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河北省 - 廊坊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河北省 - 廊坊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整十數加、減整
十數”內容。
學情分析: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是在學生學會計算10以內加、減法和100以內的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這樣安排,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相同單位的數可以直接相加、減的認識,為后面學習任意兩個數相加、減打基礎。它是進一步學習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教材提供的資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提出有關的計算問題,既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使計算教學成為學生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又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由動手操作、觀察、交流、依靠動作和實物思考,到脫離實物思考,促使學生形成初步的計算意識。遵循了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有利于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教學目標:
1.經歷在實際情景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口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讓學生學會把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歸結為10以內加減法,樹立轉化意識。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和獨立思考的意識,感受算法的多樣性,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喜悅,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口算的算理。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 1.我會算。
2+3= 6-2=
5+4= 7-4= 3+4= 9-4= 2.我會填。
30里面有( )個十; 60里面有( )個十;
2個十和3個十合起來是( )個十;
從8個十里面減去5個十,還剩( )個十。 3.老師說學生動手拿小棒。
拿出20根小棒;追問:為什么拿出2捆?知道20就是2個十。 拿出30根小棒;追問:為什么拿出3捆?知道30就是3個十。 拿出40根小棒。 40就是4個十。 二、探究新知 (一)觀察主題圖
1.說說圖上的老師和同學們正在做什么? 2.說說從這幅圖中都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3.學生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教師有選擇地進行板書:一共有多少本書? 左邊比右邊少多少本? (二)整十數加整十數 1.解決問題:一共有多少本書?
學生列式:10+20追問:為什么用加法?
想一想、算一算,也可以利用小助手學具來解決這個問題。 1.學生動手操作,想、算計算方法。 2.同桌交流計算方法。 3.讓學生交流匯報計算方法。 生1:數數的方法:10、20、30。
生2:擺小棒:先擺1捆小棒,再擺2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 1個十和2個十合起來是3個十,所以10+20=30。
生3:借助計數器撥珠子:在十位上先撥1顆珠子,再在十位上撥2顆珠子,
一共是3顆珠子, 1個十和2個十合起來是3個十,所以10+20=30。 生4:數的組成:1個十加2個十是3個十,就是30 。
生5:計算的方法:因為1+2=3,所以10+20=30。1和2都在十位上,計數單位相同的數可以直接相加。
4.教師課件小結整十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三)整十數減整十數
1.解決問題:左邊比右邊少多少本? 學生列式:20-10
1.學生學生動手操作,想一想、算一算。 2.同桌交流計算方法。 3.讓學生交流匯報計算方法。
生1:擺小棒:先擺2捆小棒,再從2捆小棒里面去掉1捆,還剩 1捆小棒, 從2個十里面減去1個十,還剩1個十,所以20-10=10。
生2:借助計數器撥珠子:在十位上先撥2顆珠子,再從十位上去掉1顆珠子,還剩 1顆珠子,從2個十里面減去1個十,還剩1個十,所以20-10=10。 生3:想:從2個十里面減去1個十,還剩1個十,就是10 。
生4:計算的方法:因為2-1=1,所以20-10=10。1和2都在十位上,計數單位相同的數可以直接相減。
4. 現在我們知道一共有30本書,老師發下去20 本后,還剩多少本? 學生列出算式30-20并說出是怎么算的? 5.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三、嘗試應用
1.看圖列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并說出你是怎樣計算的? 學生列算式并說出是怎樣計算的40+20=60
60-40=20 60-20=40
2.算一算
3 + 2= 6 - 4 = 4 + 5 = 7–3 = 30 + 20 = 60 - 40 = 40 + 50 = 70-30=
學生口算,發現: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只要把十位上的數相加減就可以了。 3.解決問題
一頂帽子50元,一副手套10元,一條圍巾30元, 1.買上面三樣物品一共需要多少錢? 2.付給售貨員100元,應找回多少錢? 3.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