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安徽省思政課教師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安徽省思政課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責任與角色同在》第二框《做負責任的人》亳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責任與角色同在》第二框《做負責任的人》亳州學院附屬學校
基本信息 | ||||
學段 | 初中 | 展示單元 | 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 |
單元教學設計 | ||||
單元名稱 | ||||
1.單元教學設計說明 “責任擔當”是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之一,本單元以“社會責任”為主題,重點介紹“責任與角色同在”“關愛他人”與“服務社會”。每個人都扮演著多種角色,承擔著多種責任,只有積極承擔責任,服務他人,奉獻社會,我們的生活才可以更美好。課程標準第三部分“我與國家和社會”中的“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部分:知道責任的社會基礎,體會承擔責任的意義,努力做一個負責的公民。 本單元在了解社會生活、知曉社會規則的基礎上,基于學生可感知的社會生活,重點強調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的培養。積極主動參與社會活動,增強社會責任感,聚焦社會關系中的“參與和擔當”主題教育,為九年級的國情國策教育和國際視野拓展教育作好精神品質培養的鋪墊。 因此,從學生發展的需要和當前學生思想現狀出發,基于學生對責任、奉獻等的理解和認知狀況,對其進行正確價值觀的引導,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加主動地適應社會,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旨在培養學生的責仟掃當和服務奉獻意識,使學生懂得因社會角色的差異會產生不同的責任,明確自身應承相的社會責任。引導學生把個人的成長、成才、發展與社會的發展有機結合杞來,對其進行正確價值觀的引導。引導學生感悟生活中無時無處不在的關愛,埋解關愛他人是一種幸福,同時也要講究一定的藝術。引導學生思考服務和奉獻的意義,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適應社會,奉獻社仝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 |
||||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正確認識責任的含義和來源,懂得因社會角色的差異會產生不同的責任,明確自身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理解責任的承擔和履行對個人、對社會的意義,培養責任擔當意識。理解承擔責任可能會獲得回報,也可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懂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理性對待承擔責任過程中的得與失,明白有些責任一旦承擔就要不遺余力、無怨無悔,向那些無私付出的人們致敬,他們的不計代價和回報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積極主動地參與社會活動,不斷增強履行責任的能力,在奉獻中書寫無悔時代的壯麗篇章。 (2).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感悟生活中無時無處不在的關愛,理解關愛他人是一種幸福,同時也要講究一定的藝術。在社會生活中,應該努力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遵守符合社會要求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思考服務他人和奉獻社會的意義,了解關愛他人和服務社會的途徑,培養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責任的含義及其來源,責任與社會角色的關系; (2)責任與代價回報的關系,正確認識責任感; (3)如何正確理解關愛及關愛教育的教學實施; (4)如何理解人生價值及奉獻社會的價值。 |
||||
3.單元整體教學思路 本單元是八年級上冊教材四個單元內容的“橋梁”,在了解社會生活,知曉社會規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明確社會責任;從社會生活中的責任擔當,引導學生從維護國家利益、擔當歷史使命的高度進一步落實責任。從“責任與角色”的關系引入,幫助學生全面認識責任;從“關愛他人與奉獻社會”兩方面,引導學生在承擔責任中感受幸福與成長。 |
||||
課時教學設計 | |||||||||||||||||||||||||||||||||||||||||||
課題 | 做負責任的人 | ||||||||||||||||||||||||||||||||||||||||||
1.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責任與角色同在》的第二框。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責任的相關概念,這為過渡到本框的學習做好了鋪墊。本框分為兩目,即“不言代價與回報”“我承擔,我無悔”。在第一框的基礎上,本框第一目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有利于學生面對責任時作出合理的選擇;在作出選擇后,義無反顧地承擔自己應負的責任,走自立自強的人生之路。第二目“我承擔,我無悔”是第一目的深化。面對多種責任選擇,面對不同的代價與回報,學生可以作出自己的選擇。但是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許多不可推卸的責任。對于這些不是自愿選擇的責任,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態度?是逃避,還是“我承認,我無悔”?教材引導學生進一步感悟,自我體會。 |
|||||||||||||||||||||||||||||||||||||||||||
