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生態環境的保護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穩態與環境》第六章生態環境的保護章節復習-云南省 - 昆明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必修3 第六章 生態環境的保護章節復習
生態環境的保護專題
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經歷高考一輪復習后,學生對于生態與環境模塊的掌握不理想,在高考備考的考試中得分率一度較低。學生感覺這部分知識點較多又零散,聽著都懂,但答題找不到方向,常常答非所問或不能使用專業術語答題,甚至出現只按照題干文字把語句填寫通順的現象。學生存在問題的分析:①基礎知識不扎實。表現在基本概念、原理掌握不牢;易錯易混難點知識辨析不清;理解應用能力弱。②獲取信息能力欠缺。生態的題型常常結合實例考查,而學生正確解讀題目,從所給文字、圖表中準確獲取所需信息能力不足。③答題表述不規范。學生常出現答題口水話多,專業術語少;答句邏輯混亂、因果不分;理論聯系實際不足;答題不完整,找不到考點。 高三學生經過一輪復習,已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但知識體系混亂;學生具有一些收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但對于資料的解讀,從資料中準確獲取所需信息的能力不足,還有運用資料得出結論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教材分析】
“生態環境的保護”是必修3第6章的內容,也是必修教材的最后一章,可以說是對全書的綜合和運用。本章闡述了人類與生態環境的關系,不僅使學生樹立了環境道德觀,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對于整合生態模塊的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的知識,加深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是很好的入手點。因此在這個模塊的二輪復習中,利用本章內容可以分析學生身邊熟悉區域的生態環境問題,將所學生態學知識具體化運用,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引導學生主動地建構知識,培養他們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設計思路】
以“生態環境的保護”專題復習,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態環境保護的實例——盤龍江的治理的分析,進行生態模塊的知識整理。通過利用盤龍江治理的問題情境,把生態部分的知識點蘊藏于問題之中,啟迪學生思維,以生態模塊包括的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為主線輻射各層次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通過學生對資料設問的方式,不僅構建了知識網絡,梳理了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而且培養對學生審題能力和使用規范生物學專業術語表達的習慣。在學生自己設問的基礎上,對照高考真題選項的“判斷正誤”既能讓學生對比自己提的問題與高考題的共同點與差距,又能提高訓練效率。然后以兩題高考真題的非選擇題作為檢測,查找知識點疏漏,并通過真題的評講和得分量化對學生進行審題、答題能力培養。 【教學目的】 知識目標:
1.以生態模塊包括的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為主線輻射各層次需要掌握的知識點。
2.結合實例概述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理解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和措施。 能力目標:
利用身邊生態環境保護的實例——盤龍江的治理資料的搜集與分析,通過知識整理和學生設問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處理生物科學信息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評述家鄉生態環境保護的成功實例,正確認識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污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關心家鄉建設。 【教學重點】
以生態模塊包括的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為主線輻射各層次需要掌握的知識點。 【教學難點】
1.針對身邊生態環境保護的實例,運用所學的生態學知識,結合高考考點,對該生態環境保護實例進行填空式提問。
2.環境保護措施在環境治理實例中的應用及生態學原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導入 新課
一、生態
環境的保護實例 1.學生代表介紹查找的資料
2.收集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考點
教師活動 生態模塊的內容大家掌握還有一些問題,今天我們以“生態環境的保護專題”進行知識點的整合。 我們身邊就有一個生態環境保護成功的實例——盤龍江。 學生代表展示收集的盤龍江資料。
教師展示昨晚取自盤龍江的河水,相
同瓶裝的純凈水比較。 【過渡】在盤龍江改造治理中,我們看到要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需要研究生命系統的哪些結構層次?
