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化學是一門,實驗為基礎的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課題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安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課題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安徽省 - 蕪湖
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1、設計意圖:本節課是為2016年10月25日安徽師范大學國培班中學化學學員準備的一節課,我以教材第一單元課題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的第一課時為基礎,針對于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如:蠟燭火焰的顏色、形狀、組成,結合第七單元即將要學習的內容燃燒與滅火的部分知識,設計的一節綜合實踐課。
在這節課里,我首次嘗試使用“魏博士實驗盒”來給學生做分組實驗,讓學生感受到實驗用品的多樣性,讓學生的實驗探究“提速”“提效”,以提高學生實驗探究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實驗的創造性。課前調查學生對“蠟燭及其燃燒”感興趣的問題,針對部分問題對學生進行訪談,再進行教學設計。充分利用“魏博士實驗盒”的便利,設計多個學生可進行的實驗,對蠟燭的燃燒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教學在設計時設計了一些矛盾沖突和對比實驗,希望學生在沖突中能發散思維,考慮問題能更全面更細致。教學在設計時還充分考慮科學家對學生的榜樣示范作用,考慮先進的、前沿的國內科技大事件對學生愛國熱情的激發作用。
總之,我希望通過這節課,能做到“點亮蠟燭的火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2、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利用“魏博士實驗盒”對蠟燭及其燃燒進行深入了解,能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得出有價值的結論;會書寫實驗報告。
⑵過程與方法:在猜想與實驗的矛盾沖突中,在學生實驗與教師實驗不同現象中,發散學生的思維,已使學生考慮問題能更全面、更細致。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用科學家對學生進行榜樣示范教育,用先進的、前沿的國內科技大事件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教學重點:對蠟燭燃燒進行實驗探究
4、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實驗探究的能力
5、教學過程: 活動過程 活動內容
活動意圖
新課引入
通過過生日、吃生日蛋糕、點生日蠟燭引出蠟燭的燃燒
通過生活中的事例引出新課,讓學生感受到化學來源于生活。
活動1: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介紹“魏博士實驗盒”的內部實驗用品
指導學生根據實驗報告完成實驗探究: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1、觀察蠟燭的物理性質
2、蠟燭燃燒火焰溫度的探究 3、蠟燭燃燒產物的探究
4、蠟燭熄滅時火焰復燃的探究。
學生匯報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師生共同描述實驗現象總結,并作出總結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2、目的:利用“魏博士實驗盒”讓學生對蠟燭及其燃燒展開探究
活動2:蠟燭火焰的深入探究
PPT播放學生對蠟燭燃燒的各種疑問,針對學生的疑問進行后續探究。
學生疑問1、蠟燭燃燒時火焰的顏色為什么不一樣 教師引導:蠟燭燃燒放出的熱產生的輻射、分子光譜、原子光譜對顏色都有形響。
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學生疑問2、蠟燭火焰的形狀
播放視頻(課前對學生進行采訪的視頻)
①蠟燭火焰為什么呈水滴狀? ②神舟十一號已經發射成功,若在失重情況下火焰會呈什么形狀? 教師引導:蠟燭燃燒產生的熱使冷、熱空氣發生對流產生了水滴狀。 再介紹愛因斯坦對完全失重條件下蠟燭燃燒的猜想與1987年2月和平號空間站中蠟燭燃燒的真實情況做對比引導學生思維。 1、用最新的科技大事件來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2、用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猜想與空間站事實的沖突來引導學生的思維。 學生疑問3、火焰的組成
播放視頻(課前對學生進行采訪的視頻)
教師介紹科學家法拉第對蠟燭燃燒的研究,引導學生像法拉第一樣研究化學
學生實驗探究:對蠟燭三層火焰的探究 教師巡視指導點評。
學生匯報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師生共同描述實驗現象總結,并作出總結
學生根據實驗結論分析法拉第的實驗現象:蠟燭火焰溫度不高但火焰明亮,氧炔焰的溫度很高但火焰不夠明亮。
1、利用法拉第的實驗培養學生像科學家一樣研究化學的精神。
2、培養學生學以致用。
3、目的:在探究中知道火焰的焰心處有石蠟蒸汽,明亮處有未燃盡的炭粒。 活動3:蠟燭熄滅的探究
學生介紹熄滅蠟燭的方法。
學生實驗探究:1、燒杯蓋滅蠟燭 學生分析原因 學生實驗探究:2、兩只高低不同的燃著蠟燭,用250mL的燒杯蓋滅。
學生先猜想、后實驗、再分析。 教師點評,引導出火災逃生的方法。
教師演示實驗:3、兩只高低不同的燃著蠟燭,用3000mL的燒杯蓋滅。
學生先猜想、教師后實驗、再分析。
教師點評,引導出實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手段
1、利用“相同的實驗在不同的條件下,有著不同的現象”,由此來培養學生綜合考慮問題的能力。
2、目的:初步總結蠟燭火焰的熄滅方法 學生實驗探究:趣味小實驗——會吸水的集氣瓶 實驗步驟:1. 點燃蠟燭,在塑料盒中央滴幾滴蠟油,
1、在趣味實驗中引
以便固定蠟燭。
2. 在盒子中注入約2厘米高的NaOH溶液 3. 用集氣瓶倒扣在蠟燭上
4. 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以及盒子里水位的變化
學生匯報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師生共同描述實驗現象總結,并作出總結
爆學生的思維
2、目的:將蠟燭燃燒與“空氣中的氧氣含量的測定”進行綜合。
布置作業
趣味小實驗——水中燃燒的蠟燭 實驗工具:
一盒火柴、一個玻璃杯、一支蠟燭、一些水 實驗步驟:
1. 點燃蠟燭,把蠟燭固定在塑料杯蓋底中央。 2. 在杯蓋中注水至距蠟燭上端1cm處。 3. 進行觀察。
將科學探究從課堂拓展到課外
課堂小結 用學生書寫的詩歌《蠟燭禮贊》來結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