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蘇珊娜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上冊演唱噢!蘇珊娜-遼寧省 - 沈陽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上冊演唱噢!蘇珊娜-遼寧省 - 沈陽
教學分析:
歌曲《噢!蘇珊娜》這首歌曲是美國作曲家福斯特創作中深受音樂愛好者的喜愛流傳最廣的一首。曲調素材精練,易唱,易記,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歌曲不僅表現了對朋友的真誠的情意,也是對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種向往。全曲有八個樂句,其中四個樂句是完全相同的,另兩個樂句和這四個樂句僅在句尾的落音上稍作變化,也就是說,整個曲調六個樂句都是重復第一樂句(4小節)輕快、流暢的音樂主題。歌曲中間部分有一個對比樂句,這個樂句前半部由于兩個八分節奏和一個切分節奏的運用,使得旋律在情緒色彩上起到了變化,把歌曲推向了高潮,點明了“朋友”這一主題情感的表現。后半樂句又回到了主題音調上,使單一的音樂主題在不斷反復之中呈現出起伏,好像在傾訴著對遠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教學目標:
1、通過歌曲《噢!蘇珊娜》的演唱,引導學生懂得珍惜同伴間的珍貴友誼之情,細心品味好伙伴之間的合作意識與集體主義精神。
2、通過旋律模唱、樂句問答、動作記憶等形式流暢自如地完成歌曲演唱,表達喜悅之情。 3、探索自制打擊樂器“小鼓”的音色特點,并能用穩定的節奏參與歌曲伴奏。
教學重難點:
1、
積極調動學生參與音樂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課堂教學以“友誼”為主題,這一情感目標在實際教學中的有效實現。
教學準備:
曲譜卡片、非洲鼓、黑板、必要的多媒體課件。
節奏伴奏、視唱及問答游戲和關于情緒的把握,歌詞的學習加入動作
教學難點、重點:
1、通過聆聽、游戲、歌謠、故事等多種教學形式,促進學生積極自主的學習歌曲,鞏固音樂基礎能力。
2、在歌曲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其音樂風格,體現珍貴的友誼之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伴隨《噢!蘇珊娜》旋律曲調模仿教師動作進行律動,初步了解歌曲結構形式:
a a’a a’ b a’ b a’
師:歡迎同學們來到今天的音樂課堂,仔細聽音樂,跟著老師一起做(腳步輕、動作輕盈,圍成圓圈—向前、向后、轉圈、原地) 2、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游戲—聲勢律動
設計意圖:本首歌曲有極其規整的6個樂句組成,上課伊始,教師引導學生用奧爾夫音樂體系中的聲勢律動(身體打擊樂),使學生在聆聽記憶音樂旋律的同時,初步理解樂句這一音樂要素在音樂中的價值。這一環節又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音樂活動,自然導入課堂教學的起始環節。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老師想和大家一起玩一個有趣的音樂游戲,想不想玩? 請聽 我拍了 什么聲 音? × × × × × × × × 請你 模 仿 我的聲 音。 拍 手 拍 肩 拍 腿 跺 腳
師:聲勢律動,我們的身體打擊樂,要有穩定的速度,下面我們跟著音樂來一次,有信心嗎?(伴隨音樂聲勢律動)
師:剛剛這首樂曲是由幾句組成的?樂句在一首樂曲中就好比一篇優美的文章一樣,也是由一個句子一個句子組成的,有呼吸、有停頓,在樂曲中,我們跟這樣的句子叫做樂句。(沒注意聽,沒聽出來,沒關系)再來一遍。
師:有幾句?6句,為什么?你是怎么聽出來的?剛剛同學們一致同意剛剛這首樂曲是由6個樂句組成的,那就說明這首歌是由6個規整的樂句組成的。
師:同學們請坐,生出你的雙手,請聽,樂句感已經悄悄來到了你們的身邊(讓我們試一遍)很好,讓我們把樂句感傳遞到每位同學的身上。
師:下面老師需要一位好朋友來和我配合一下,誰愿意做我的好朋友,(演示)看明白了嗎?全體起立,女同學向前一步走,向后轉。。。。。
二、探索感知
(一)節奏游戲問好
1、引導學生有節奏的念讀及拍掌,在輕松的氛圍中解決附點節奏,為歌曲的后續學習做好鋪墊。
師: 同學們,剛才我們用奧爾夫的音樂游戲——聲勢律動來感受了樂曲的每一個樂句,,你們玩的開不開心,看到你們玩的這么開心,有兩位遠道而來的新朋友也想加入到同學們中間,你們想認識他們嗎?他們就是來自美國的杰克和蘇珊娜。我們用掌聲歡迎他們的到來!(師生鼓掌)
師: 新朋友說 , 這節課是音樂課,如果我們能用有節奏的掌聲歡迎他們,他們會更高興。你們愿意嗎?
