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地球儀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1.1地球儀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1.1地球儀
《地球儀》教學設計
【課程標準要求】
課題: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1.1地球儀
課標內容:1.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
2. 在地球儀上確定某地點的經緯度。
【課標要求解讀】
緯線:所有與赤道平行的圓圈叫緯線。
經線: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垂直于緯線的線,叫經線,也叫子午線。 緯度的劃分:由赤道向南北各分為90°,從赤道向兩極遞增,極點為90°。
經度的劃分:由本初子午線向東、西各分為180°,從0°經線向東、向西各增加180°。 經緯網定位:地球表面任一地點的經緯度位置,就是某條經線與某條緯線的交點。 【教學目標設計】
1. 運用地球儀,在觀看數字星球儀演示中,說出經線與緯線的形狀、長度、數量、指示方
向等特點、經度與緯度的度數范圍、度數分布規律、半球的劃分等特點。
2. 根據經度和緯度數值(坐標值),在經緯網地圖上和地球儀上找到對應的點,并能區別
不同地點間的位置關系。 【教學活動設計】 一、 新課導入活動
播放:觀看2013年臺風活動的預報視頻。臺風中心位置是如何表述的?播報中的經緯度的含義?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用到地球儀,現在大家一起來看看地球儀,了解經緯度,找到具體的地點。 二、主題探究活動 探究活動(一)
活動主題:讀書觀儀(地球儀和數字星球儀),感知經緯,懂劃分(感知經緯線) 教師活動:1.提出問題:比較說出經線與緯線劃分各有哪些不同?
2.演示地球儀和數字星球儀。
3.指導學生可以通過列表比較,文字表達、畫圖等多種形式探究經緯線的特點。
學生活動:(1)自主學習,讀書本文字及插圖。學生在畫圖的過程中,產生疑問,相互解決。
(2)觀察地球儀,看星球系統演示,觀察經線和緯線的形狀、長度等特點。
(3)小組內討論,組內交流看法或觀點。
(4)10-15分鐘之后進行小組匯報講解,匯報自己小組制定介紹經線與緯線的方
法等。
設計意圖:采用小組合作的方法。為利于學生觀察,提供地球儀和課件動畫演示,協助學生進行球面到立體之間的轉化和建立聯系。學生在畫圖的過程中自己產生一些疑問,必須要認真閱讀書本及讀圖、認真觀察地球儀,這樣能幫助他們主動建構知識點。在學生仔細觀察討論經緯度的劃分后,自己歸納概括出知識網絡,呈現給大家,給學生以展示的同時培養小組合作能力、語言或文字或圖像的表達能力。 探究活動(二)
活動主題:帶疑觀儀(地球儀和數字星球儀),討論質疑,說出劃分(了解經緯度劃分) 教師活動:1.提出問題:臺風中心向西北方向移動,經緯度的變化?
