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人民幣的簡單計算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5.《人民幣的簡單計算》重慶市 - 大渡口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5.《人民幣的簡單計算》重慶市 - 大渡口
《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綜合運用所學的人民幣的相關知識解決購物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2.引導學生經歷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驗,初步學會有序思考。
3.溝通生活和數學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感受數字的應用價值。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購物活動解決簡單的購物問題。
難點: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有序思考。 三、教法學法
講授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四、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出示幾張小朋友在書吧看課外書的情境圖片。
師追問:他們在干嘛?(看課外書)你們也喜歡看課外書嗎? 有個小朋友也喜歡看書,她到書店選了幾本書(出示圖片)
她遇到了一個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幫小女孩解決問題。(板書:解決問題) (二)自主探究,新課教學 師:你們覺得問題中哪些詞很重要? 師:正好是什么意思呢?
生:正好就是剛好的意思,表示兩本書加起來剛好等于13元。 讓學生用手中的卡片選一選。 請一個學生到黑板上來選。
生介紹:我選的是5元和8元的書,以及6元和7元的書。 師:你是怎么找出來的?
預設:我是直接算出來的5+8=13,6+7=13。
師:但如果以后我們遇到的數字很大,不能一下就算出結果,又該怎么辦呢? 預設:可以先試一試,隨便選兩本。 請生到黑板上來隨便選兩本。
生介紹:我找的是5元的我是小學生和6元的畫報。 師追問:選的這兩本符合條件嗎?為什么? 師:那怎么辦呢?
預設:可以把5元的換成7元的書,就剛好等于13元了。
師讓生說說這樣換的理由,再請2—3名學生繼續來說,然后再同桌互相說。 預設:因為5元+6元=11元,少了2元,就把5元加2元,換成7元的書,所以正好是13元了。
師:除了調5元這本書,可不可以調6元這本呢?怎么調? 生:把6元的書上調2元變成8元。(生說師貼圖片8元) 師讓生說調的理由。
師總結:剛才隨便選了兩本,發現少了2元,就把其中的一本調大2元,這種方法叫做:調整。(師板書:調整)
師:如果我隨便選這兩本呢(貼圖7元和8)符合條件嗎?又該怎么調整,先用自己的卡片調一調,然后給你的同桌說說你的理由。
師總結:看來我們要根據具體情況來調整書本的價格,價格高了就要(往下調),價格低了就要(往上調)。
師:那解決這個問題還有別的方法嗎?
預設:可以先選一本比如5元,再把剩下的也擺出來,發現5+6=11不行,5+7=12,也不行,5+8=13元正好就是13元了。
師總結:先選一本,再把其他幾本和它進行有序的搭配,我們就把這種方法我們叫做:有序搭配(板書:有序搭配)
讓生用自己的卡片練習先選一本其他價格的書,再和剩下的書進行有序搭配找出符合條件的兩本書。
師:今天用了兩種新方法來解決問題,是哪兩種?你更喜歡哪種? 師:雖然方法不同,但最后選出來的結果怎么樣呢? 生:結果是相同的。
師:所以13元正好可以買哪兩本?(黑板上板書貼圖) 讓生檢驗結果。
(三)鞏固提高,延伸思維
1.書P58做一做(用16元正好可以買哪兩種物品)
2.游戲:猜一猜(我有15元錢,去商店買了2樣東西后,剛好把錢花完,你們
知道我買的是哪兩種物品嗎?小明也帶了15元去商店,他買了3樣東西,剛好把錢花完,你又知道他買的是哪三樣物品嗎?) (四)回憶拓展,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都學了些什么? (五)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調圖片7元 正好13元 6 叉 有
整 +2 圖片5 7 對 序 圖片5元+圖片6元=11元(少2元) 8 叉 搭 +2 配 圖片8元 正好13元 答:圖片5元圖片8元或圖片6元圖片7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