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四川省中小學班主任
所屬欄目:班主任素養
視頻課題:四川省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展示初中組帶班育人方略:構建有情感、有溫度的“教育共同體”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四川省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展示初中組帶班育人方略:構建有情感、有溫度的“教育共同體”
構建有情感、有溫度的“教育共同體”
瀘州市瀘南中學校 李蘭
我是來自瀘州市瀘南中學的一線班主任李蘭,從教16年,擔任班主任12年,從青澀迷茫的“菜鳥”班主任,到現在有了一些積累和較為理性的認知。正如著名教育家李鎮西老師所說“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漸漸意識到帶班育人的過程,就是讓自己和孩子們共同變得更優秀的過程。我越來越明確地認識到孩子們、家長們、學校和我們的班科教師都是我們的教育合伙人。一個班級的優秀不僅僅是班主任個人的優秀,而應該是孩子們、家長們、學校和我們的班科教師同心、同向、同力共同努力打造優秀的班集體,這個集體才能良性地、持續地向上成長、發展。因此,我們班主任應該秉持著尊重、平等、真誠的態度,爭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來共同構建一個有情感、有溫度的“教育共同體”。
我們作為班主任陪伴時間最長的、花費精力最多的對象---我們的孩子們。經過十二年班主任的歷練,我越來越明確我希望我所帶的班級是一個有情感、有溫度的團隊,我希望我們班的學生有夢、家長有愛、教師有情,我希望我們班的孩子們經過三年的初中生活擁有一顆陽光心、一副好身體、一身好才藝、一些好習慣、一群好伙伴、一生好品格。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我面對種種現實,會對自己的希望時有疑惑甚至動搖,我還是堅定地無數次地提醒自己“比知識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成長;比考試更重要的是自我的認可;比競爭更重要的是自我的超越”,這才是我作為班主任最應該關注的。
首先,我以我校“五自德育”為載體,在我們班構建“自主管理”的體系。多年來,我長期擔任兩個班、甚至三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英語教研組組長等職務,單兵作戰的班主任工作令我疲憊不堪,要顧及每一個學生幾乎不可能,也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育人職責,所以我漸漸意識到構建班級“自主管理”體系非常有必要。以學生作為班級管理的主體,通過班主任對每個學生授權與賦能,使學生能在一定規則下自發地自己或班級日常行為規范進行約束與管理。在初一開學初,我就會引導孩子們搭建一支班委干部。我通常不會馬上進行指定,而是通過不同渠道進行觀察,再來進行臨時班委的搭建。我們學校有一個傳統就是開學初的軍訓。我會在軍訓期間發給同學們一張信息表,同學們在信息表里對自己和家庭背景作一些介紹,表達自己希望生活在怎樣的集體、自己的愛好、希望在班級里擔任什么職務、自己將會怎么做等等,為后續的班干部選舉做鋪墊。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會在軍訓期間去觀察哪些同學意志力比較強、膽大心細、比較有責任心、比較會與人溝通交流等。還有就是發書這個環節,我要求所有同學都參與,一般男生負責抱書到教室,女生負責發書,這個過程也很能看出每個人的個性,尤其是是否能吃苦,是否有擔當,是否懂得合作協調等。另外,班主任也要在班干部選舉前作一些引導,我會告訴孩子們:我們班的班委干部、每期的評優選先等都會進行民主選舉,每一位同學都有機會擔任班委干部,每一位同學都可以通過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班委干部與同學之間的關系既是大膽管理,又是互相督促;班委干部與班主任和科任老師既是密切配合,又是互相溝通。