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括號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括號》湖北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括號》湖北省 - 荊州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9頁 教學內容:《括號》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親身經歷中切實感受和認識括號的作用,體驗含有兩重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
2、明確“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掌握并能說明算式的運算順序,會計算帶有“小括號”和“中括號”的三步題目,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數學意識。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加強小組合作,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含有“小括號”和“中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體會“小括號”和“中括號”的作用,會列帶有“小括號”和“中括號”的算式解決實際問題。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孩子大腦發育正好處于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生理和心理特點變化明顯,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同時,四年級孩子開始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心理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同時,學生已經學會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兩步式題,并且知道小括號的作用,因此本節課教學時,采用老師引導的方法,學生采用自主探索和小組合作相結合的學習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感受運算:
同學們,老師為大家準備了幾道計算題,誰能挑戰一下? (1)27-21= 師:聲音洪亮,答案準確!再來一題 (2)27-21+3= 師:你是怎么算的?為什么呢?
(3)27-21÷3= 師:對嗎?不對吧?27減21得6,6除以3得2啊?……哦,在這里得先算除法啊!是這樣嗎?謝謝你指出我的錯誤。我們再來一題!
(4)27-21÷3×2= 師:你是怎么算的呢?我又有疑問了,剛才不是說了先乘除嗎?你怎么先算的除法呢?哦,原來應該這樣算!看來就算是口算都不能馬虎了,得先認真思考、判斷再計算才行!
師:在剛才這幾道口算題里都包含了哪幾種運算?這幾種運算統稱為什么?那這幾種運算出現在一個算里,又叫什么呢?
師:其實,同學們剛才說在既有加減又有乘除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再算加減,以及只有加減或只有乘除的算式需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這都是四則混合運算規定的運算法則,下面讓我們繼續四則混合運算的學習。 (設計思路:讓學生從簡單的習題中回憶四則運算的順序,并能準確地說出來,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創設情境,感受括號的作用
1、剛才的口算對大家來說很輕松,大家能以這種輕松的狀態繼續挑戰嗎? 什么意思呢?學生可能會出現這樣幾種答案:
18×2+3-6=33(學生口述,教師板書)師:這樣行嗎?你給大家算算……
的還是小括號里的,然后才是中括號里的。說說,怎么算到1的? 師:同學們,剛才這個算式里,誰給我們幫了忙呢?(中括號)它幫我們做了啥?
師:是啊,在我們想再次改變運算順序時,中括號就來幫我們啦,你想對它說點兒啥?引導學生說出對中括號的感受
(設計思路:讓學生自由發言,感受中括號在這里的必要性)
師:今天大家認識了中括號,剛才也請中括號幫了忙,現在還想繼續學習中括號嗎?還想知道些什么呢? 四、介紹括號的產生
小括號“( )”是公元17世紀由荷蘭人吉拉特首先使用的。 中括號“[ ]”是公元17世紀英國數學家瓦里十最先使用的。 師:當改變兩次運算順序后,還想繼續改變運算順序啥辦? 大括號“{ }”是法國數學家在韋達在1593年首先使用的。 1629年,荷蘭的基拉德采用了全部括號,18世紀后開始在世界通用。 五、小組合作,合作探究
師:剛才大家都認識了數學符號家族的新成員——中括號,下面讓我們和新成員一起繼續學習。 誰能說說這一題的運算順序? 師:如果我想先計算加法怎么辦呢? 引導學生說出加小括號
師:真好,小括號來幫忙了,現在可以先算加法了。
師:算了加法,再算什么?可是現在我想先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又怎么
辦呢?引導學生說出加中括號
師:關鍵時候,中括號又一次幫了大家,這樣我的想法又實現了,如果沒有它的幫助,我就只能怎樣?
師:符號家族的成員作用真大!在它們的幫助下,這一題出現了三種不同的形式,那有了它們的加入,計算過程發生變化了嗎?計算結果呢? 師:是這樣嗎?下面我們開展小組合作,看看有什么發現? (1)組內任意3人分別挑選一道題目先說出運算順序,再解答
(2)組內另外3人判斷他們的運算順序是否正確,再觀察他們的解題過程并給予評價。
(3)對比三道題后思考并交流,有什么收獲? 2、分小組開展學習、討論 3、由各小組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設計思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相互合作,加深對括號作用的認識并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思考及正確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讓學生在交流中得到認同感及成就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4、引導學生小結:數都一樣,運算符號也都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括號的不同。括號不同,實質就是什么不同?
師:運算順序不同,得數也完全不一樣。看來運算順序非常重要。那現在大家能肯定地說出在一個算式里,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時,怎么辦? 六、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同學們總結得真好,看來關于中括號的知識大家已經都學會了,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兒?
同學們還想怎樣?(用括號解決實際問題)
【多媒體出示題目】2016年1月,我國青海門源縣發生了6.4級大地震,造成許多學校的房屋倒塌。為恢復學校的正常上課,黨和政府緊急調動各地的帳篷,使災區的學生能按時開學上課。
一頂小帳篷可以坐12人,一頂大帳篷比小帳篷多坐6人,每輛卡車裝5頂大帳篷,一所學校360名學生,全用大帳篷,需要多少輛卡車運輸? 師:你們能幫忙解決嗎?(讓學生自己動手)
出示學生解決的答案:12+6=18(人) 360÷18=20(頂) 20÷5=4(輛) 師:這個同學的思路非常清晰,值得表揚,他用了幾個算式呢?(3個)有沒有只用一個算式的同學啊?你們現在能不能只用一個算式把這個題目表示出來呢?
引導學生得出360÷(12+6)÷5 真厲害,這個括號里的12+6表示什么意思?這里為什么要打括號?不打括號行嗎? 出示第二個學生的分步答案:
12+6=18(人) 18×5=90(人) 360÷9=4(輛)
師:呀,他是這樣計算的,對嗎?那這三個算式又能如何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呢?
引導學生得出360÷[(12+6)×5],這里還用上了中括號呢!不用可以嗎?中括號里求的是什么?
師:是啊,必須先求出5個帳篷能坐多少同學,如果不用中括號,就沒辦法解決啦!
學到這兒,老師不禁感嘆,這個括號的作用(引導學生說出作用太大啦)
它們能幫我們解決大問題呢! 七、自主評價,拓展延伸
同學們的表現實在是太好了,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誰愿意談一下自己的收獲?學生自由暢談收獲。 八、介紹括號的分類和約定
是的,括號的故事還不止這些,今天只是給你們介紹了數學上的括號,其實括號在其它地方也有很多用處呢!
括號主要分為四類,包括大括號“{}”、中括號“[]”、小括號“()”以及比較少用的括線“─”。此外,還有六角括號“〔〕”、尖括號“〈〉”和方頭括號“【】”等形式。
在語文里的括號可以表示文章中的注釋部分,可以對有關內容補充說明。
而在數學里,括號是用來改變運算順序的符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計算機要做的運算常常非常復雜,小括號、中括號、大括號都不夠用了,要改變的層次太多,這時計算機編寫程序計算的時候,只用一種——小括號,一層一層地往上套,【多媒體顯示用計算機使用多個小括號的算式】
怎樣,數學是不是很有趣?好了,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了,行嗎?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