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購物中的數學問題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購物中的數學問題》湖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購物中的數學問題》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蘇教2011課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三章第28頁的內容。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單價、數量和總價”三者之間的關系,并利用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編排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還可以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三位數乘兩位數以及積的變化規律的基礎之上展開教學的。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數量關系,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數量關系。學生能夠理清數量關系進行解答,但是在學生的腦海中并沒有建立“單價、數量和總價”的概念。教學中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給出單價、數量、總價的概念,并根據它們所表示的含義,探究三者之間的數量關系,建立數學模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單價”、“數量”、“總價”的含義,理解并掌握“單價×數量=總價”的數量關系,并能運用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語言、術語表達數量關系的能力,發展學生解讀文本、提取信息、概括總結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方法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難點
重點:結合實際問題,歸納、總結出“單價×數量=總價”這一數量關系,并能靈活應用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難點:理解“單價、數量、總價”三個量之間的數量關系。 教學方法:
討論交流法、情境教學法等 教學準備 課件、學習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喜歡逛超市嗎?唐老師昨天也去超市逛了逛,超市里的的東西真是琳瑯滿目,應有盡有,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課件播放超市情境圖)
師:如果你去超市買東西,你最想要買什么呢? 生舉手發言
師:購物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事情,但其實購物中也藏著許多數學秘密,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購物中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購物中的數學問題)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認識“單價”
(1)課件出示各種物品的單價圖片
師:(先出示蘋果的單價圖片:蘋果8元/千克)老師昨天在逛超市的時候,注意到了這樣一件打特價的商品,你能從中找到什么數學信息呢? 請生描述蘋果的單價。
師:你能用同樣的方法說一說其他商品的價格嗎? 課件出示其他商品的單價,請生逐一描述。
圓珠筆3元/支 字典9元/本 礦泉水48元/箱 大米55元/袋
(2)歸納:什么叫做“單價”?
師:蘋果8元/千克、圓珠筆3元/支等是這些商品的價格,這是生活中的語言。在數學中,它有一個特殊的名稱——單價。(板書:單價)誰能歸納一下什么叫“單價”?
小結:每件商品的價錢叫做單價。(補充板書) (3)生舉例師板書,介紹寫法
師:那么單價應該怎么寫呢?請同學們舉例說說生活中你知道的單價。 如:每袋薯片8元可以寫成8元∕袋(板書)
教師介紹寫法:先寫8元,再寫一條斜線,斜線表示“每”,最后寫商品的單位“袋”。
再次請生舉例,其他學生嘗試書寫。
(4)小結:元∕袋、元/千克、元∕箱等都是由兩個單位合起來的,像這樣由兩個單位合起來的單位叫復合單位,用復合單位的寫法記錄單價,簡潔清楚。 2、認識“數量”和“總價”
(1)(課件出示電腦小票)在超市里購物結賬,收銀員會給出電腦小票。你們見過嗎?誰能在這張小票上找找,都有哪些“單價”呢?
品名 單價 數量 金額 口香糖 9.00 2 18.00 餅 干 12.00 3 36.00 牛 奶 66.00 4 264.00
學生在購物小票上找單價,說一說單價表示的具體意義。
(2)除了單價之外你還發現了什么信息?(板書:數量)你能歸納一下什么叫“數量”嗎?
小結:像這樣買了多少就叫做數量。(板書:買了多少)
(3)除了單價、數量之外你還能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板書:總價)你能歸納一下什么叫“總價”嗎?
小結:我們把買這些物品一共花的錢數,叫做總價。(板書:一共花的錢數) 3、探索數量關系式“單價×數量=總價”
(1)(課件出示手寫發票)在有的小店購物,老板給的是手寫收據。見過嗎?(故意將手寫小票的金額填錯一欄)
你能用小故事的形式說一說這張手寫收據上的單價、數量和總價嗎? (2)你能從收據上發現什么問題嗎?(4乘7應得28)
師展開追問:為什么用乘法計算?(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即求幾個幾是
多少用乘法計算進行說明)
看來,單價、數量、總價三者之間有關系,有什么關系? (板書:單價×數量=總價)
(3)檢驗一下筆記本的單價、數量、總價之間是否也存在著這種關系? 三、應用新知,練習提升 1、基本練習:“我當小老板”
(課件出示單價信息圖片)咱們班的同學已經會算賬了。老師收集了這樣一些物品的單價信息,大家來過一回老板癮——賣東西。兩個同學一組,一個同學當顧客,說說買了幾件什么物品,另一個同學當“老板”在學習卡上寫出算式,算一算總價是多少。(投影展示學生成果。)
2、推導“總價÷數量=單價”、“總價÷單價=數量”
(1)(課件出示有污跡的電腦小票圖片)唐老師讀三年級的侄子去超市里買東西,他買了墨水、匯源果汁和方便面,準備回家跟我報賬。一看,糟了!剛買的墨水派上用場了,沾到了小票上。
老師問侄子:這匯源果汁多少錢一瓶啊?他說不記得啦。你們能知道嗎? 生獨立思考,舉手回答,教師板書:總價÷數量=單價 你們能猜出他一共買了幾包方便面嗎? 學生回答,教師完成板書:總價÷單價=數量
(3)小結:根據一道乘法算式,我們能推導寫出兩道除法算式。我們知道了“單價、數量、總價”中的任意兩個量,就可以求出第三個量。請同學們齊讀數量關系式。 3、綜合練習
(1)(課件出示表格)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學校采購了一批運動器材,下表是學校購買體育器材的記錄表。算一算,空格里填多少?需要用到哪個數量關系式?
生獨立完成學習卡上的表格,
(2)李奶奶在商店買了3千克香蕉和2千克蘋果。香蕉每千克12元,蘋果每千克10元。李奶奶一共花了多少錢?(同桌討論理清題意后,填寫學習卡。) 4、拓展練習
(1)(課件出示問題)媽媽買4罐飲料花了8元,買這樣的12罐飲料需要多少錢?
讀題,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數字都表示什么?
(2)解決問題:解法一:8÷4×12=24(元)解法二:12÷4×8=24(元)
(3)分析兩種解法的異同,理解:8元在解法一中是4罐飲料的總價,在解法二中,把4罐看作一份,8元是一份飲料的單價。靈活解決問題。 四、全課總結
談一談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小結:數學跟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是數學。我們要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讓數學更好的服務我們的生活! 五、課時作業 基礎訓練相關習題 六、板書設計
購物中的數學問題 每件商品的價錢叫單價 買了多少叫數量 一共花的錢數叫總價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數量=單價 總價÷單價=數量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