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灰雀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26課《灰雀》第二課時-安徽省 - 馬鞍山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 26課《灰雀》第二課時-安徽省 - 馬鞍山
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 26課《灰雀》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執教人葉春燕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列寧和男孩對灰雀喜愛之情。 2、通過人物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列寧對孩子的教育過程及小男孩的認識過程。感受列寧的善解人意和對男孩的尊重與愛護。
4、學會寫旁注,能主動質疑,培養邊讀邊思,邊讀邊動手的讀書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列寧和男孩對灰雀喜愛之情。 2、通過人物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列寧的善解人意和對男孩的尊重與愛護。體會列寧對孩子的教育過程及小男孩的認識過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上節課學習的第一部分內容。 1、 談話導入。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灰雀》。上一節課,我們認識了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也知道了這篇課文講述了灰雀與列寧以及男孩之間發生的故事。聽,三只惹人喜愛的灰雀又在枝頭歡唱呢。(播放鳥鳴音樂。)
2、 還記得那三只灰雀嗎?出示填空,指名補充。 3、 你喜歡它們嗎?請你帶著對它們的喜愛來讀一讀吧。 二、學文。
(一)、出示自讀要求:列寧喜愛它們嗎?你從哪里知道的?默讀課文,找出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用~~畫出來。 1、生邊讀邊畫,師巡視。
2、師出示句子,教寫旁注。
“一天,列寧又來到公園,走到白樺樹下,發現那只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了。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找遍了”,我仿佛看見列寧在樹林中到處尋找,找了很多地方,找的很仔細,她此時一定十分著急。)
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談體會。 3、生交流,談體會。
4、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應句子,抓住列寧的語言體會列寧的著急、擔心、惋惜、關心,并指導讀出列寧的心情。
這時,列寧看見一個小男孩,就問:“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列寧說:“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他怕冷。” 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列寧問:“會飛回來?”
師小結:我們剛才找出的句子都是列寧說的話,列寧的著急、擔心、惋惜,這都源于它對灰雀的愛。(板書)
(二)、偵察任務:那只灰雀究竟哪兒去了?
出示要求:快速讀文,聰明的你一定知道灰雀去哪了。從哪里知道的,用“--”畫出來,并選一兩處寫一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1、 生交流。 2、師出示句子。
(1)、這時,列寧看見一個小男孩,就問:“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男孩說:“沒……我沒看見。” 你知道了什么?他此時心里會怎么想? 讀出他的害怕、緊張、心虛。 (2)、出示關鍵句。
男孩說:“沒……我沒看見。”
那個男孩本來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
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師小結:從這些語句中我們知道是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 (3)、交流:如果你是列寧,這時你知道灰雀是被小男孩捉走的,你會怎么做?
(三)、為什么灰雀能失而復回?男孩為什么要放回灰雀呢?再讀2——10 自然段,你一定能找到到案。
1、生讀后交流。
2、師出示句子,師生品讀,揣摩男孩內心活動。
A、句子:“那個男孩本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卻不敢講。” 他為什么本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為什么?他此時會想些什么?
B、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自言自語”是什么意思?列寧真的是自己和自己說話嗎?他是說給誰聽的,為什么這么說?(引導學生體會列寧的善良,對小男孩的尊重和愛護。)
C、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小男孩心里是怎么想的?
D、句子: “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此時男孩心里會怎樣想?請你讀出他的決心。
E、現在請你用一句話說說男孩為什么會放回灰雀?小男孩愛不愛灰雀?
3、指導朗讀對話。
師導讀,男女生分角色讀列寧和小男孩的對話,體會他們對灰雀的喜愛。
(四)、學習最后三節。
1、師導入最后一部分:第二天,列寧來到白樺樹下,果然又看見那只灰雀在枝頭歡唱。
2、要求:瀏覽最后三個自然段,你有什么疑問嗎? 3、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大家解決問題。
師小結:列寧不直接拆穿男孩是為了保護男孩的自尊心,并讓他知錯就改。列寧尊重、愛護男孩,可見列寧不僅愛灰雀,也愛男孩。(完成板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