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各種各樣的鞋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美術人美版三年級上冊各種各樣的鞋-合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美術人美版三年級上冊各種各樣的鞋-合肥市樂農新村小學(奧林校區)
第18課 各種各樣的鞋
課型:綜合·探索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識:簡單了解鞋的發展變遷、藝術特色等歷史文化;了解各種鞋的功能與用途,感知各種各樣的鞋與生活的關系;嘗試創新運用各種材料與方法,設計制作一雙新穎實用的鞋。
技能:培養學生實踐探究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多角度進行思考與探索,并享受探索未知領域的樂趣。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欣賞觀察、討論分析和小組構建等方法了解鞋的歷史文化;通過體驗感知、游戲、欣賞評述等方法了解各種鞋的功能與用途,感知鞋與生活的關系;通過綜合探索和藝術實踐學會設計制作一雙新穎實用的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感受到人類社會生活的豐富性和美術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熱愛并關注美術現象的情感與意識,享受探索未知領域的樂趣。 教學重點
感知各種各樣的鞋與生活、文化、美術之間的關系,嘗試創新運用各種材料與方法,設計制作一雙新穎實用的鞋。 教學難點
設計制作的鞋既美觀又實用。 教學方法:
激發興趣法、圖片展示法、討論法、演示法等 教學準備:
師:課件、鞋的資料、示范作品。
生:剪刀、雙面膠、廢舊紙盒、彩色卡紙、皺紋紙、毛線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交流情感,檢查課前準備情況,分組坐好。 (二)導入新課 1、游戲導入 “你比我猜”游戲
2、師:鞋子是我們雙腳的好朋友,它一直都在幫助我們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路,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走進鞋的世界。 3、出示課題《各種各樣的鞋》(板書)
――設計意圖:謎語導入激發學習興趣,符合學生生活經驗。 (三)講授新課
1、認識鞋(走進鞋博物館)
出示課件,賞析與討論,學生自主探究。
A、古代廳
探討:從不同時代鞋的式樣上你能看出歷史的足跡嗎? B、現代廳
欣賞圖片,看看現在出現的各種各樣的鞋。 C、民族廳
探討:不同民族的鞋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感受?重點引導學生找找少數民族的鞋子都有什么共同特點――刺繡 D、奇趣廳
探討:這些鞋子哪部分最有特點?
師小結:人的腳是大同小異的,保護和裝飾腳的鞋卻千變萬化,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設計,產生了許多風格迥異的鞋。
――設計意圖:設置鞋文化博物館的情境進行教學,將繁雜枯燥的鞋知識歸類整理,能夠激發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在參觀各個展廳的同時自覺地獲得知識。 2、研究鞋(小組合作探究)
A、師:從小到大,春夏秋冬,我們都要穿很多不同的鞋,這些看似毫不起眼的鞋子,其實包含了豐富的知識,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仔細研究一下生活中的鞋子。 B、結合師生課前搜集的有關資料進行分組合作探究。 第一組:鞋的組成:鞋面、鞋底、鞋跟、鞋幫、鞋口等。
第二組(圖片):鞋的材料:皮、布、棉、麻、毛、塑料、橡膠„„ 第三組(圖片):鞋的款式:高跟鞋、運動鞋、涼鞋、靴子、溜冰鞋„„
第四組(圖片):鞋的功能:護腳、保暖、裝飾、身份、特殊用途(滑輪、雨鞋、運動、防滑、彈跳)„„
引導學生感受到鞋子設計的實用性。
第五組(圖片):鞋的裝飾:畢加索的《格爾尼卡》裝飾的鞋、花卉、動物、幾何圖案等,裝飾在鞋的各個部位。 引導學生感受到鞋子設計的美觀性。
D、小結:小小一雙鞋卻包羅萬象的知識,從它身上我們看到了人類智慧的力量,我們同學也擁有聰明的頭腦和靈巧的雙手,今天就來學學怎樣制作一雙漂亮的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小組探究鞋的不同特性,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討論,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避免教師滿堂灌的被動教學。 3、制作鞋(手工作品)
A、觀看微課視頻——示范講授制作方法。 學生觀察與思考:鞋的哪些部位適合做裝飾?
B、欣賞一些有創意的學生作品,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四)藝術實踐
舉辦鞋展覽會,請小組合作,用合適的材料,設計、制作一雙新穎又美觀的鞋。 生活中處處都有藝術設計,不同的設計給人的感受是不同的。雖是一雙小小的鞋子,但奇思妙想往往令人驚奇,大家來開動智慧的頭腦和靈巧的雙手,一起制作漂亮的鞋子吧。 (四)作品展評
鞋展覽會
小組長把小組制作好的鞋子拿上講臺展示,學生投票、評價,最后老師點評。選出最佳作品獎„„并給予獎勵。 (五)課后拓展
欣賞生活中與鞋有關的工藝品。
羅丹大師曾說過:“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都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多多的去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 (六)教學反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