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迷人的火塘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下冊演唱《迷人的火塘》建設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下冊演唱《迷人的火塘》建設兵團 - 第四師
迷人的火塘
教學內容:
1.學習切分音的另一種形式,以更好的表現該歌曲的民族音樂風格。
2.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迷人的火塘》。 教學目標:
1. 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了解侗族的音樂風格和風土人情,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2. 用優美抒情的情緒演唱《迷人的火塘》。 教學重點: 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掌握侗族音樂風格切分節奏的特點。 教學方法: 聽唱法、跟唱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用身體當打擊樂,拍擊節奏。 二、前引
1.聽、寫練習節奏。教師拍擊節奏,學生模仿,并節拍手勢劃拍,請學生將拍擊的節奏寫在黑板上,同學們一起核對是否正確。
2.學習切分音。出示課件 X X . X X X
跟老師一起擊掌拍打切分節奏、用節拍手勢劃拍。
1.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歌曲將繼續學習另外兩種切分音。并用第二種切分音讀本課課題. 二、揭示課題 1. 先聆聽范唱。
思考:歌曲中的演唱情緒什么樣的?(優美、抒情)
2. 師:我們欣賞了歌曲,同學們誰來告訴老師,歌曲演唱的什么內容?(侗族迷人的火塘)
3. 我們來簡要的了解一下侗族。(觀看侗族簡介視頻) 4. 師:通過短片我們對侗族有了初步了解,接下來我們將學習歌曲《迷人的火塘》,那么什么又是火塘呢?(出示課件) 火塘就是燒水的池子,在侗族火塘是人們生活、娛樂及文化傳承的重要場地,喜慶節日時圍在火塘四周唱歌跳舞。 三、學習歌曲
1.隨琴逐句學唱。教師指出不足之處并改正。
2.我們在歌曲中找到今天學習的切分音(歌譜),跟隨老師的鋼琴伴奏,進行接龍。(生唱標注出的切分音,師唱其余部分)出示課件。
3.用板凳表現兩種不同的切分音(學生以自己的方式拍擊)分角色拍擊兩種節奏,并說出兩種切分音的不同情緒。
4.用“WU”跟琴帶唱全曲并,并用板凳拍擊表現切分音處。 5.再次聆聽全曲,感受歌曲的情緒,并知道其演唱形式。 6.師生進行接龍演唱。
7.完整的演唱歌曲。(強調結尾處的4拍,表示天色漸晚、篝火熄滅、歌聲遠去。) 四、拓展
觀看侗族的火塘及篝火晚會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教學幾個動作,由學生決定動作的替換處,圍圈模擬侗族的歌舞晚會。 五、小結
今天同學們收獲了什么?
學習了另兩種切分音、認識了侗族、學習了侗族歌曲,還參加了侗族的篝火晚會! 六、作業
侗族有吹奏樂器蘆笙,請同學們用我們的吹奏樂器豎笛為歌曲伴奏。
課后反思
針對《迷人的火塘》這一課的教學有以下反思:
1、導入部分是以“聽與寫”通過復習:切分音一,引入今天的新知識:切分音二,運用節奏手勢及擊掌感受切分音的重音轉移。
2、初次聆聽,通過觀看短片簡要的了解侗族,知道什么“火塘”。本環節可以讓學生對歌曲有初步的音樂感受,為歌曲的學唱埋下伏筆。
3、學習歌曲是以跟琴逐句學唱為入手,有些高估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初學應該以教唱為主,學生跟琴自學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一字多音的地方,學生學唱不到位教師再指導再糾正,這個環節有些失誤,浪費了時間,馬上將第二段的學習改為教師教唱,明顯好多了。
4、在歌曲中找到新學習的切分音,并和教師進行分角色演唱歌譜,讓學生自己找出最好的板凳拍擊方式,拍擊出兩種不同的切分音,這一環節比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隨范唱用“wu”模唱,并板凳表現切分音處,效果很好,但在后面的完整演唱歌曲時應再次鞏固。
5、根據歌曲學唱情況采用多種演唱形式輔助,如師生接龍、生生合作,在音準不夠的時候,教師指出并要及時糾錯。但由于時間關系,沒能進行領唱演唱方式。
6、最后一個環節:情境表演。舞蹈感受侗族火塘邊的歌舞晚會,秩序稍有混亂,學生有的興奮有的拘謹,不夠默契,這里應該在課前給學生布置好,課堂上就會井然有序,效果就會更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