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認識面積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面積《認識面積》河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面積《認識面積》河南省優課
《認識面積》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圍一圍、畫一畫,涂一涂等多重體驗活動理解面積的意義。
2借助已有的度量經驗自主探究面積需要用面積來量,在不斷優化的過程中感受確定面積單位的需要。
3.在交流互動的學習過程中,嘗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性思考。 4.感受數學刻劃世界的獨特魅力。 教學重點
理解面積的意義。 教學難點
自主探究面積單位的優化過程 課前談話: 出示一條繩子 1.
上課前,我們先來估一估這條繩子的長度?有點困難,沒關系,我們請個朋友來幫忙。這根小棒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以分米為長度單位,來估一估繩子的長度,請大家一起數一數1分米的個數,這根繩子的長度大約是8分米。看來我們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可以先找到一個長度單位,然后再數單位的個數。(好,下面我們要開始上課咯,準備好了嗎?上課。。。。)
一、多重感知,理解面積意義
2.看!繩子變形了!(兩端打結,打結處繩子的長度忽略不計),韓老師用這根繩子圍了一塊草地,孩子們,來,把小手伸出來,我們一起把草地的邊線畫一畫,以A點為起始點,一起說走....你說停我就停。我們剛才用手畫的這一周邊線的長度大約是多長呢?(對8分米)(把繩子打開貼黑板)一周邊線的長度就是這塊草地的周長(板貼,)。 3.這塊草地有多大?誰來摸一摸?(同意嗎?)你能給這塊草地的表面涂上顏色嗎?
小結:孩子們,這塊草地表面的大小就是草地的面積。
(板貼)看來在這塊草地上除了有周長的長短,還有面積的大小。那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面積》(板書)同學們,你知道嗎?其實早在五六千年前,聰明的埃及人已經開始關注面積了,來,讓我們一起有感情的讀一讀。 數學文化
早在五六千年前,古埃及人就學會了農業生產,他們在尼羅河兩岸種植農作物,而尼羅河每年7月都會定期洪水泛濫,淹沒土地,11月洪水退去后兩岸的土地就要重新分割。按當時的農業制度,國王會分配同樣大小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土地給每個人,這種對土地的測量最終產生了幾何學。土地的多少,圖形的大小就是我們數學中所說的面積。(聲音真響亮)
5.面積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呢?有點感覺了嗎?不忙著說,帶著感覺接著來。
6.孩子們,把手伸出來,像老師這樣五指并攏,認真地摸一摸數學書封面的全部,靜靜的感受它的大小。 誰來說一說什么是數學書封面的面積?請你一邊摸一遍說好嗎?
生1:數學書的封面的大小就是數學書封面的面積。 評價:你表達得特別準確,請你當小老師,領著大家說一說。
全體生說一說。評價:謝謝你,請坐。
在我們身邊的物體哪兒還有面積?不著急,先和同桌互相說一說,開始。評價:表揚@@坐姿挺拔。 誰來說一說你身邊物體哪兒還有有面積?
預設生1: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積。(你真勇敢,第一個舉起手來)
生2:課桌表面的大小的就是課桌面的面積。(你進步可真大,為你點贊!)
生3:字典封面的大小就是字典封面的面積。(說的好) 生4:字典側面的大小就是字典側面的面積,(非常棒) 問:剛才這4個同學摸得面,哪個面的面積最大?哪個面的面積最小呢?
生1:黑板表面的面積最大,字典側面的面積最小。(評價:認真傾聽并善于觀察的孩子。) 字典表面的面積在哪兒?誰來摸一摸?
預設生1:只摸一個面,說字典表面的大小就是字典表面的面積。
問:同意嗎?字典有幾個面? 生2評價:有序的摸出了6個面。
師生:我們一起來有序的摸摸六個面。并說這6個面大小之和就是字典表面的面積。其實我們的字典就是類似長方體的物體,(有序)韓老師將長方體6個面展開,這就是字典表面。圖貼在黑板上。
④摸一摸橘子的表面,說一說什么是橘子表面的面積?將橘子皮剝開,這就是橘子的表面。圖貼在黑板上。 7.看來物體表面 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板書)物體表面有平面,也有曲面,物體表面的面積可以是一個面的大小,也可以是幾個面的大小。那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上有面積嗎?
