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酸的化學性質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滬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7章基礎實驗-酸的化學性質-海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7章 基礎實驗 酸的化學性質
初三化學 曾紫熙
一、教材分析
酸的化學性質在初中化學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節課的內容是在整個單元學習完后,通過分組實驗,使學生能夠系統的、直觀的認知酸和堿的化學性質,并從宏觀和微觀結合的視角分析酸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通過對酸堿中和反應實驗過程中無明顯現象,來設計探究酸堿是否發生反應方案,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完第七章的內容,對酸的化學性質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但需要鞏固和提高,特別是學生應用化學知識解釋實際問題能力,信息處理能力,更需要發展和提高。另外,學生自我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分析現象、從微觀的角度探析出酸的化學性質等。本節課,以實驗為基礎,學生的熱情高漲。但是,實驗操作過程,學生的實驗方案可能不完善、操作不規范。小組合作能力不足,可能需教師的引導。
三、教學目標與評價目標
(一)教學目標
1、驗證酸的化學性質、從微觀組成探析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的原因。
2、通過酸堿中和反應實驗探究,能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具有科學態度與創新意識。 3、通過學以致用的習題探討,具有社會責任意識。
(二)評價目標
(1) 通過學生進行實驗設計、診斷學生對酸的化學性質的掌握程度和知識的遷移能力。
(2)通過記錄的實驗現象,得出結論,交流分享現象,診斷學生實驗操作能力、準確描述實驗現象能力。
(3)通過實驗過程,發現問題,診斷學生對酸堿中和反應的認知及實驗設計能力和學以致用水平。
四、教學與評價思路
課中 活動一:
1、情景創設,明確酸的化學性質。 活動二:
2、交流合作,驗證酸的化學性質。
課中 活動三: 3、通過酸堿中和實驗無明顯現象,設計實驗,證明酸堿反應發生。 活動四: 4、追根究底,挖掘酸的化學性質。
課后
隨堂檢測:鞏固酸的化學性質。
課后作業:
搜索酸在生活中的應
用。
課前
課前印發課時導學案、布置預習任務。收回導學案,檢查學生的設計方案。
2
五、教學的重難點
重點:交流合作,驗證酸的化學性質。 難點:酸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
六、教學方法與實驗準備
教學方法:設計實驗,分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
實驗用品:稀鹽酸、稀硫酸、稀氫氧化鈉溶液、鎂條、鋅粒、銅片、石灰石(或大理石)、生銹鐵釘、石蕊、酚酞、蒸餾水等。
鑷子、試管、膠頭滴管、燒杯、玻璃棒、玻璃片、pH試紙等。
七、教學流程
【活動與探究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展示“潔廁靈”標簽,“能輕松除去瓷面污漬、鐵銹、水垢、尿垢;勿用于酸敏感的大理石、金屬、堿性物等” 讓學生提取信息,酸和哪些物質發生反應呢? 【追問】除此之外,酸還可以哪些物質發生反應?
【過渡】請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實驗桌面所提供的儀器和藥品,設計實驗方案,驗證酸的化學性質。
指導進行實驗
【活動一】回顧酸的化學性質 預設學生的回答:
1、酸與堿反應;
2、酸與活潑性金屬反應 3、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 4、酸與某些鹽反應 5、酸與指示劑反應
【活動二】新課學習;驗證酸的化學性質
實驗用品:鋅粒、鎂條、銅、生銹鐵釘、石灰石、稀鹽酸、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蒸餾水、石蕊、酚酞。 試管、燒杯、膠頭滴管等。
1、學生完成實驗操作,記錄實驗現象、分享實驗現象。 驗證性質
實驗操作 實驗 現象 實驗結論及化學方程式
1、與酸堿指示劑反應 2、與金屬反應 3、與金屬氧化物反應
4、與鹽反應 5、與堿反應
預設學生的實驗現象可能有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顧酸的化學性質,為活動二自我設計實驗,驗證酸的化學性質奠定理論基礎。
設計意圖(1)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學生主動完成實驗操作操作,可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2)通過實驗探究,觀察實驗現象,對酸的化學性質有了直觀的認識。
(3)學生分享實驗現象、點評實驗現象。目的是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創造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
3
哪位同學可以分享一下,你的實驗方案?
