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酵母菌細胞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5.3《“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實驗及拓展》安徽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5.3《“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實驗及拓展》安徽省優課
5.3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第一課時)
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的教學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節選自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分子與細胞》中第五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第三節。
1.本節內容在本模塊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在學習了細胞的分子組成、物質的輸入和輸出后,進一步理解,只有在能量的供應下,細胞才能完成多項生命活動,如主動運輸等。并且加深理解葉綠體、線粒體分別比喻為“能量轉換站”和“動力車間”的含義;加深理解細胞的生長、增殖、分化、衰老等生命歷程;深度理解細胞是“開放的生命系統”,是“生命活動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同時也為必修二《遺傳與進化》中“基因的表達”、必修三《穩態與環境》中“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以及選修一和選修三相關專題的學習打下鋪墊。
2.本節第一課時的內容為“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本探究過程其實探究學習細胞呼吸概念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習科學方法,養成科學態度以及建立科學價值觀的過程。教師要隨時注意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引導學生對科學概念的學習和理解。例如在準備實驗、觀察現象、記錄結果等方面,需要特別提醒學生,注意養成尊重事實的習慣,然后根據實驗現象來分析可能的原因,將學習引向深入,為下面的概念學習鋪設道路。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過有關綠色植物和人體的呼吸作用以及細菌、真菌與食品制作的關系等基礎知識,也從前面章節中學習了組成細胞的分子、結構和主動運輸等相關知識,并且用顯微鏡觀察了線粒體的顯微結構,同時看到或親身經歷過酸奶、泡菜、葡萄酒、米酒、饅頭等制作有關的活動和生活經驗,對于本節的學習都是十分有利的。
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描述細胞呼吸的概念。 (2)概述細胞呼吸的方式。 2.過程與方法
(1)學會客觀地觀察和描述生物現象,并依此提出與生物學相關的可以探究的問題,作
出合理的假設。
(2)學會控制變量,檢測CO2和酒精的方法。 (3)提高語言表達、信息分享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經歷探究實驗的一般過程,養成質疑、求實、創新及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 (2)從細胞代謝的角度體驗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七、重難點
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的方式
八、教學準備
1.活化酵母菌液。 2.配制葡萄糖液。
3.制作葡萄酒及發面面團。
九、課時、課型
1.課時:1課時。
2.課型:新授課、實驗課。
十、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組織及引導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點燃一張草稿紙,引出細胞呼吸概念。提問:
觀察 思考 通過小實驗,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細胞呼吸的概念
閱讀P9細胞呼吸的概念,思考一下問題: 1.細胞呼吸與白紙燃燒的相同點和區別分別是什么?
引出細胞呼吸的本質和特點。
2.氧化分解一定需要氧氣嗎?產物除了CO2,還有什么?
引出細胞呼吸的條件和產物。
進一步引出:以酵母菌為例,如何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
閱讀 思考 思考
培養學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
(一)提出問題
(二)作出假設 請學生思考:探究實驗的步驟一般有哪些?
聯系生活,回憶舊知,通過實物展示,并提出問題:
1.展示安琪高活性干酵母。請思考酵母菌的代謝特點。
2.展示未蒸熟的發面饅頭。通過觀察兩側的孔和滲出的水分,請問,你想到了什么?
3.展示葡萄酒,擰開瓶蓋,思考氣壓為什么那么大,聞一聞有什么味道。 4.由所觀所感,你能提出什么樣的問題?作出怎樣的假設?
5.隨機抽組,你們組提出的問題是什么? (提示:
1.酵母菌能進行細胞呼吸嗎?
2.酵母菌在什么條件想進行細胞呼吸?
3.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都能進行細胞呼吸嗎?
4.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細胞呼吸的產物分別是什么?)
6.比較:哪一組的問題最有探究價值?
1.根據上述第4個探究問題,你能作出怎樣的假設?
思考 歸納 回憶 觀察 觀察 思考 回答 比較 思考
從舊知得新知,提高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對比,選出有價值的問題
(三)設計實驗
(四)進行實驗 2.怎樣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1.實驗目的
明確實驗的目的、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并說明如何鑒定因變量。 2.實驗原理
引導學生理解實驗原理:
3.實驗材料:課件展示、實物展示 (1)備選材料
活化酵母菌液300ml,25—35℃熱水。 (2)自選材料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4.實驗步驟: (1)思考:
①怎樣保證酵母菌的生活需求? ②怎樣控制有氧和無氧條件?
③設計幾個實驗組?什么是對比試驗? ④怎樣控制無關變量?
⑤鑒定因變量的具體操作如何? (2)合作探究:
請每組任選一案例,合作設計實驗步驟,并將其寫在實驗報告上。
要求:科學性、可行性、創新性。
(3)教師分組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或解疑解惑。
1.合作探究
(1)請每組所選案例,合作進行實驗,并記錄實驗現象。
(2)請及時將實驗時遇到的問題匯總在以下表格中:
(3)解決辦法
組內討論、組間合作、請教教師、課下查找資源。
2.師生互動:每一案例選一組。 案例一(書本): 問題: 。
案例二(興趣創新型):展示示意圖 問題:同上②③④⑤ 強調:控制變量 聽講 觀察 思考 合作 提問 合作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培養學生深入思考的能力
讓學生說出心中的疑惑,提高學習效率
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五)分析現象、得出結論
(六)表達與交流 案例三(優化創新型): 問題:同上②③④⑤
隨機抽組提問:
1.請用簡要準確的語言描述實驗現象,表達相應結論 (參考:
有氧條件下:酒駕檢測儀顯示值為0,澄清石灰水渾濁度較大。 無氧條件下:酒駕檢測儀顯示值為0.08%,澄清石灰水渾濁度較小。)
歸納:有氧呼吸的產物及無氧呼吸的產物。
請同學們交流實驗后的收獲、遺憾或改進。
討論 合作 思考 回答 歸納
合作意識。
培養學生從同學的意見中吸取營養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酒駕檢測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起
在總結中升華所學的知識
三、回歸細胞呼吸概念。
首尾呼應,回歸教材
十一、板書設計
5.3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 細胞呼吸定義
1.本質 2.特點 3.方式
探究實驗: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結果、進一步表達
十二、教學反思
1:實驗課需要加強加大備課量,備教材,備實驗,備操作,更需要備學情。對學生的實驗基礎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需要十分了解。以便預測和解決課堂生成的問題。 2:要充分相信學生,留給學生自主的空間。在設計、進行實驗時,留給學生一些時間。盡管有些小組要走一些彎路,多次實驗才能成功,但過程中的所感、所思、所獲才是最重要的。例如:兩個氣球組第一次實驗均失敗,但經過集體反思及老師的引導,第二次實驗均成功。再如:在解決生成的問題——酵母菌培養瓶中的氣壓過大時,學生在思考討論的過程中就提出了很好的解決方案:兩孔塞換成三孔塞,多用一個帶有費茂氏滴管的軟管和氣球來調節氣壓。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