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數數,數的組成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4.1 數數、數的組成_天津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4.1 數數、數的組成_天津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數出100以內的物體個數,感受100以內數的大小,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體會計數單位“十”“百”,知道10個十是一百以及百以內數的組成,培養數感。
2、經歷數數的活動,使學生將數具化,再將具象的數符號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散思維能力以及合作創新的意識。
3、通過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及數學文化滲透,讓學生體會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2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在入學前,經過了學前教育,很多孩子在未學習這一課前,已能數出100以內數,而且在他們的生活體驗中,常常會接觸到100以內的數。但數出100以內對應的物體的經驗比較少,在孩子們的頭腦中,還未有100以內數的概念,對十進制也不清晰,本課教學就是要幫助孩子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培養數感,體會十進制,為以后學習百以內數的讀寫法等知識奠定重要的基礎。
3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通過活動在原有認識10個一是十的基礎上理解10個十是一百,以及百以內數的組成。
難點:在學生體味計數單位變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感、符號意識、問題意識,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數出100以內的物體個數,感受100以內數的大小,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體會計數單位“十”“百”,知道10個十是一百以及百以內數的組成,培養數感。
2、經歷數數的活動,使學生將數具化,再將具象的數符號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散思維能力以及合作創新的意識。
3、通過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及數學文化滲透,讓學生體會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4.1.2教學重點
使學生通過活動在原有認識10個一是十的基礎上理解10個十是一百,以及百以內數的組成。
4.1.3學時難點
在學生體味計數單位變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感、符號意識、問題意識,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4.1.4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猜年齡游戲 數數游戲
猜年齡游戲
1、同學們,老師想和你們玩一個“猜一猜”的游戲,我猜你們今年7歲,你猜我是怎么猜到的?
2、你們猜猜老師今年多少歲?比你說的多一些,再少一些......
3、真聰明!老師今年26歲,比20要大,你還在哪里遇到過比20大的數呢?
生活中原來有那么多數等著我們去探索,之前我們認識過20以內的數,今天我們再一起來認識100以內的數。(出課題)
數數游戲
從1數到100,感知100比20多得多。
設計意圖:通過猜年齡以及數數的游戲,激發學生興趣,培養數感。
活動2【活動】研究“35”
1、猜數
在心里想一個你最喜歡的100以內的數。
老師也有一個喜歡的數,你們猜得出嗎?
給你們個提示,從20往后再數15個。
設計意圖:猜數活動繼續激發興趣,通過數數活動突破拐彎數的數法,或利用加法計算。
2、表示“35”
每個人桌面上有一個學具袋,里面裝是小棒,或者是曲別針,或者是硬幣,你們可以用學具擺一擺;每個人還都有彩筆和紙,你可以畫一畫;看誰表示得“35”能讓別人一眼就看出來!教師巡視照相采集作品。
設計意圖:將抽象的數具體化。
3、驗證“35”
現在請小組驗證一下,看同桌擺的到底是不是35,不是的修改一下。
師再次巡視采集作品。
設計意圖:驗證活動練習數數策略。
4、展示、評價“35”
師將學生作品一一在投影儀下展示。
請學生分別評價每幅作品。
(1)雜亂的作品
(2)十個一堆/組的作品
設計意圖:評價過程使學生初步體會“十進制”的清晰。
5、發現“十進制”的簡便
(1)你更喜歡哪副呢?為什么?
(2)那你們喜歡的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點嗎?
(3)你們太善于觀察了,原來他們都把10個一變成了1個十!十個一計數那么簡便!
設計意圖:發現、體味十進制的簡便。
6、欣賞有特色的“35”
(1)計數器表示的35、算式表達的35
(2)畫的三個大圓和一個小圓圖
原來這也是35!這樣標注是不是就更清楚了?(課件出示在大圓中寫上10,小圓中寫上5)
(3)畫的三根長線和一根短線圖 這個呢?
......
設計意圖:各種形式的“35”拓展思維,同時感知35的組成。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活動3【講授】認識“百”
1、認識“百”
(1)課件出示雜亂的35根小棒,然后數十根一捆,直到變為三捆和五根,這是多少?