【過渡】現在請同學們,根據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
【追問】對上述實驗過程中,你的困惑或問題?
【追問】如何證明酸和堿是否發
驗證 性質 實驗方案 及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及
化學方程式
酸與指示劑反應
取一支試管,加入適量的稀鹽酸(或稀硫酸),在滴入2-3滴紫色石蕊試劑。 滴入紫色石蕊試劑溶液變紅
酸與酸堿指示劑發生反應。 酸與金屬反應
取一支試管,放入一根鐵絲,加入適量的稀鹽酸(或稀硫酸) 有氣泡產生,放出熱量。
酸與活潑性金屬反應 Mg+2HCl=MgCl2+H2 ↑ Zn+2HCl=ZnCl2+H2 ↑
金屬氧化物與酸反應 取一支試管,放入一根生銹鐵釘,加入適量的稀鹽酸(或稀硫酸) 鐵銹溶解,溶液變黃。
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 Fe2O3+6HCl=2FeCl3+3H2O
酸與某些鹽反應
取一支試管,分別加入適量石灰石,再各加入適量稀硫酸(或鹽酸)。
產生大量氣體。
酸與某些鹽反應 CaCO3+2HCl=CaCl2+H2O+CO2 ↑
酸與堿反應
取一支試管,分別加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再加入
無明顯現象。 NaOH+HCl=NaCl+ H2O
對上述實驗過程中,你的困惑或問題?
預測學生可能問題是:酸和堿反應無明顯現象。
【活動三】問題解決方案
(4)最后以分組實驗為基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實驗現象的能力。
4
生反應?
【過渡】在上述實驗過程中,有的學生使用稀硫酸,有的學生使用稀鹽酸,都呈現出相同的現象。組成的結構的相似,決定性質的相似能解釋硫酸和鹽酸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
圖片展示稀鹽酸、稀硫酸溶液的微觀示意圖。
設計實驗方案證明酸與堿是否發生了反應?
可能用到的試劑:石蕊,酚酞,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稀硫酸,pH試紙,玻璃棒,玻璃片,燒杯等
實驗方案 所用試劑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及化學方程
式
預設學生的設計方案可能有
鹽酸,硫酸,pH試紙,玻璃棒,玻璃片,燒杯等
【活動四】課堂討論與展示
稀鹽酸和稀硫酸是兩種不同的酸,為什么性質相似呢?
課堂檢測:
1. 下列不能和酸發生反應是()
A.銅 B.氫氧化鈉 C.氧化鋅 D.酸堿指示劑
2.硫酸廠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雜質,用本節課所學酸的性質,
簡述處理方法?
實驗方案 所用試劑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及
化學方程式
(1)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滴加2-3滴酚酞試液。(2)用膠頭滴管吸取稀鹽酸逐滴加
入上述試管
中。
無色酚酞試液,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稀硫酸溶液)。 (1)滴入酚酞試劑,溶液變紅色
(2)紅色
褪去
NaOH+HCl=
NaCl+H2
O 小試管中加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用膠頭滴管吸取稀鹽酸逐滴加入上述小燒杯中,測量其pH值變化。
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稀硫酸溶液),pH
試紙,玻璃
棒,玻璃
片。
pH值小于或等于7
NaOH+HCl=
NaCl+H2O 設計意圖:采用這種開放式實驗探究形式,利用學過的知識和現有的實驗條件,讓學生動手去實踐,培養
學生主動學習,探
究科學能力和習
慣,培養學生知識
的遷移和運用能
力。這也符合初中
化學學科核心素
養,培養學生實驗
探究與創新意識。
設計意圖;從宏觀
到微觀,探析酸的
化學性質,使學生
對酸的性質又有
新的認識。展示微
觀示意圖,把微觀
粒子轉換成直觀
的示意圖,突破本
節課的難點。
設計意圖;診斷學
生對酸的化學性
質的掌握程度。學
生學以致用,培養
學生的科學態度
與社會責任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