2. 指導學生觀察地球儀探究經緯度的特點。 3.演示地球儀和數字星球儀。
學生活動:(1)自主學習,讀書本文字及插圖,觀察地球儀。
(2)學生發言,運用地球儀說出自己的判斷。
設計意圖:通過演示數字星球儀,將難于理解的內容做成立體的動畫演示,既吸引學生注意力,更能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概念。 探究活動(三)
活動主題:運用地球儀,熟知經緯網,體驗點定位(利用經緯網定位)
教師活動:臺風中心經過的經緯度,在地球儀上找出地點;主要城市,說出經緯度,給出經緯度,說出具體地點。
學生活動:(1)觀察地球儀,查找具體地點和說出經緯度。
(2)看星球系統演示查找方法。 (3)學生總結方法。
設計意圖:經緯網的教學應側重于應用。采用問題解決法使學生明確經緯網的作用、用法,將理論應用與實踐。 三、教學反饋活動
課上達標練習;課后自制地球儀 【教學線索設計】
圍繞尋找臺風的具體位置這個問題展開。第一步要認識地球儀,地球儀上的符號、顏色、
文字代表的地理意義。地球儀上有很多經線和緯線。第二步認識經緯線,了解經緯線的特點。第三步利用經緯網定位,即可找臺風中心位置。 【教學過程編排】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目標 教學材料 新課導入
觀看2013年臺風活動的預報視頻。臺風中心位置是如何表述的?播報中的經緯度的含義?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用到地球儀,現在大家一起來看看地球儀,了解經緯度,最終找到具體的地點。
1. 觀看視頻。 2. 數字星球儀演示。
從學生身邊的事情引入新課,感知身邊的地理、有用的地理,培養學生對日常地理事物的觀察能力。
數字星球儀 地球儀
經線和緯線
展示地球儀,布置【探究活動一】 1.提出問題:運用地球儀區分經線和緯線。
2.演示數字星球儀。
3.引導學生觀察數字星球儀,根據要求畫圖:從北極上空、從赤道上空畫出經緯網的形狀?實物投影儀
展示學生畫圖作業。 1.觀察地球儀(3人一個) 2.自主學習,讀書本文字及插圖。
3.嘗試歸納總結自主學習內容。
4.討論,組內交流看法或
觀點。質疑,組內解決。10-15分鐘之后進行小組匯報講解,匯報自己小組制定介紹經線與緯線的方法。從形狀、指示方向、長度、數量等幾個方面比較經緯線的特點。
5. 學生認真畫圖。將自
1.讀書觀儀(數字星球儀),感
知經緯,懂劃分 2.通過演示數字星球儀,將難于理解的內容做成
動畫演示,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 3.借助數字星球儀演示,學生動手畫圖的活動,幫助學生將空間概念轉化成平面地圖,學生了解
地球儀 經緯網儀
數字星球儀
己的圖和展示的圖對照比較。
6.踴躍展示,使用地球儀或是數字星球儀說出不同點?相互補充或是糾錯,暢所欲言。
經緯網圖。 4.學生在畫圖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疑問,必須要認真閱讀書本及讀圖、認真觀察地球儀、數字星球儀,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點。
經度和緯度
布置【探究活動二】 1.臺風中心向西北方向移動,經緯度的變化?
2.指導學生觀察地球儀。
3.演示數字星球儀。 4.指導學生用表格比較(見附表) 5.指導學生用語言表達。
1.觀察地球儀,觀察經線和緯線,自主學習,讀書本文字及插圖。 2.討論,組內交流看法或
觀點。質疑,組內解決。10-15分鐘之后進行小組匯報講解。
3.學生發言:說出自己的理由。從度數范圍、度數分布規律、半球的劃分等幾個方面比較經緯度的特點。
1.列表比較,歸
納特點,會區分。 2.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要求
抓住要點,清晰流暢,鼓勵踴躍展示。 3.培養學生合作能力。
1. 地球儀
2.經緯網儀 3.數字星球儀 4.書后附頁世界政區圖 5.實物投影儀
利用經緯網定位
布置【探究活動三】 給出臺風中心經過的經緯度,在地球儀上找出地點。找出家鄉南通的經緯度
利用地球儀或地圖上或數字星球儀,利用經緯網確定位置。
趣味性強,更能直觀感受經緯網定位置。 地球儀 書后附頁世界政區圖
讓學生質疑
布置鞏固練習
小組內能解決問題的就自行解決,不能的話提請其他小組同學發言。
學生完成鞏固練習
鞏固所學內容,檢驗是否達成教學目標
附表1
附表2
緯線 經線 形狀 圓線圈
半個圓線圈 長度
有赤道向南北兩極縮短(赤道最長,極點最短為;度數越大,緯線越短) 南北半球同緯度的緯線等長
各條經線等長
數量 無數條 無數條 指示方向 東西
南北
緯度 經度 0°線 赤道
本初子午線
度數范圍
由赤道向南北各分為90°
由本初子午線向東、西各分為180°
度數分布規律 從赤道向兩極遞增,極點90° 從0°經線向東、向西各增加180° 度數表示方法 北緯N 南緯S 東經E 西經W
半球的劃分
赤道為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20°W ,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東西半球分界線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