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1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第一課時)四川省 - 成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1
3.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第一課時)學案/教學設計
2019.5.8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總結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
2.分析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的實驗設計思路。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
1.認同與人合作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討論技術的進步在探索遺傳物質奧秘中的重要作用。
2.認同人類對遺傳物質的認識是不斷深化不斷完善的過程。 (三)能力方面:探討實驗技術在證明DNA是主要遺傳物質中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教學重點
1.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原理和過程。 (二)教學難點: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原理和過程。
二、教學過程及設計
遺傳,俯拾皆是的生物現象,其中的奧秘卻隱藏至深。人類對它的探索之路,充滿著艱難曲折,又那么精彩絕倫。
問題:通過這學期前面的學習,你清楚人類對遺傳的探索歷程嗎?
探究活動一:
1、你認為遺傳物質可能具有什么特點?
2、你認為證明某一物質是遺傳物質的可行方法有哪些?
2
【目標一】對遺傳物質的早期推測
閱讀“對遺傳物質的早期推測”P42-43,思考回答
1、20世紀二三十年代人們對蛋白質和DNA的認識水平如何?
2、當時的人們更認同遺傳物質是哪種,為什么?
3、當時為什么人們不認為DNA是遺傳物質?對此你有什么感想?
【目標二 】體內轉化實驗(格里菲思1928年)
學生活動:完成下列表格
思考討論:
(1)前兩組實驗的作用?
(2)第3組實驗與哪一組形成對照?說明什么問題? (3)第4組實驗是誰導致小鼠死亡的?如何驗證?
(4)第4組結果出現的原因是什么,是S型細菌在小鼠體內復活了?還是R型細菌轉化成了S型細菌,你是根據哪組實驗做出判斷的?
結論: 中,必然含有某種促成這一轉化的活性物質—— 。
R型菌 S型細菌 探究活動二:尋找轉化因子
如果你是當時的一名科學家應當怎樣找出S型細菌中哪種物質才是轉化因子,說出你的設計思路。
菌落特征
有無莢膜
有無毒性
R型細菌 S型細菌
3
【目標三 】體外轉化實驗(艾弗里1943年) 請思考回答:
1、本實驗的結論是什么?
2、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的巧妙之處在哪里?
我還有的疑惑:
【小試牛刀】
1.某研究人員進行了以下4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 ③R型菌+DNA酶→高溫加熱后冷卻→加入S型菌的DNA ④S型菌+DNA酶→高溫加熱后冷卻→加入R型菌的DNA 以上4個實驗中小鼠存活的情況依次是 (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2.在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中,將R型活細菌與加熱后殺死的S型細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小鼠死亡,則此過程中小鼠體內S型、R型細菌含量變化情況最可能是下圖哪個選項( )
4
三、板書呈現: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一、對遺傳物質的早期推斷
二、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
1.體內轉化 1928年 英國 格里菲思。
(1)活R,無毒 活小鼠 (2)活S,有毒 小鼠 死小鼠 (3)△殺死的S,無毒 活小鼠 (4)活R + △殺死的S,無毒 死小鼠
轉化因子是什么? (②④分離出活S)
2.體外轉化 1944年 美國 艾弗里。 多糖或蛋白質 R型
活S DNA + R型 培養(yǎng)基 R型 + S型 DNA+DNA酶 R型
轉化因子是DNA 。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