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認識小數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7《 認識小數》內蒙古 - 興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7《 認識小數》內蒙古 - 興安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借助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了解小數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
(2)結合具體情境,能認、讀、寫不超過兩位的小數;
(3)通過“米尺”模型,直觀感受一位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
2、技能目標: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的數感。
3、情感目標:
使學生充分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這一理念。
2內容分析
和分數的學習一樣,小學生對小數概念的理解要比對小數計算的掌握困難得多,因此教材將小數的認識分兩個層次進行。本冊書是第一次學習,是在學生認識了整數十進位值制和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借助具體的量(米、分米、厘米;元、角、分)和幾何直觀圖,直觀感受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初步認識小數。第二次學習安排在四年級下冊,在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擴展,從“量”抽象成“數”進行認識,最終使學生完善對小數的認識,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概念。
3學情分析
1.本部分內容是是在學生認識了整數十進位值制和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教學,學生知道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是1米的1/10 ,但是1米的1/10 也就是1/10 米,學生表述起來還有些困難,因為他們以前學習過的分數沒有帶單位名稱的。
2.在生活中接觸到很多用小數表示的量,所以,學生對小數并不陌生。
4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結合具體情境,能認、讀、寫不超過兩位的小數;
(2)通過“米尺”模型,直觀感受一位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
教學難點:通過米尺模型,認識一位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
5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米尺。
6學生課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
學生需要尋找生活中的小數,熟練知道米與分米之間的關系,并用分數表示出來。
7教學策略與方法
1.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進行敘述和表達。
2.處理好尋找0.1這個難點,進行形成知識的正遷移。
8教學過程
8.1第一學時
8.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導入新課
一、問題情境與教師活動
1.同學們,學習數學,我們就要經常和數打交道。回憶一下,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數?
2.在生活中,我們還經常見到什么數?
一、學生活動
1.學生回顧舊知識,舉例來回答。
活動2【活動】學習新知
二、問題情境與教師活動
1.師:誰愿意把你課前收集到的小數和大家交流一下。
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隨即板書。
2.揭示課題“認識小數”,并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觀察這些小數,與我們以前學習的數有什么不同?”
二、學生活動
1.生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找到的小數,并說明自己找到的小數是表示什么的。(例如:價格、重量)試著讀出這些小數。
2.學生從寫法和讀法兩個方面交流。
活動3【活動】學習新知
三、問題情境與教師活動
1.創設情境,設下疑問。
師:剛才有同學說,用小數可以表示身高,這兩名同學也在測量身高。我們看看他們遇到了什么問題?
師:老師相信同學通過自己學習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板書:1米3分米=( )米
2.我們測量身高通常要用到什么工具?那我們就利用尺子來研究身高當中的小數知識。這是什么?老師把這把米尺請到黑板上來,用這條1米長的線段來表示。仔細觀察,老師做了什么?
3.接下來,請同學帶著問題自學數學書92頁做一做上面的內容。
問題1:在這把米尺上,你能找到哪些小數?請寫在米尺的下面,并指一指,說一說。
問題2:1米3分米=( )米,你是怎么想的?
4.集體匯報:
問題1:
(1)師隨即板書,教授0.1米的寫法。并引導學生完整說第一個0.1米。重點是溝通1分米是1米的1/10 ,也就是 1/10米。還有引導學生質疑:是不是只有起點開始的第一個格是0.1米。
還要讓學生比劃一下0.1米大概多長。
(2)利用方法的正遷移,繼續指出米尺上的其他小數。如:0.2米,0.5米等等。
(3)總結十進分數與一位小數的關系。
師:觀察一下,回顧一下,我們剛才找到的這些小數,你發現了什么?(看板書)
問題2:
1米3分米=()米,也就是王東的身高用米做單位怎么表示?
讓學生闡述清楚之后,用手比劃一下,王東的身高。
師板書后,追問:1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通過1.3米的1、3分別表示什么,初步感悟以米為單位的小數,小數點左邊的數表示整米的量,小數點右邊的數表示比米小的量。
5.順勢遷移,用小數表示老師的身高1米6分米以及自己的身高。
三、學生活動。
1.學生收集到信息和問題:
王東的身高是1米3分米,只用米做單位該怎么表示?
2學生:尺子。米尺。學生和老師一起數,并且談出發現。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3.學生自學之后與小組同學交流。
4.集體匯報。
問題1:
(1)深刻感悟0.1米的含義。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1分米是1米的 1/10,也就是1/10 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每份都是1米的1/10 ,也就是1/10 米,都可以寫成0.1米。
此過程,讓學生上黑板前自由的表達。在學生的不斷交流中,不斷明晰。
在比劃中感悟0.1米的長度。可以舉例子說明。(如:粉筆盒的高度)
(2)學生繼續指、說自己找到的小數,上黑板前集體學習交流,同桌間交流。
(3)生:零點幾的小數都是表示十分之幾的分數。(不用特別專業的表述,只要學生明白就可以了。)
問題2:
3分米就是0.3米,1米和0.3米合起來就是1.3米。學生可以借助比1米再多3個0.1米就是1.3米來比劃王東的身高。
1表示1米。3表示3分米。
5.在表示其他身高時進一步感悟以米為單位的小數,小數點左邊的數表示整米的量,小數點右邊的數表示比米小的量。
。
活動4【活動】學習新知
四、問題情境與教師活動。
師:請同學們運用剛才的學習方法獨立完成課后做一做,弄明白錢中的小數是怎么回事。
集體匯報。生舉例。
四、學生活動。
學生回答做一做的問題后繼續舉例(如:8角是 8/10元,寫成0,8元。)
活動5【練習】拓展練習
五、問題情境與教師活動。
借助有層次的練習進一步提升對小數的認識。
出示一張平均分成十份的長方形,請學生涂色,并用小數表示出涂色部分。
五、學生活動。
學生自由涂后,教師收集學生作品進行展示。
活動6【活動】課堂小結
請學生暢談收獲。教師指出:關于小數的知識還有很多,今后將繼續學習。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