根據查找的資料和同學的介紹,運用所學的生態學知識,結合高考考點,對該生態環境保護實例進行填空式提問(3個)。 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歸入種群、群落、生態系統三個層次中,引導學生說出相關考點。 學生1.考點:(1)群落的空間結構 (2)生態系統的結構之能量流動 (3)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 學生2.考點:生態系統的保護措施
學生活動
聆聽同學的介紹,思考可以據此提出的問題。
學生1介紹: (1)盤龍江概況:盤龍江全長108km,從嵩明縣西北的梁王山白沙坡起,流經昆明市區,一直流向滇池…… (2)50年代的盤龍江:水和天空一樣澄澈,船家撐船,老人垂釣,小孩戲水…… 90年代盤龍江的污染情況及原因:隨著城市發展人口劇增,加之盤龍江水源不足,盤龍江源于松華壩水庫,水量很少;沿途經過昆明城區,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大量排入盤龍江;河床被弄成了石頭,沒有水草,降低了河流的自
身凈化能力。 學生2介紹: (1)補水方案的確立:從曲靖沾益牛欄江匯集的德澤水庫(距昆明市約173km)引水 (2)《昆明市河道管理辦法》的出臺及昆明瀑布公園的建成 (3)盤龍江的今天:沿岸建立多個景觀公園,沿岸景色宜人,水質清澈。
觀察相同瓶子裝的盤龍江河水和純凈水,感受盤龍江治理的成效。
(種群 群 落 生態系統)
提出問題,聽取其他同學的問題。 (根據課后學案的收集和課堂實錄整理如下) 學生1.(1)在盤龍江中生活著各種魚類,它們分布在不同水層,這體現了群落的
結構。 (2)污染后流經盤龍江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 。 (3)水中微生物屬于生態系統中 。
二、高考
真題對接
學生3.考點:(1)你的回答是什么?群落的物種豐富度 (2)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 (3)群落的空間結構;植物垂直結構與動物垂直結構的關系 學生4.考點:(1)群落演替 (2)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原因 (3)保護措施中,生活污水不能排入河流,那么應該怎么? 那么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知道污染類型我們要用什么來對它進行處理? 微生物分解的處理我們選修一學習了許多,這時我們應該考慮什么? 以及其他因素你自己再想想。
學生5.考點:(1)生態系統穩定性
的原因
(2)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3)種群的環境容納量
學生6.考點:(1)種群的概念
(2)生態系統結構中的營養結構
學生7.考點:(1)群落的演替
(2)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補充完善學生沒有說到的知識點,完
善板書。
補充:種群層次的問題關注的少一
些。例如盤龍江治理前后一個很重要
的因素是人口增長造成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引出種群密度,以及與種群密度有關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還有遷入率和遷出率。
【過渡】大家提了一系列的問題,現在我們來看看高考真題如何考查。
學生2.(1)盤龍江生態系統的保護措施有 。 學生3.(1)由于河水的嚴重污染,將會導致生態系統的 降低。 (物種豐富度降低)
(2)早期盤龍江受到輕微污染后,仍能恢復原狀,這體現了它的 性。 (3)治理后的盤龍江,水面有浮萍,淺水區有各種水草,深水區有多種藻類,這體現了群落的 結構,植物的這種結構為動物提供了 。 學生4.(1)盤龍江改造中,生物群落發生了 演替。 (2)生態系統受到一定污染后能恢復,這是因為生態系統具有 能力。 (3)生態系統的保護。 (生活污水需要處理) 通過引導后得出,要考慮生活污水的污染類型,可能是有機物污染,也可能是重金屬污染,或者可能是洗衣粉中N、P含量超標。 利用微生物分解 微生物的種類
學生5.(1)盤龍江受到污染,造成污染的原
因是 。 (2)盤龍江生態系統具有的生物多樣性價值有 。
(3)盤龍江的治理和保護增加了各個物種的 。
學生6.(1)冬日在盤龍江聚集的紅嘴鷗是一
個種群,種群的概念是 。
(2)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包括 。
完成“判斷正誤”
學生7.(1)盤龍江污染過程中體現了人類
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是 。
(2)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是指 。
1.判斷正誤
2.非選擇題限時訓練 指名完成“判斷正誤”并說出判斷理由。 出示2018江蘇卷第28題,得分8分。一名學生在白板演示。
講評板演學生的完成情況,注意分析
學生的錯誤原因,給出評分標準。
同樣方法完成2018新課標卷3第32
題。
判斷學案“判斷正誤”。
完成學案的2018江蘇卷第28題,根據評分標
準給出自己的本題得分。
完成學案2018新課標卷3第32題。
判斷自己填空的正誤,根據評分標準給出自己的本題得分。
【教學反思】
1.本節課通過學生針對身邊環境保護實例的資料自己設問,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學生對生態知識體系的整理、歸納。在如何提出有效、正確的問題的思考中,培養了學生分析資料,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也訓練了學生規范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
2.以生態模塊包括的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為主線輻射各層次需要掌握的知識點的設計,有利于學生對高考考點的整理,找準答題方向,同時在收集、整理考點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使用規范生物學專業術語表達的習慣。
3.教學時間略顯倉促,對于學生在自己設問中問題設置有一定的預見,但對于問題準確性的辨析、指向性是否明確等方面有做出引導和評判,留有遺憾,是今后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地方。
4.教師課堂用語的精煉還有待提高。對于提問哪位學生的定位上不夠明確,對于課堂流暢性有一定影響。
【板書設計】
生態環境的保護專題
種群 群 落 生態系統
種群密度 環境容納量
概念 遷入率和遷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性別比例
年齡組成
環境保護
穩定性——基礎 生物多樣性
結構
功能
措施——生活污水(處理)
人口增長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