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酸、堿,指示劑作用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酸、堿與指示劑作用》-福建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酸、堿與指示劑作用-福建省優課
“課題1 常見的酸和堿(第一課時)
--酸、堿與指示劑作用”教學反思
酸和堿的內容是初中化學中的重要知識。設計本節課我主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關注學生的親身體驗活動和科學探究的學習過程和方法,以及伴隨這些過程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
對于酸和堿,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已經接觸到這兩類物質,對它們已經有了零散、初步的認識。所以本節課我在教法上主要采取學生親身體驗活動、教師啟發講解與學生實驗探究相結合的方法。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與學生平等對話,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指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物質的酸堿性和自主探究實驗學習化學知識;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討論得出結論,將好奇心轉變為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分析能力及與他人交流合作能力,引起學生探究實驗的強烈欲望。
在教學過程中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指導:1.對學生實驗方案的指導。2.指導學生規范操作的方法和觀察現象的角度。3.引導學生完整而準確地描述實驗現象,培養學生嚴謹求實、認真仔細的科學態度和價值觀。4.及時對學生實驗的成功或失敗給予鼓勵或指導。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實驗結果,更應注重實驗過程的科學方法。
將實驗10-1改為學生的分組實驗,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此實驗基礎上得出指示劑的變色規律,并編成口訣讓學生記憶,引導學生巧用口訣學習化學的方法。
對于“自制酸堿劑”的實驗探究活動,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教師適當加以引導,及時展示學生的實驗探究成果,師生一起分享實驗探究成功的喜悅。事實證明,學生對于課堂上的實驗探究活動很感興趣,尤其是利用自帶的花卉或蔬菜制取指示劑,其探究欲望更加強烈,探究效果也非常理想!
當然,由于本節課的親身體驗、實驗探究、討論整理等環節偏多,因此課堂節奏的調控需要靈活地處理和把握,以便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就是在時間控制方面還存在一些欠缺。今后我將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教學藝術,以便更好地駕馭不同類型的課堂教學。
1
“課題1 常見的酸和堿(第一課時)
--酸、堿與指示劑作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生活中幾種常見的酸和堿。 (2)會用酸堿指示劑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3)能完成簡單的探究實驗。 2.過程與方法
(1)進一步認識和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2)運用實驗的方法獲取信息,運用比較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3)增強對化學現象的探究欲,發展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學精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進一步增強探究物質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學重點:
1.初步了解酸、堿的一些性質。 2.運用酸堿指示劑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3. 實驗探究--自制酸堿指示劑。 教學難點:
實驗探究--自制酸堿指示劑 教學方法:
情境導入,啟發引導,討論歸納,對比分析,科學實驗探究方法等。 教學用具:
實驗儀器:試管、滴管、研缽,燒杯、紗布、點滴板、塑料托盤
實驗藥品:食醋、稀鹽酸、稀硫酸、石灰水、氫氧化鈉溶液、紫色石蕊試液、無色酚酞試液、酒精、各種花卉(果實)。 教學設備:
錄播教室相關設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 師 活 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同學們好!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常見的酸和堿。 打開課本第50
頁。
讓學生了解本節的學習目標。
【活動與探究一】請同學們品嘗一下老師帶來的各種食品和飲料。 食品:李子、臍橙、芭樂、皮蛋。
同學們迫不及待地品嘗著各種美味,酸、甜、苦、引導學生從熟悉的生
活走進課堂,讓學生親自感受酸、甜、苦、
2
飲料:雪碧、葡萄汁、冰紅茶、蘇打水、康師傅鹽典。
澀等表情都寫在臉上。
澀等味道,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體現了“從生活走向化學”的課程理念。
【課件展示】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質有酸味嗎? 【圖片展示】食醋、山楂、蘋果、臍橙等圖片。
【提問】“酸”從哪里來? 結合剛剛吃過的水果,同學們齊聲說出“李子和臍橙有酸味”。 齊聲朗讀酸的由來。
了解生活中含有酸的
其他物質。 了解酸的來歷。 【課件展示】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質中含有堿嗎? 【圖片展示】成熟的柿子、皮蛋、肥皂、洗衣粉等。
【提問】“堿”從哪里來?
【小結】生活中的酸有哪些?
【小結】生活中的堿有哪些?
