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國的自然環境,自然災害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第四節自然災害-洛陽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第四節自然災害-洛陽市第二外國語學校
課程標準
了解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
2學習目標
1.學生通過老師講解和課本敘述,明確自然災害的概念。通過課本中活動題“認識身邊的自然災害”第一題,能夠鞏固判斷自然災害的兩個要點:“自然的異常變化”和“產生危害”。
2.學生通過觀看自制視頻,參考課本圖文資料,能說出常見的自然災害的名稱及其分類。
3.學生通過觀看圖片、文字資料、自制視頻,總結出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提高其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
4.學生通過合作探究,閱讀中國主要氣象災害分布圖、中國主要地質災害分布圖、中國地形分布圖、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以及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帶及主要山系的分布圖等,探究并展示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的分布和成因,在合作學習和成果交流中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表達問題的能力。
5.學生通過實例和課本敘述了解我國在防災減災工作中做出的成就;通過交流,了解日常生活中主要的避災常識,感受到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增強其對祖國的感懷之情。
3學情分析
初二年級的學生對地理學習有了基本的認識,已經明確讀圖的主要方法,能夠針對地圖進行分析,不僅如此,學生也能夠在學習中與身邊的實例相結合,融入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了地理學習的意識,這兩點非常有利于本節課活動的開展和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4重點難點
重點:1.自然災害的概念、分類;
2.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的分布、成因;
3.我國防災減災工作的成就。
難點: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的分布、成因。
5教學方法
五環節教學法
6課時安排
一課時
7教學過程
7.1
7.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回憶過去,導入新課
導入語:隨著冬天的腳步,2014年已經悄然離去了,但它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我們經歷過初春的寒潮,也悲痛著撼動大地的云南魯甸,感受著祖國北方一片片龜裂的土地,也曾為洪水肆虐的南方而感到憂傷。(同步播放圖片)
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四節 自然災害。
活動2【講授】講授新課,了解概念
第一部分:初識自然災害
初識自然災害,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什么事自然災害。
自然環境經常發生異常變化,其中有些會造成資源破壞、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等危害,這樣的異常變化叫做自然災害。
請大家判斷以下事件和現象哪些是自然災害?
學生理解自然災害的概念并思考,然后匯報答案:
1、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雹,把田地里很多西瓜砸爛了。
2、化工廠廢水泄漏,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
3、一游客違反規定在林區吸煙,亂扔煙頭,引發森林火災。
4樓上一塊廣告牌被一陣瞬時大風刮落,正好砸在樓下的兩輛汽車上。
學生判斷完畢,請一位同學解釋一下原因,并指出判斷自然災害的兩個要點是:自然的異常變化和產生危害。
活動3【活動】師生互動,看圖明知
我們常見的自然災害有以下幾種,請大家觀看視頻后,說出你看到了那些自然災害。(播放視頻)
學生回答:干旱、臺風、洪澇、寒潮、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自然災害分為氣象災害與地質災害,那么哪些屬于氣象災害?哪些屬于地質災害?
學生思考后分類。
承轉過渡:初識自然災害,我們了解了自然災害的概念,區別了自然災害的類型,不禁要想,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那我國的自然災害是怎樣的呢?懷抱著對祖國的憂思,讓我們一起剖析自然災害。
活動4【活動】師生互動,思考總結
第二部分:剖析自然災害
請看這幾種類型的自然災害(出示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圖片),它們都是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說明我國的自然災害有什么特點?
——種類多。
這些自然災害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說明我國的自然災害的另一個特點是什么?(出示我國主要自然災害分布圖)
——分布廣。
不僅如此,2014年,地震、臺風、洪澇、干旱、泥石流等不同災害在我國各地輪番上演,同一時間,發生了不同的自然災害,同一地點出現了多種自然災害,說明我國自然災害還有什么特點?(列舉2014年十大自然災害事件)
——頻次高。
自然災害的發生常常會帶來極大的危害,讓我們通過一些具體的數據來了解一下。(播放視頻“2014年前三季度的災害統計”)這些數據說明了我國自然災害的另一個特點是什么?
——損失大。
承轉過渡:通過剛才的圖片、文字、視頻等資料,我們了解到自然災害的特點是:種類多、分布廣、頻次高、損失大。進而可以得出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
活動5【活動】合作探究,展示匯報
以干旱為例,教學生找尋剖析自然災害的方法。(出示圖片)干旱帶來的危害有農作物減產,土地龜裂,人畜飲水困難等。主要分布在我國華北地區,形成的自然原因是該地降水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
讓學生以干旱為例,根據提示卡提示的課本圖文資料,探究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的危害、分布、成因。
請各組派代表上臺領取你們的提示卡。
學生合作學習,討論。展示匯報。
通過同學們的討論、匯報,我們基本上了解了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的分布、成因。現在請靜下心來,隨著音樂,將我們的答案梳理一下。(播放自制總結視頻)
承轉過渡:經過這一部分的討論,我們深刻的了解到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且受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所以防災減災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活動6【活動】自主學習,小組交流
第三部分:防治自然災害
2014年入夏以來,我國南方洪澇災害非常嚴重。請一位同學以新聞播報的形式給我們分享一下其中一個事例。
(學生讀新聞資訊)很好,讀的很流暢。
在此次災害中,我國及時運送救災物資,減少了損失,降低了人員傷亡程度,這與我國在災前建設救災物資儲備中心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而面對其他災害,我國還有哪些防災措施呢?
請同學們通過課本58、59兩頁,商討交流一下。
通過討論,大家對我國的防災減災措施有一定了解了,那么以下自然災害可以采取哪些應對措施?請舉手回答。
1如何預防臺風等災害?
2如何防治風沙等災害?
3在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后政府能做什么?
(出示圖片及問題,學生回答)
承轉過渡:我國在防災減災工作中做出了突出成就,但自然災害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所以了解一些個人避災方法顯得非常必要。
活動7【練習】各抒己見,學以致用
1、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這兩種情況,你會怎么避災?
2、如果你在夏季要到山區旅游,需要了解哪些避災知識?
3、你要去東南沿海城市游玩,需要了解哪些避災知識?
學生舉手回答。
大家說的都很有道理,老師也將自己的答案與大家分享。(展示圖文資料)
除了這些自然災害,有一種自然災害在全國分布廣泛,且發生時危害巨大,它就是地震。在學校發生地震時應如何避災呢?請看視頻。
活動8【活動】小結梳理,理清思路
這節課,我們通過識災、論災,了解了自然災害的概念、分類及分布、成因;通過防災、避災的小活動了解了國家、個人在防災減災中應注意的細節。
結束語:自然災害是可怕的,是不可避免的,但巨災卻教會我們如何面對!相信未來的某天,人類一定能利用自己的智慧與團結,讓自己與自然更加和諧的相處!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