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陜西省 - 西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陜西省 - 西安
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48頁內容。 教材分析:“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屬于“數與代數”的知識領域中數的計算。本課的學習內容是義務教育階段整數乘法的最后一個知識塊。它是學生已掌握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擴展和提升。學習這節課之前學生已學過這三個知識點:一是三位數乘一位數及其第一個因數中間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二是整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三是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學習這部分內容,有利于學生完整地掌握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小數乘法打好基礎。
學情分析: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這都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但是小學生的遷移和推理能力不夠豐富,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算理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本節課的學習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識,調動他們全面參與新知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
設計理念: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學。計算教學都是從簡單到復雜螺旋上升的,最基礎的計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這樣的發展提高。在教學中力爭讓每一位學生參與豎式的形成、經歷、計算的過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經歷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計算的過程,掌握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列豎式計算的簡便方法,進一步認識0在乘法運算中的特性。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計算的能力和優化、簡化意識的良好學習習慣。
3.情感目標:通過教學引導學生從現實的生活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
2
學習興趣,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仔細、認真的計算態度。
教學重點:掌握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豎式的簡便寫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練習鋪墊,創境導入 1. 出示算式:
12×30= 120×30= 123×30= 102×30= 師:你會口算嗎?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設計意圖:從口算入手,吸引學生的主動參與,激活學生利用0在乘法中的特性使計算簡便,為新知的學習奠定基礎。
2. 筆算:123×45=
師: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時要注意什么?
交流總結:末位對齊,先算5個一乘123得615個一,積的末尾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再算4個十乘123得492個十,積的末尾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板書課題:三位數乘兩位數)
設計意圖:乘法筆算是基本功,學生已經能熟練的依據算理,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算法,通過小結筆算過程及積的對位,為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提供豐富的筆算經驗。
二、合作探究,理解算理 1.出示問題,關注思考
特快列車1小時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車1小時可行106千米,它們30小時各行多少千米? (1)讀題與理解
師: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問題是什么?各行多少千米是什么意思? (2)分析并列式
3
師: 如何分別求出兩列火車30小時行多少千米?怎樣列算式? 生說師板書:(1)160×30= (2)106×30= 追問:認真觀察這兩個算式中的因數各有什么特點? 板書補充課題:---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 2. 獨立計算,交流探討
師:怎樣計算出結果?能不能用我們以前學過的方法來解決,自己試一試。(學生獨立進行計算。)
(1)160×30=
學生說出不同的方法,其中有口算,也會有筆算,口算讓學生說出方 法,筆算可以讓學生板演過程,對于正確的都給予肯定。
師:用豎式計算時,如何處理0和非0數字的對位問題?怎樣確定積 的末尾0的個數?
共同探討,根據學生所說方法,及時板書。
160×30=4800 ( 末尾有0,先算非0,算完再添0;共有幾個0就添幾個0) 1 6 0 × 3 0
4 8 0 0
師生小結:兩個因數的末尾都有0,寫豎式時,可以把兩個因數0前面的數對齊,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然后看兩個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寫幾個0。
(2)106×30= 學生反饋時討論: ①豎式的簡便寫法,為什么不寫成:
1 0 6 × 3 0
②計算106×30時,既然中間的0與3相乘得0,那么這個過程可以不要嗎?如何寫這一位的積?
106×30=3180 1 0 6 × 3 0 3 1 8 0
計算時哪個豎式更簡便?
小結: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師生歸納:因數中間和末尾都有0,先把0前面的數對齊,中間的0不能漏乘,乘完以后看因數末尾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的末尾添寫幾個0。
設計意圖:《課標》明確指出:“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這個環節的設計,注重讓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索時間和空間,在具體的問題中思考計算方法,促進學生對算理的深刻理解和算法的熟練掌握。
3.小練筆,明算法
180×50= 205×40= 180×52= 14×205=
發現小結:兩個因數的末尾共有幾個0,積的末尾至少有幾個0。 4.對比歸納,理清算理
重點理清豎式計算“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時要注意: (1)只要因數末尾有0,就把0前面的數對齊列簡便豎式; (2)明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積的末尾和誰對齊;
(3)無論因數因數末尾有0還是中間有0,0乘任何數都得0,并且因數中間0不能漏乘,積的末尾添0的個數由因數末尾0的個數決定。
設計意圖: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是起到一個組織引導的作用,這樣的設計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會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
5
三、分層練習,掌握算法 1. 數學診所(找出錯因并改正)
2. 解題專家
甲、乙兩個車間包裝零件,分別裝了68箱,甲車間用的是A包裝箱,每箱裝140個,乙車間用的是B包裝箱,每箱裝205個,乙車間比甲車間多裝零件多少個?
生先獨立完成,再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這些題型的設計能幫助學生鞏固新知、運用新知,通過對練習中生成的問題的及時探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等能力,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儲備力量,使學生學有后勁。“格子乘法”的介紹,給孩子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全課總結,激勵發展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知識?怎樣評價自己?
2.孩子們不但通過“思考—驗證”,再次驗證了0乘任何數都得0這個規律,并學會了“因數的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筆算及簡便寫法。對于這部分知識,我們將在生活中大有用處。
3.知識介紹,格子乘法(你知道嗎?)
設計意圖:課堂小結,培養學生自我總結、歸納的能力和習慣。“格子乘法”的介紹,給孩子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