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古希臘的先哲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民版高中歷史選修四專題二《古希臘的先哲》重慶市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古希臘的先哲》教學設計
目標:了解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跡。通過情景創設與分析思考認識柏拉
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主要政治思想觀點。培養學生運用唯物史觀引領下的文明史觀范式的基本評價方法看待不同種類的文明之間的交流與碰撞。
學情分析:本課為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選修內容,課文主要介紹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
生平與主要主張。學習本冊教材的學生正處在從高二年級向高三年級過渡,對整個高中歷史知識學習處于構建整體聯系與培養思維方法,熟練運用基本史觀看待歷史問題的階段。因此對于這一課的學習,不能拘泥于較為枯燥的課本,應打通必修與選修,選修課與課之間的間隔,從整個希臘思想傳承演進和東西方思想對比的方面,盡量培養學生聯系必修所學知識,運用邏輯思維解決問題以及基本史觀看待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主張
難點:柏拉圖的理性思想,正確利用文明史觀看待古代東西方的文明差異。
教學過程:
引用拉斐爾為梵蒂岡教皇所作的內廳裝飾畫《雅典學院》,放大其中一個人的圖像,給出一下歷史信息,讓學生猜測這個人是誰 他出生在雅典民主制最輝煌的時代 他對智者學派追求功利的思想嗤之以鼻 他主張美德即知識
他主張強調人類的理性,主張“認識你自己”
他宣稱是為一個人的理智宣判為錯誤的東西就不該想不該做,哪怕受到當權者的威脅,也不惜一切代價予以抵制 他用生命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和諾言
(因為信息量足夠,學生會齊聲回答蘇格拉底)
簡單回顧蘇格拉底和他的死,強調蘇格拉底堅持理性的思想理念也影響了他的學生,就是柏拉圖。進入正課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9頁的有關內容,主要閱讀柏拉圖的政治主張,然后思考PPT上提出的幾個問題:柏拉圖理想國由那些人構成,怎樣才能成為柏拉圖理想中的正義國家,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應該是誰?這個統治者應該具備怎樣的條件?閱讀思考后,學生回答前兩個問題,較容易,結合書本即可。第三個問題,學生結合書本應該會答
2
出哲學家王,即最具有智慧,正義感和理性的人適合當統治者,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這樣的人適合當統治者呢?他的特征中的哪一點在柏拉圖看來最為重要?
柏拉圖曾經講過這樣的一個故事:洞穴中生活著一輩子只能望著墻壁,頭頸和腿腳都被繩索綁著的囚徒,這些囚徒不僅不能走動,連頭也不能扭,只能看著洞穴后壁投射的影子。他們一輩子都不曾想過,也無法轉頭去看外面的世界。他們身后燃燒著一堆火。在那面白墻上他們看到了影子,由于他們看不到任何其他東西,這群囚犯會以為影子就是真實的東西。
最后,一個人掙脫了枷鎖,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實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試圖向其他人解釋,那些影子其實只是虛幻的事物,并向他們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對于那些囚犯來說,那個人雖然獲得了自由。但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稱,除了墻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沒有其他東西了。
引導學生思考:那個爬出去的人相比起在洞穴中的人來說,獲得了很多東西,比如自由、知識、理性等等,你認為在這個故事中,他獲得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
向每個學生小組散發學生活動資料并組織學生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每個人把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寫在活動資料下面的方框內,由各組小組長總結本組成員最終達成的一致意見。(理想狀態下,應先對學生進行分組,確定小組長后或者前后座四人為一組進行討論。如果有圓桌形式的教室或者圍坐形式的教室更佳,更有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以及討論質量)
討論結束后,由學生對這個問題進行回答,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在這個故事中,“理性”的重要性,最后達成一致意見,理性的思考,獨立的見解是這個人獲得的最重要的東西。得出結論,在柏拉圖的政治主張中,和他的老師蘇格拉底一樣,認為理性最為重要。
回到開頭的壁畫《雅典學院》,指出拉斐爾把柏拉圖放到了最中間的位置,但注意觀察其左手邊的年輕人,似乎與柏拉圖在爭論著什么,這個人便是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的另一位古希臘先賢,柏拉圖的弟子——亞里士多德。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30-31頁關于亞里士多德的內容,重點閱讀31頁有關亞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張,結合PPT上的有關資料,思考為什么亞里士多德會傾向于中產階級執政?
學生閱讀后得出結論:亞里士多德認為這個世界不能由富人或窮人來進行統治,富人就會建立獨裁統治,窮人則會建立極端民主制而不尊重法律,從而專制暴政。因此
3
亞里士多德傾向于社會中的中產階級來管理這個國家,因為中產階級會更客觀,更理性的看待這個世界。
利用一幅漫畫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亞里士多德的“中庸”理論思想,并得出課本上的結論,亞里士多德認為“人是有理性的動物 ”。和蘇格拉底。柏拉圖一樣,追求理性。
結合教學輔助材料以及PPT如下提示:
提示一:歷代封建帝王對孔子及其學說倍加推崇,不斷加封追謚,重修擴建孔廟,孔府被成為天下第一府,孔子被稱為千秋萬世之圣人,萬世師表,而蘇格拉底等三人的關系和對于思想界的貢獻呢,也是萬世師表么?
