目標 | ||||||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文明有禮的價值。培養文明有禮意識,鼓勵學生檢省自己的言行、舉止和儀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禮儀素養。 2.能力目標: 能夠在具體情境中表達、展現文明有禮;掌握文明有禮的方法,做文明有禮的人。 3.知識目標: 了解我國古代和現代社會生活中各類禮節和禮儀,知道禮貌待人的方法。 |
||||||
三、學習特征分析 | ||||||
八年級學生,在一年的初中學習中,對文明禮儀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但是他們正處在青春叛逆期,對新潮事物比較熱衷,喜歡特立獨行,因而對文明禮儀的把握還比較膚淺,表面化,甚至可能出現為了突出自己的個性而故意違反禮儀的行為。 但是他們求知欲強,具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濃厚的學習興趣,能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探究。因而本節課希望能通過學生身邊的真實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幫助他們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 |
||||||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 ||||||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的“知識結構”和“發現學習”的理論,引導學生通過情境分析、活動探究等一系列的學習活動,提高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轉換和遷移的能力。本節課采用活動探究和情境式教學法,以設疑、激疑、質疑、解疑為課堂教學重要模式,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的途徑,達到教學目的。 | ||||||
五、教學重點及難點 | ||||||
1.教學重點: 文明有禮是一個人內在素質的外在表現;文明有禮對個人成長的意義和對社會和諧的價值; 2.教學難點: 如何在實踐中做到文明有禮; |
||||||
六、教學過程 | ||||||
教學環節和內容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導入環節) |
教師播放“課前熱點追蹤”視頻,啟發學生思考感受,激發學生心中的正義感。關于視頻中女子行為的評價,老師想先和同學們介紹一本好書--以禮待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文明有禮是中華傳統美德的一部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以禮待人更是一部內涵豐富,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一本好書。 |
學生觀看視頻,積極思考問題。 生1:我很憤怒,世界上怎么會存在這樣沒素質的人。 生2:正如我們第三課所學。任何人都要遵守公共秩序和規則,違反秩序和規則的公民都要受到相應處罰。 |
課前熱點追蹤,一方面貼近我們的社會生活,激發學生興趣另一方面容易激發學生真情實感,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
|||
(新課教學) (一)知禮 1、含義(內在素質):體現一個人的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 2、表現(外在形象):主要表現在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等方面; |
【談古論今】 教師給學生展示古“禮和今禮的視頻資料,引導學生思考禮的表達方式以及其所體現的內在素質。 |
觀看視頻資料,思考禮的表現形式,并在全班分享。 |
禮的外在表現是好理解的,但體現的內在素質是學生理解的重點也是難點;“禮”視頻資料的設置幫助學生感悟禮是尊重、文明、與人為善的體現 | |||
(二)、明禮 1、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 2、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 3、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 |
探究與分享一: “文明校園”AB劇 教師課前引導兩組學生準備AB劇,并在此環節在全班表演。然后教師引導全班同學思考:1.你喜歡和A劇中的小文同學交朋友嗎?為什么? 2.你做過B劇中小明同學的行為對構建和諧校園有何意義? 探究與分享二: “文明旅游” 探究活動 問:看完視頻資料,你的感受是? |
學生課前準備AB劇并在此環節表演。表演后思考回答老師問題。“文明校園”AB劇 A劇:(場景:上課鈴響了,請同學們回到教室準備上課。) (上完體育課小文同學急匆匆的沖進教室,把講臺上擋住路的板凳踢倒,喝完的礦泉水瓶子扔向圾桶。小文自言自語的說:看我投的多準!卻還是扔到了垃圾桶外面。小文看著礦泉水瓶和垃圾桶生氣的回到座位上) B劇:(上完體育課的小明,文明有禮的走進教室,看到倒在地上的板凳,停下來把他扶好,看到扔在垃圾桶外的礦泉水瓶和其它垃圾,走過去把它們撿到垃圾桶。看著同學甲說:文明有禮,從身邊小事做起!) 生1:不喜歡。 生2:有利于改善校園環境,傳播校園正能量,形成良好風氣,構建和諧校園。 (師生共同認識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 生1:國人素質有待提高; 生2:我們的文明禮貌關乎民族國家形象 |
AB劇活動的設計新穎獨特,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A劇和B劇的設計讓學生更清晰的感受到文明有禮的重要意義,從而明禮(禮對于個人和社會的價值) 視頻資料更為客觀,學生更直觀的感悟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 |
|||
(三)守禮 1、態度謙和,用語文明。 2、儀表整潔、舉止端莊。 3、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 |
探究與分享三: “文明禮儀之星” 評選活動 1、制定評選標準 2、開展評選活動 3、頒獎、獲獎感言 (注:全班分成5組,討論文明禮儀之星推薦標準,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課本語言、儀表、舉止等方面制定標準;在此基礎上推薦心目中的“文明禮儀之星”) |
第一組:說話和氣,談吐文雅; 第二組:容貌整潔,穿著得體 …… |
活動設計貼近學生學習生活,調動學生參與主動性,主動探究做文明有禮的人的要求。 |
|||
(總結設計) |
讀書分享會: 看完這本書請你再來談談對“課前熱點追蹤”的感受? 總結歸納:感謝兩位同學分享的感受,我非常贊同二位書友的觀點。課前兩位同學和課后兩位同學感受的不同。說明我們同學們看待熱點問題更加理性和全面了。 芒果TV已經和該女子劉露解約,劉大公眾人物也受到行政拘留5天的處罰。 文明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以禮待人需要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踐行,這樣才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
生1:社會生活不僅離不開規則,更需要道德。視頻女子在公共場合不僅沒有遵守公共秩序和規則,而且沒有文明用語,行為舉止不符合文明有禮的要求; 生2:我們應該從生活小事做起,注意自己的言行,以禮待人。 |
總結提升 |
|||
(作業設計) |
課后作業: 請5組同學分別收集見面禮、餐飲禮、乘客禮、網絡禮、觀影禮的基本常識。 |
課下完成 |
貼近生活熱點和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了解基本的交往禮儀常識。 | |||
板書設計: 1、知禮(含義及表現) 以禮待人 2、明禮(重要性) 3、守禮(要求) |
||||||
七、教學評價:(見附表) | ||||||
八、教學反思: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