1號正方形面積在哪兒?我們一起給它涂上顏色。(刷)2號三角形3號圓形
問:想象一下我們給4號圖形涂色會怎樣?你們想說什么?5號呢?(“如果給不是封閉的圖形涂色,顏色會跑出來的!”“到處都是!”)問:那什么樣的平面圖形才有面積呢?封閉圖形(板書)
8.通過剛才我們摸面積涂面積,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到底什么是面積嗎?
預設生1: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面積,誰能完整得說一說?
生2: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了不起孩子,很完整。
師:來讓我們大聲得讀一讀,關鍵字要重讀。 二、經歷度量過程,優化面積單位
1.既然面積是有大小的,那我們接下來要考慮的問題應該是用什么工具來測量面積的大小呢?我們每組都有一個大小相等的長方形,請同桌共同探究完成,韓老師溫馨提示: 1.可以自己想辦法,也可以借助老師提供的學具。 2.一個圖形就是一個面積單位, 用了幾個圖形就是幾個面積單位。
3.和同桌一起測量,并把得出的結論互相說一說。 聽明白了?開始操作吧!
評價:韓老師發現許多同學都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方法。 3組同學匯報展示。
問:和某某這一組一樣的請舉手。你來匯報測量結果。(長方形有21個三角形這么大)
和某某一樣的請舉手。你來匯報測量結果。(長方形有12個圓形這么大)
和某某一樣的請舉手。你來匯報測量結果。(長方形有12個正方形這么大)
問:觀察結果,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1:同樣的長方形,測量的結果都不一樣。(觀察得很仔細)
生2:圓形、三角形不能鋪滿。(你的眼睛真亮) 問:如果要準確測量出長方形面積的大小,用什么做單位做最合適?為什么?
生1:正方形鋪滿。問:城市摸,你在用三角形擺時,遇到了什么困難嗎?
生2:三角形三條邊不一樣長,拜訪時得換方向。 總結: 正方形不僅能鋪滿所測的圖形;而且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在擺放時方便。因此國際上規定用正方形作面積的單位。
下面我們一起做一個小游戲放松一下,所以的男孩都趴下,不許看。女孩都做好,仔細看一下有幾個小正方形?(噓。。)現在所有的女孩都趴下,不許看。男生都做好,看好了嗎?都做好,女生大聲說:你看到幾個正方形?男生
說你看到幾個正方形?比一比,誰看到的長方形大(停下30秒,再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們一起來看看結果。都是用正方形做單位來測量,結果也不一樣。
小結:看來測量面積需要用什么作面積單位?(板貼) 生1:你的語言表達能力牛, 讓我們小聲得跟同桌說一說這句話。 三、回顧經驗,總結提升
1.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面積,還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發現測量面積需要用統一大小的正方形作面積單位。孩子們請帶著這些知識和方法,一起來迎接新的挑戰,好嗎? 挑戰一:我會畫。(書上64頁第1題) 問:紅色線表示什么?面積是指什么呢?
生1:紅色邊線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涂色部分的大小就是圖形的面積。(你表達得特別清楚,讓大家一聽就懂)
你認為面積與周長有什么區別?
有一首小兒歌很好的區分了面積與周長,我們邊做動作邊來讀一讀:周長一條線,面積一大片,周長在四周,面積在里面。
挑戰二:我會辨。(自己讀題)
韓老師給大家提供一些生活中的片段,請你判斷這件事件與周長有關,還是與面積有關。(找關鍵字)圈畫
挑戰三:我會數。
不夠一整格,按半格算。(課件演示通過割補的方法數圖形的面積)(平移,旋轉)
師:恭喜大家,挑戰成功,為自己鼓鼓掌吧!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什么是面積?面積和周長的區別?用哪種圖形做面積單位更合適?
3.作業:小小設計師。
小結:數學,因數而美麗,無論是長度、面積、質量、時間,都是先找到一個單位,然后數單位的個數,希望同學們能用數學的眼睛去發現描述我們身邊的事物。這就是數學特有的魅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