絕大多數孩子都會在初一新旅程啟程之時躍躍欲試,都有著為集體服務的欲望,通過發表演說和全班選舉,最終擔任班委干部的同學都有著一種自豪感、榮譽感和責任感。在班委干部搭建時,我會秉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處處有人管,時時有監督;樣樣有反饋,件件有落實。” 的原則,擴大班委干部隊伍,加大班委干部為其他同學服務的范圍,增加班委干部服務他人與被他人服務的機會,最大限度地發揮同學們的能力。以下是我們班班委干部的基本架構:
班級大的框架搭建起來以后,就是小組建設。初一開學的第一個月,我一般都讓同學們隨意坐,自行建組。但我會跟孩子們說清楚:李老師堅持的原則是我們師生和同學之間互相尊重,不影響他人,不影響自己,有利于學習,有利于團結。但一個月之后,李老師會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科任老師、同學們的反饋,再進行調整。這樣,孩子們既感受到了班主任對他們的尊重和真誠,也明白“底線在哪里”。孩子們最開始肯定會選擇與自己熟悉的小學同學或校友一組,一般六人一組,并選出他們組的組長。在這一個月里,我就會認真去了解孩子們的個性,觀察他們的行為規范、學習習慣和待人處事。一個月之后,同學們自薦組長,確定組長人選之后;雙向選擇建組(即組長選擇組員,組員是否同意入組),由組長將組員名單上交給我,我再根據男女比例、個性、學習習慣等方面進行微調。確定小組以后,每個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座位調整(一組坐二組的位置,二組坐三組的位置,以此類推),組內也進行前后左右的循環調整。每個同學都是公平的,都會有機會坐到教室的每個位置,這就避免了家長要求特殊照顧的情況。小組確定以后,以半期為單位,從課堂紀律、學習成績、勞動衛生、體育比賽、文娛演出、出勤情況、作業收交、為班出力、行為規范等,涵蓋德、智、體、美、勞及學生們在校生活的各個方面,對小組進行考評,促進小組在不斷競爭中增強向心力和凝聚力,從而自然帶動班級風氣,使一些不好督促檢查的要求得以落實。
另外,我認為,健康、積極、向上的班級輿論的營造也是打造優秀班集體的關鍵。我從制度管人,文化育人這兩方面入手。在班級制度方面,我會利用開學初的時間,和孩子們一起制定班級文明規范。怎樣巧妙地引導學生把班主任對他們的管理要求當作自己的愿望提出來,使班級紀律在學生心目中不是“班主任對我的要求”,而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約束”呢?我向著名教育專家李鎮西老師學了“這么一手”:開學初,向孩子們提出三個問題,讓大家討論:“大家是否希望咱們的班成為一個優秀的集體?”(對此,學生們的回答往往是一致的:“當然希望啦!”)“ 既然你們每一個人都有這種愿望,那么為了實現這個愿望,每個人應不應該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點呢?”(學生們經過思考和討論,認識也能統一:“當然應該。”)“要克服缺點,班級需不需要制定一些規章制度呢?”(通過學生們反復討論甚至爭論,至少絕大多數學生能夠說:“當然需要。”)在此基礎上制定的紀律,就已不僅僅是班主任強加的“條條框框”,則成為學生集體的內在要求。另外,對于某些非要班主任自己提出的紀律要求,我們也應盡量設法通過學生的口提出來。以對自習課的管理為例,李鎮西老師說,班主任無疑希望自習課紀律良好,絕大多數同學當然也有這個意愿。于是,少數違紀學生的紀律懲罰,就讓全班同學包括違紀學生自己來討論,這樣形成“人人參與管理,人人被管理”的集體意志。我們班的班級文明規范便明確以“人人參與管理,人人被管理”為基本原則,而這個“人人”當也將我包含在內。比如我們學校八點開始上課,孩子們需要在八點之前完成作業收交,我們討論后,就決定全班同學七點五十分準時到班,而我要求自己七點四十分準時到班,督促早到班的孩子們迅速交作業后,進入學習狀態。孩子們知道班主任每天都會提前到班,他們也會自然養成守時的習慣。另外,我們班的班級文明規范由文明儀容儀表、文明用語、文明行為、文明學習等方面組成,盡可能包括班級一切可能出現的違紀情況;并提出紀律要求,明確“違反了紀律怎么辦”,避免有法不依。和孩子們共同制定的班級文明規范,既使學生的意志與愿望以及管理潛能通過合理渠道得到了充分的滿足與發揮,又大大密切地拉近了師生的關系;同時它形成了集體的輿論、制約和要求,也使學生對自己的行為產生了較大的自我約束力量。