2.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思維活躍,勇于進取,具備初步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能夠認識到責任擔當、關愛奉獻是個人成長發展中非常重要的品質;知道要有責任感和奉獻意識;在簡單情境下對責任擔當的態度和行為選擇比較明確,有一定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雖然較之七年級的學生成熟,但是由于受生活經驗和閱歷不足及實際生活的復雜性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他們在某些方面也存在著以自我為中心、強調自我滿足、缺乏奉獻精神等問顆,對于很多事情也缺乏辨析的能力。特別是在實際生活中,學生面對眾多選擇時,不能理性全面地思考問題,容易無所適從或者盲目選擇,在責任面前也存在逃避的現象。部分學生對擔當責任的代價和回報產生了一些疑惑和誤區,對無私奉獻社會的精神和行為理解不夠深人因此,本課旨在針對學生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引導學生理性選擇,在勇于擔責中成長。 |
|||||||||||||||||||||||||||||||||||||||||||
3.目標確定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引導學生擔當責任的主觀意愿,培養學生不言代價與回報的承擔責任的意識和情懷;對履行社會責任不言回報的人心懷感激之情,并努力自覺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能力目標:通過對責任與代價和回報的關系的探討,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自覺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的能力,信守承諾、堅決履行諾言的能力,自主反思自己的能力,學會承擔責任、努力履行責任的能力。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明白擔當責任不僅僅是單純地理性分析代價與回報,還需要考慮到國家、社會的需求,在承擔責任中成長。 |
|||||||||||||||||||||||||||||||||||||||||||
4.學習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責任的代價與回報,增強擔當責任的主觀意見,承擔責任。 教學難點:努力向承擔責任卻不計代價與回報的人學習,以積極的心態面對責任,學會如何擔當社會責任和時代使命。 |
|||||||||||||||||||||||||||||||||||||||||||
5.學習活動設計
|
|||||||||||||||||||||||||||||||||||||||||||
![]() ![]()
|
|||||||||||||||||||||||||||||||||||||||||||
做一件你認為有擔當、負責任的事情,并與父母或老師交流,聽聽他們對自己履行責任的看法。可以結合自己的角色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做完之后請老師或者父母進行點評。
|
|||||||||||||||||||||||||||||||||||||||||||
8.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結合教學特色和實際撰寫) 本課采用議題式教學,根據教學實際和學生實際確定議題,以“我不擔責與阿誰?”為總議題。創設真實的情景,對問題進行探究與分析,讓學生在民主、開放的氛圍中習得知識。以學生的真實生活情境引入,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利用電教媒體教學后,增加課堂教學信息的密度,利用課件及視頻素材,呈現相關教學資料,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和探究。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同時增加了同學們對政治課的興趣,努力實現寓教于樂的高效、靈動課堂。 |
|||||||||||||||||||||||||||||||||||||||||||
9.教學反思與改進 本課是《做負責任的人》,這既是本單元的重點,也是難點。加強對學生責任感的教育是本單元的立足點,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關鍵。 本節課采用議題式教學,根據教學實際和學生實際確定議題,以“我不擔責與阿誰?”為總議題。以陳征帆同學上學路上發生的真實故事引入本課,引發學生思考學生擔當社會責任付出的代價與回報有哪些?這樣做值不值?使學生學會辯證看待承擔責任,學會評估責任的有代價與回報。 環節二“由小到大”從身邊的事例講述到各行各業平凡大眾勇于擔當的故事,呈現許多現實材料,使學生進一步感愛到責任的意義,探討遇到責任選擇時,勇于承擔,提升自身責任意識,提高了他們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反響極好。 環節三通過回顧建黨百年光輝歷程,圍繞中國共產黨主動承擔歷史史命,帶領中國人民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偉大飛躍。引導學生感悟,組織學生討論和課堂發言,充分發揮了學生作為課堂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使老師教得生動,學生學得主動,對觀點也把握得透。讓學生明確新時代我們這一代人也應主動承擔責任,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樹立了新時代做負責任的人的擔當意識,厚植家國情懷。 本節課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關注學生個體學習過程不夠,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不夠,對學生評價單一等。由于時間安排比較緊張,給予每個孩子展示的空間和時間不夠。應積極關注各個同學,特別是參與積極性不高的個體,充分學生發揮主體作用,針對學生評價從知識、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進行多元、多角度評價。 |
|||||||||||||||||||||||||||||||||||||||||||
10.學習評價設計 評價能夠使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調整自我的學習過程,對學生回答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及時的評價,如有口頭評價、等級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等方法,充分發覺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以學生綜合運用潛力為目標,側重于學生理解和獲取信息,透過評價學生學會分析自我的成績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