大屏幕出示節奏譜及對應歌詞: 歡迎你呀,歡迎你呀,美國小朋友
引導學生有節奏的念讀及拍掌,在輕松的氛圍中解決附點節奏,為歌曲的后續學習做好鋪墊。
師:為了更好地表達我們的友好之情, 我們能用美妙動聽的歌聲來歡迎他們嗎? 出示歌曲最后一句旋律,加上歌詞:我們歡迎你呀,歡迎你呀,美國小朋友。
(二)樂句問答游戲 3、引入問句(1):
師:同學們,其實音樂也是一種語言,叫音樂語言,就像我們平時說話一樣,有問必有答。(借助柯達伊手勢舉例)
師:在它之前我想唱一個問句,你們用這句來回答我(全體——兩小組分別——加伴奏有無聲到有聲——出示問句并引導生問師答——提示情感(可由實際的例子幫助學生體會,這都是人內心情感的表達),進而體會快、慢、快、力度的變化——加入伴奏在教師的提示下學生互相問答游戲)。
師:聽,我又要問了,你仍用這句來回答我,看誰以最快的速度記住我的問句。(師問生答——師問學生模仿問句來鞏固新知。) (三)匯總游戲
師:同學們,這三條曲譜紙板分別是綠、黃、紅三種顏色,由于這兩條旋律相同較多,略有變化,用兩種比較接近的顏色表示。
師: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游戲,我這有若干個小卡片,他們也是這三種顏色,如果每一個顏色的小卡片都代表相同顏色卡片上的旋律,老師每彈奏一條,看誰以最快的速度貼在黑板上。
師:按這樣的順序,我們隨著老師的琴聲一起來唱一遍。 師:隨著伴奏,唱曲譜。 三、歌曲學習
1、故事導入(背景音樂兩遍)
師:同學們,大家唱的這段旋律,就是美國著名的曲作家福斯特于1847年創作完成的,
歌詞內容其實講述了關于兩人之間的純潔友誼之情,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呢就是杰克和蘇珊娜,他們兩個從小就是好朋友,常常是杰克彈著他心愛的五弦琴,美麗迷人、活潑開朗的蘇珊娜伴隨著琴聲唱歌跳舞,他們在音樂中度過了快樂而令人難忘的童年時光,后來,兩人由于各自原因到了美國兩個不同的州生活。杰克很思念蘇珊娜,想去探望她,可是離開家的晚上下了一場大雨,杰克會去嗎? 朋友們會擔心他嗎?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歌曲《噢!蘇珊娜》。 師:你聽出杰克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嗎?
師指導學生有節奏地念讀 “阿拉巴馬” 和 “路易斯安納州”,解決歌詞中的附點節奏和學生的吐字問題。
2、讀歌詞(課件,順序是范唱)
師:歌詞節奏和我們試唱曲譜的節奏完全一致,我們一起來讀。
學生嘗試按節奏讀歌詞,強調順序——教師結合動作讀詞(我在讀詞的時候,為了便于我記住歌詞,我加入一些動作)——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學習——嘗試不看歌詞讀出——游戲活動(讀歌詞做動作、只做動作不許出聲)——只做動作、聲動結合、兩組交替合作進行。
3、教師范唱(歌篇出示)
教師結合動作進行范唱,學生用動作進行伴奏。 4、學唱歌曲
隨琴學唱歌曲——加入動作進行演唱并表現歌曲。 四、情感升華
愿友誼地久天長。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