結合剛剛吃過的水果和皮蛋,齊聲說出“芭樂和
皮蛋中含有堿性物質”。 齊聲朗讀堿的由來。
食醋中含有醋酸、水果中含有果酸、汽水中含有碳酸。
石灰水中含有氫氧化鈣、爐具清潔劑中含有氫氧化鈉。 了解生活中含有堿的其他物質。
了解堿的來歷
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講解】板書:一、對“酸”的認識
1.從名稱上看:最后一個字為“酸” 2.從組成上看:酸=H++ 酸根離子 酸根離子:除O2-、OH- 以外的陰離子,
如Cl-、SO42-、CO32-等。
3.從從定義上看: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叫做酸。 邊聽邊做筆記
邊記憶。
記錄筆記
使學生養成課堂上記錄筆記的好習慣【練一練】寫出下列酸的化學式:
鹽酸 ;硫酸 ;硝酸 ; 碳酸 ;磷酸 ;醋酸 ; 氫硫酸 ;亞硫酸 。 三位同學板演,
其余同學在練習
本上完成練習。
學以致用,利用所學
知識,當場完成練習,
訓練學生的遷移能
力。 【活動與探究二】指示劑的變色規律
教師巡視指導,隨時展示學生的實驗探究現象。
分組進行實驗探究,邊探究邊記錄實驗現象。 展示實驗現象
引導學生分工合作,完成相關的實驗探究,訓練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提問】如何區別酸和堿?
【回答】用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來區別。 培養學生從實驗探究中得出結論的能力。
【板書】二、酸堿指示劑
1、定義:能跟酸或堿的溶液起作用而顯示不同顏色的物質。 2、常見的指示劑:紫色石蕊溶液、無色酚酞溶液。
齊聲朗讀后,邊
記筆記邊記憶。
使學生養成課堂上記筆記的好習慣。
【小結】如何鑒別酸溶液和堿溶液? 加入石蕊 加入酚酞 食醋
變紅色
不變色
【回答】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或無色酚酞溶液。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
4
鹽酸 變紅色 不變色 氫氧化鈉 變藍色
變紅色 石灰水
變藍色
變紅色
一起回答完成表格內容。
【討論】根據上面實驗的現象,分析這四種物質,得出什么結論呢?
【回答】石蕊和酚酞溶液是常見的指示劑,它們可以將酸和堿鑒別出來。 培養學生從實驗探究中得出結論的能力。
【板書】3、指示劑的變色規律: 口訣:酸石紅酚無,堿石藍酚紅
記錄筆記 邊記錄邊 記憶
教會學生巧用口訣學習化學的方法,使學生養成邊寫邊記憶的好習慣。
【議一議】將石蕊溶液分別加入到水、汽水、石灰水、食鹽水中,溶液顏色如何變化?若是酚酞溶液呢? 4位學生回答,其余學生掌聲給予鼓勵。 當場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鍛煉學生的膽量。 【活動與探究三】自制酸堿指示劑
先閱讀P51頁中的“探究”內容,了解如何自制酸堿指示劑,然后分組進行實驗探究:
1、利用帶來的花卉自制花汁;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和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增強學生對化學現象的探究欲;發展學生善于合作、勤于
思考的科學精神。
5
教師巡視,邊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邊展示學生的實驗成果。 【課件展示】部分花汁在不同溶液中的顏色變化情況: 指示劑(花汁) 在不同溶液中顏色變化 白醋 石灰水 鹽酸 氫氧化鈉溶液 長壽花汁 紅色 藍色 紅色 藍色
蝴蝶蘭花汁 紅色 綠色 紅色 綠色
玫瑰花汁 紅色 綠色 紅色 綠色 紫甘藍汁
紅色
綠色
紅色
綠色2、用制得的花汁分別滴到白醋、石灰水、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中,記錄顏色變化情況;
3、交流實驗結果,比較所得的指示劑中,哪些在酸、堿溶液中的顏色變化較為明顯。
教會學生運用實驗的方法獲取信息;使學
生學會運用比較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
6
【歸納總結】剛才同學們自制的花汁在酸、堿溶液中會顯示出不同的顏色,它
們都可用作酸堿指示劑,其中紫甘藍汁和蝴蝶蘭花汁的顏色變化較為明顯。 肯定學生的實驗探究成果。
歸納總結
體驗探究成功的喜悅。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
力。
肯定學生的實驗探究成果,學生個個都富有成就感,這對于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的提高很有幫助!
【布置作業】《優化設計》中相應習題
《全品作業本》中相應習題 完成作業
課后鞏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