再添一根呢?你怎么知道是36?
繼續添,一直添到39。
39再添一根,想想有什么變化?
我們原來就知道10個一是1個十,遇見十個就打捆。(師板書)
(2)十個十個數
你怎么知道是90?
再添1個十,會怎樣?
設計意圖:使學生通過活動在原有認識10個一是十的基礎上理解10個十是一百,以及百以內數的組成。
2、想象、感知一百
(1)你發現了什么?同桌說一說。(師板書)
將來我們還可以一百一百地數。
(2)你能想象出100有多少嗎?
(課件出示100粒大米、100粒黃豆、100枚硬幣、100顆糖果、100朵玫瑰、100厘米、100層高樓、百壽圖、百福圖等)
(3)生活中有那么多的100,來到課堂上,100可以那么多、那么長、那么高,回到數學中,都可以用數學語言一百表示。
設計意圖:在學生體味計數單位變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感、符號意識。
通過趣味游戲,進一步理解10個十是一百,同時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3、估“白羊圖”
活動4【練習】手指游戲 找數游戲
1、手指游戲
請你把兩只手平放在桌面上,伸出1根手指、2根手指、5根手指、10根手指、100手指!
不夠,怎么辦?
設計意圖:通過趣味游戲,進一步理解10個十是一百,同時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2、找數游戲
在數軸上找出70、80、59等。
活動5【活動】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上的開心嗎?都學到了什么?
(用數學文化延展到課堂以外)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自主梳理知識脈絡,繼續進行文化教育。
活動6【講授】課后反思
這節課講完后心情很復雜,喜憂參半,喜于我越來越能發自內心地感受到課堂的魅力,我會為孩子們無局限的想法驚異、欣喜、感動,真切地享受著在我點滴引導下,孩子們思維閃耀、心靈花開;憂于沒能控制好課堂節奏,沒能點亮每一個孩子。下面就課堂細節我簡要說一下本節課的驚喜與遺憾。
驚喜:
1、學生思維發散度很高。孩子們在一開始猜年齡時,描述自己的年齡表征精準而充滿童趣,令人眼前一亮;在表示35時,更是亮點頻出,我原本預設的一些表示方法原本擔心學生生成不出來,但實際是,原來是我太“幼稚”了,他們的想法遍地開花,遠超出我的預設,并且都數學味道十足,以至于在展示環節,我每次選作品都很糾結,總希望時間多一點、再多一點,讓每一個孩子都享受這場思維盛宴。
2、學生對“10個十是一百”這一重點知識體會深刻。這個環節多媒體課件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由10個一到十,再由10個十到一百,從具象地看、數、打捆,到抽象出一百這個概念,并配合著一個學生邊說邊“環抱”的動作,從學生的表情中,我能體會學生對這個知識點理解得比較深刻。
3、手指游戲高效有趣。“伸100根手指”想辦法:學生想出兩只手擊掌,擊10次掌,就是100下,就相當伸出100根;還有十個人湊一起就是100根;再有每根手指代表1個十,自己一雙手就是10個十,100根;還有一根手指代表20,一只手就能代表100根。每個辦法都是一個飛越,有趣、有效。
遺憾:
課程設計有“不透”之處。感知100有多少,并將具化的100符號化這個環節,只是簡單地“水過地皮濕”,學生其實在觀察圖片的過程中沒有實質地體會到100到底是多少。我覺得這個環節可以設計成“猜一猜”“摸一摸”“看一看”,讓孩子真切地從想像到實際去感知,老師可以帶來100枚硬幣、100顆花生等讓孩子讓摸一摸,感知到實際的物品,再去欣賞課件里的那些圖片,這樣更能入境,孩子能切實體會到不同物體在數量是100時的懸殊差距,最后再揭示這些都能用數學符號100表示,水到渠成,學生在這種充分體驗中,才能真切理解。
今后,我會繼續鉆研教材,不斷精進,和孩子們共同享受生動、快樂的課堂。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