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把種子散播到遠處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4課《把種子散播到遠處》湖南省 - 長沙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4課《把種子散播到遠處》湖南省 - 長沙
教學目標
1.種子和果實的外部形態、結構與種子散播方式之間是有聯系的。不同的散播方式都是為了能將種子散布得更廣,有利于繁殖后代。
2.通過建模實驗尋找證據驗證猜測,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合理解釋。
3.認識部分常見植物,培養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意識,發展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
2新設計
落實“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理念,根據學生原有認知,結合學生認知規律,我盡可能地為學生準備豐富的身邊的植物種子,采用如下思路:導入引出話題,猜測野豌豆種子散播方式——建模實驗,模擬野豌豆種子散播,觀察果莢、種子——研究其他散播方式——種子散播遠處的意義。
3學情分析
學生有一定的原有認知,二年級語文課學習過《植物媽媽有辦法》,在生活中已對鳳仙花和蒼耳等的散播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學生對身邊常見植物很少了解,只是從書本上、他人口中知道果實、種子散播的現象,僅為表層認識,對植物種子特征與散播方式是相適應的深層次規律,植物向遠方散播種子的意義了解并不太深。因此,在學生原有經驗基礎上,我將教學活動重點落實到植物種子特征與散播方式是相適應這一方面來,嘗試建構新的更科學完善的核心概念。
4重點難點
【教法重點】探究種子散播的方式。
【教法難點】模擬實驗,驗證種子和果實的外部形態、結構與種子散播方式是相適應的。
5教學過程
5.1第一學時
5.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談話導入,引入課題
1.師出示去年野豌豆圖片(一):這是老師在附近野外發現的常見植物,有誰認識?出示野豌豆苗圖片(二):在它不遠處,我還發現了野豌豆苗,種子是怎樣散播出去的?
2.生依據原有經驗說出自己的猜想。
3.教師揭示課題: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把種子散播到遠處》。(板書課題:把種子散播到遠處)
活動2【活動】二、模擬實驗,研究野豌豆散播種子的方式
1.模擬野豌豆種子的散播過程,你覺得需要用哪些器材?分別模擬什么?怎樣來模擬呢?
2.學生說自己的想法。
3.師生小結,形成較完善的科學的實驗方法。觀看視頻,強調溫馨提示。
4.分小組進行模擬實驗,記錄數據。
(1)對比分析彈射與不彈射兩類數據,你有什么發現?
(2)觀察果莢與種子,有什么特點?果莢、種子的特點與散播方式有什么聯系?
5.學生匯報、交流,請一組將數據輸入電腦,生成直觀條形統計圖。
預設學生:野豌豆自體彈射方式散播距離比不彈射一般要遠。野豌豆豆莢具有彈性,受外力或者高溫會炸裂,彈出種子,野豌豆種子輕、小、球形,這些特點適合自體彈射散播。
6.聯系生活:你還知道其他自體散播種子的植物嗎?介紹認識身邊的植物:野老鶴草
活動3【活動】三、研究其他植物散播種子的方式
1.師:除了自體彈射散播外,自然界的其他植物還存在哪些散播種子的方式?你能舉舉例子嗎?
2.生依據知識積累說出自己的看法。
預設學生:還有水力散播、風力散播、動物散播的方式。
3.觀察白茅、野萵苣、蒼耳、竊衣等植物果實與種子,依據果實、種子特點推測散播方式。
(1)教師介紹學生認識身邊的植物白茅、野萵苣、蒼耳、竊衣。
(2)分小組觀察其他植物的果實或種子的特殊結構,推測其散播種子的方式。完成觀察記錄單。
(3)你又有什么發現?
4.學生交流、匯報
(1)蒼耳、竊衣果實表面布滿了帶鉤的刺,靠動物或人的移動將種子散播出去。白茅、野萵苣的種子很輕,很小,并長有絨毛,會隨風飛行,靠風力散播。蓮蓬很輕,蓮子、椰子中有很多空氣,能浮在水面;不容易腐爛,靠水力散播。
(2)預設學生發現:植物果實、種子的特點是與它的散播方式相適應的。
活動4【作業】三、小結
1.小結:我們發現植物散播種子的方式有自體散播、動物散播、風力散播、水力散播等。植物自身的果實的形態、結構及生活環境等因素與散播方式是有密切聯系的。
2. 為什么植物要千方百計將種子散播到遠處?
預設學生:不同的散播方式都是為了將種子散布的更廣,有利于繁殖后代。
3.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