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巴西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中圖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二節巴西(課時一)四川省 - 攀枝花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九章 第二節 巴西 (課時一)教案
一、課標、教材、學情分析 課標解讀:
1.根據地圖和其他資料概括巴西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 2.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聯系巴西自然條件特點,簡要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實例。 教材分析:
巴西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二節內容,本冊教材在第七、八章已經學習各地區和國家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對巴西的學習有很好的方法引導作用。 學情分析:
1.學生在第六章亞洲已經學習了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的基本內容,并在七、八章學習中進行了不斷鞏固,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是比較容易學習的內容; 2.在近一年的地理學習過程中,學生已基本掌握了讀圖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對知識的整合能力。部分學生能很好的把課本知識與材料問題進行自我整合,知識點概括能力較強。 教學重難點:
1.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的特點(地形、氣候、河流); 2.巴西農業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概括。
二、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根據地圖和其他資料能說出巴西的人種構成特點; 2.學會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聯系巴西自然條件特點,簡要分析巴西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實例。
三、教學準備
教學手段:
利用多媒體平板教學,學生對課堂學習的參與度更靈活和多樣性。 教學資源:
1.學生課前準備地圖冊和教材。地圖包括巴西人種比例圖、地形圖、氣候分布圖和主要農產品分布圖等。
2.巴西2014年世界杯、巴西甘蔗制作酒精視頻和資料等。 學生學具: 學生平板
四、教學過程
視頻播放:2014年巴西世界杯主題曲和足球運動
師問:同學們你們喜歡踢足球嗎?感受到足球的魅力了嗎?那世界上哪些國家的足球運動比較厲害呢?
生答:“略”
師:巴西曾五次獲得世界杯冠軍殊榮的國家,被稱為“五星巴西”、“足球
王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位于拉丁美洲地區面積遼闊的熱帶大國——巴西。
(呈現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請一位學生朗誦本學習目標的內容) 生答:略
師講:在巴西有個奇怪的現象,無論是家庭成員還是同一支球隊里,人們的膚色都各不相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
(場景假設:有4位來自巴西的同學來中國,今天來參觀我們學校。初次見面他們就聊起了“膚色不同”人種的話題:A同學說我是黑白混血人,我的父親是白種人的后裔……;B同學說我也是混血人,但是我是黑種人和黃種人的混血,因為我爺爺是印第安人……;C同學說我是黃種人和白種人的混血,我爸爸是來自中亞洲的黃種人……;D同學說我和我爸爸都是混血種人,我爸爸是黑白混血,我媽媽是印第安人。在我們巴西,像我們這樣的混血人是非常多的,比如著名球星羅納爾多、卡卡等……)
師問:巴西的人種構成是如何的呢?
(搶答:請一名學生分析巴西人種構成和比例。)
生答:“白種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種人約占40%,黑種人約占6%,印第安人不到1 %,還有少數日本人和華人等黃種人。”
師講:在長期的生活中出現了不同人種的通婚現象,就出現了巴西人種最顯著的特征:混血種人眾多的社會 (板書:一、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
師問:這樣混血種人眾多的社會,會使巴西的文化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 生答:“相互融合、影響的文化,多元性的文化……”
師問:我們結合課本83頁活動題一起看看,巴西文化現象融合了哪些地域的文化呢?
生答:略
師講:在巴西的第二個奇怪現象“酒精作為汽車的動力燃料”這是怎么回事呢?(視頻播放:甘蔗制作酒精)
師問:巴西的汽車為什么是使用酒精作為燃料呀? 生答:“略”
師問:巴西是什么時候開始種植甘蔗的呢?
(板書:二、發展中的農業 1、甘蔗的種植:) 生答:“略”
師問:巴西其實在16世紀中后期就開始種植甘蔗了,起初主要是用來制糖,而現在卻是用來作為汽車的燃料。現在巴西甘蔗種植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生答:巴西東北部沿海地區 (板書:分布地區:東北部沿海)
師問:巴西東北部有哪些優越自然條件適合巴西甘蔗的種植呢?(以表格形式呈現從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氣候四個方面。)四分鐘時間小組討論總結答案,每組平板拍照上傳答案。
(學生利用呈現的地形圖和氣候分布圖分析,展示小組共同討論的結果) (板書:甘蔗種植的自然條件:) 1組生答:“略”
師講:1、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熱帶,熱量充足;大西洋提供充足的水源。 2組生答:“2、位于東北部沿海,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而且適合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
師講:巴西高原是世界最大高原,西南部巴拉圭盆地,地勢特點是:東南高、西北低(南高北低)。
3組生答:“河流少,但水源充足”
師講: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水流量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二長河。
4組生答:“干濕兩季的氣候,提供充足的熱量和水源”
師講:亞馬孫平原主要分布著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巴西高原是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雨林氣候過于濕熱,土壤肥力較低;干濕兩季的草原氣候利于甘蔗的種植和收割。
綜合整理:巴西甘蔗種植主要受熱量和水源的影響。 師問:除了種植甘蔗還種植哪些農作物呢? 生答:“略”
師問:請找出四種農作物的分布位置在哪里?
(學生在自己的平板上用不同顏色或者符號標出農作物分布地區,其中一名學生在老師平板上完成,以作展示。)
(板書:2、其他農作物的分布)
生答:“咖啡:巴西東南部(巴西高原東南部);玉米:巴西南部(巴西高
原南部);可可:巴西東部沿海;天然橡膠:亞馬孫河流域(亞馬孫平原);甘蔗:巴西東北部沿海平原地區。”
師講:巴西盛產咖啡有“咖啡王國”的美譽,也被稱為“天然橡膠的故鄉”。巴西的咖啡、甘蔗、柑橘等農產品的產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豆、蔗糖、橘汁等成為巴西重要出口創匯產品。
師問:同學們觀察出巴西農作物分布的共同特點嗎? 生答:“都集中分布在了巴西的東南部地區”
師問:請概括出巴西農產品分布在東南部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哪些? (板書:3、農業發展的影響因素) 生答:“位置、地形、河流、氣候”
師講:其實還要受到勞動力的影響,巴西東部沿海大城市分布集中,城市集中地人口多、勞動力豐富。
同學們,今天的內容學懂了嗎?我們一起來整理一下本節課的知識吧。(課堂小結,呈現知識框架。)
【課后練習】我們一起來自我檢測下吧!
【課后思考】巴西三怪:“首都沿海遷內陸”是怎么回事呢?
五、教學反思
1.學生不能用精煉詞語概括知識,回答問題語言組織有待再培養。
2.合理安排學生活動環節,把握好時間,避免出現課堂時間過于緊湊,缺少課堂練習鞏固環節,未能及時反饋當堂學生學習情況。
課堂小結
發展中的農業
其他農產品的地區分布:甘蔗種植的自然條件:大量混
血種人的社會
1、巴西的人種構成
2、多元性的巴西文化
白種人、混血種人、黑種人、印第安人等
巴西
2、地形: 1、地理位置:
3、河流: 合作探究一:農業發展的影響因素:
地形:平坦
氣候:草原氣候干濕環境 河流:水源滿足農作物需求 人口、城市:勞動力充足
4、氣候:
合作探究二: 學以致用:
3.教師知識點過渡語言描述注意精煉,避免學生出現理解偏差,加強提問的直接性和有針對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