在班級文化方面,我通過主題班會、男生會、女生會、讀書分享會等方式,和孩子們共同構建一個有情感、有溫度的班集體。我認為,我們的主題班會應該以學生為主體,絕不是表面上的只由學生主持和參與而班主任不在場;主題班會的“主題”應該來自于學生,或者說是學生們關心的話題;應該多以體驗式活動為主,而不是“會議”或單純的說教。有次,我們班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發生口角,男同學逞一時之快,口無遮攔,敏感的女同學心里很受傷,崩潰大哭,場面一度混亂。為了讓全班同學共同思考語言暴力帶來的傷害,防止語言暴力現象在班級蔓延,引導孩子們正確地對待和處理同學間的關系,我和班委干部們共同設計了一次主題班會活動。我們將名稱定為“遠離…成為…”我們故意設置為一道填空題,讓同學們在班會結束時再來補充。首先,我們一起觀看了電影《悲傷逆流成河》中關于校園語言暴力的片段,讓他們旁觀語言暴力給他人帶來的沖擊和傷害。然后,主持人請同學們談談觀后感,并拓展兩個問題。問題一:除了語言暴力外,還有另外哪些行為屬于校園暴力,會給他人帶來傷害?問題二:如果自己遭遇校園暴力或者傷害,自己會怎么做?接下來,看看清華學姐是怎樣調節心態面對語言暴力的,并談談自己受到的一些啟發。最后,我播放了一首關于校園暴力的歌曲《來自世界的惡意》,并寄語同學們:語言對于我們來說是交流和溝通的工具,它是用來傳遞溫暖和力量的。但一些沒有分寸、甚至帶著惡意地脫口而出的“語言暴力”,我們絕不能不以為然!我們決不會讓同學們遭受暴力,成為受害者!也決不姑息那些傷害別人的人!所以,同學們,如果你一旦遭受暴
力,一定要告知老師和家長,我們是你們最堅強的后盾,我們會一直在你們的身邊,陪伴和保護你們!在班會結束之時,同學們紛紛為這次主題班會的名稱作補充:遠離暴力,成為善良的人。遠離欺凌,成為勇敢的人……這次班會收效甚
好,制造了正面的輿論導向,通過班級文化和集體的認同感來規范學生們的世界觀、價值觀、是非觀,逐漸消除一些不良的風氣和行為。
我們擔任班主任,和孩子們相處的時間肯定比較多,孩子們和我們的“粘度”更強,與此同時,我們也一定要引導孩子們像尊重我們、愛我們一樣去尊重、去愛每一位科任老師,讓他們之間也培養出和諧、溫暖的情感,這絕對對我們的班主任工作起著極大的助推力。我們學校都在教室進行就餐,孩子們把飯菜、水果、面包和酸奶拿到教室進行分發,我就引導孩子們首先為站著上了一節課的老師先打餐;通常水果、面包和酸奶都會有多,我就讓我們的科代表把多的,送給我們的科任老師們。雖然是小小的舉動,卻溫暖了我們每一個科任老師,也拉近了他們與孩子們的距離,讓我們班級更加緊密,充滿溫情。
裴péi斯泰洛奇說過:“為克服家庭局限性的消極后果,人們建立了學校。但是人們絕不能因此期望,學校包括了對人教育的全部內容;也絕不能因此期望,學校能替代父母、客廳和家庭生活的地位,能為心靈、精神和職業教育做必須做的一切。”所以我們的家長也是我們教育共同體中非常重要的一員,我們的班主任們一定要重視、引導我們的家長們參與到我們的教育中來。我主要利用家長會、分層次家長培訓會、家訪、家長開放日、家長委員會等方式在班級內部搭建了較行之有效的家校溝通和合作的渠道,家校共育,形成合力,構建有情感、有溫度的教育共同體,不僅僅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橫一豎合在一起,給予孩子們十倍的力量!
十六年教書育人的經歷和十二年的班主任生涯告訴我,認真做事,做到極致,就會迸發出驚人的力量!用情懷、用智慧和我們的孩子們、家長們、學校和班科教師共同構建有情感、有溫度的“教育共同體”,成就他人的同時,也成就自己!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