提示二:亞里士多德的大半生涯其實都是花在研究自然科學領域上,包括了植物學、動物學、物理學、化學、氣象學、以及其他科學學科上。而孔子的研究方向呢? 引導學生思考:東西方先哲的思想為什么會呈現出這樣迥異的特征?
學生進行回答后,教師總結得出結論:思想特征與所處時代的社會大環境息息相關。并點出“文明史觀”的概念。
教師進一步提問:這兩種思想孰優孰劣?學生進行回答后,總結得出結論:不能簡單判斷對錯,要從人類文明進步的角度分析,并點出文明史觀看待歷史的基本原則之一:“尊重文明發展的多樣性”。 小結本課《古希臘先哲》學生學案
一、學情回顧
1、希臘瀕臨海洋的獨特地理環境,以及小國寡民的較寬松自由的社會環境,這一切不僅有利于古希臘城邦民主政治的建立,也使得古希臘可以大力發展商品經濟。發達的商品經濟和寬松的政治環境,為希臘人創造出的舉世矚目的思想文化奠定了基礎 先哲的思想
2、在公元五世紀中葉隨著希臘工商業的發展以及平民地位的提高,希臘開始了一場智者運動,他們懷疑神靈,注重實利,否定權威,以普羅塔戈拉為主要代表,主要代表思想為“人是萬物的尺度”
在智者運動盛行期間,古希臘出現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蘇格拉底,他反對智者忽視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張,他主張強調人類的理性,主張“認識你自己”即凡是為一個人的理智宣判為錯誤的東西就不該想不該做,哪怕受到當權著的威脅,也不惜一切代價予以抵制”。
二、柏拉圖的思想
柏拉圖曾經講過這樣的一個故事:洞穴中生活著一輩子只能望著墻壁,頭頸和腿腳都被繩索綁著的囚徒,這些囚徒不僅不能走動,連頭也不能扭,只能看著洞穴后壁投射的影子。他們一輩子都不曾想過,也無法轉頭去看外面的世界。
他們身后燃燒著一堆火。在那面白墻上他們看到了影子,由于他們看不到任何其他東西,這群囚犯會以為影子就是真實的東西。
最后,一個人掙脫了枷鎖,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實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試圖向其他人解釋,那些影子其實只是虛幻的事物,并向他們指明光明的道路。
但是對于那些囚犯來說,那個人雖然獲得了自由。但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稱,除了墻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沒有其他東西了。
思考:那個爬出去的人相比起在洞穴中的人來說,獲得了很多東西,比如自由、知識、理性等等,你認為在這個故事中,他獲得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
三、亞里士多德的思想
右圖是名畫《雅典學院》的局部細節圖。左邊柏拉圖手指向天,象征他認為知識來自于智慧的“形式”世界。而右邊亞里士多德則手指下地,象征他認為知識是透過經驗觀察所獲得的概念。
5
“吾愛吾師 但吾更愛真理”——亞里士多德
和自己的老師不同,亞里士多德認為這個世界不能由富人或窮人來進行統治,富人就會建立獨裁統治,窮人則會建立極端民主制而不尊重法律,從而專制暴政。因此亞里士多德傾向于社會中的中產階級來管理這個國家,因為中產階級會更客觀,更理性的看待這個世界。
四、東西方的思想比較
1、古代中國和希臘的先哲思想脈絡發展呈現出什么樣的特點?
材料一:歐洲哲學傳統的最穩定的一般特征,是由對柏拉圖的一系列注釋組成的——西方哲學家懷海特
吾愛吾師 但吾更愛真理——亞里士多德
材料二:“歷代封建帝王對孔子及其學說倍加推崇,不斷加封追謚,重修擴建孔廟,孔府被成為天下第一府,孔子被稱為千秋萬世之圣人,萬世師表”
思考,這兩則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
材料三:在雅典任教期間,亞里士多德領導了當時大多數的科學研究和思想,這段期間也成為他生涯中最為后人所知的時期。不過,亞里士多德的大半生涯其實都是花在研究自然科學領域上。雖然他的形而上學著作包含了許多對于數字本質的研究,但他對于數學本身并沒有做出原創的貢獻。不過他的確在許多自然科學領域上做出原創貢獻,包括了植物學、動物學、物理學、化學、氣象學、以及其他科學學科上。
材料四:“中國的思想家對自然科學和玄學都沒有多少興趣,他們提供討論的哲學是社會的、政治的和倫理的。”——美國學者伯恩斯
思考,材料三和材料四又說明了什么問題?
2、同樣是文明古國,為什么會出現這樣迥異的思想發展?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