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鋼鐵長城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15課《鋼鐵長城》天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15課《鋼鐵長城》天津市濱海新區
課題 部編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下冊 第15課鋼鐵長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人民陸軍、海軍、空軍、導彈部隊的建立與發展史實;了解新時代的強軍措施,理解國防與經濟、外交之間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有效利用課本、電子書包、互聯網等資料,收集國防發展過程資料,培養學生獲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人民解放軍的軍威、國威,認識國防鋼鐵長城的形成,反映了國家與民族的日益強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養學生的歷史責任感。
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富有好奇心,樂于探索,樂于表現自我,對本課涉及的軍事武器很感興趣,且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具備了歷史學習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基本能力。部分學生通過電視新聞、網絡信息等對當今軍事有一些初步了解,但是對于我國國防的發展歷程,學生知道的較少,根據學生主要以視覺,聽覺感官手段獲取信息學習的特點,利用電子書包向學生推送國防建設成就資料,利用問題導學使感性認識發展到理性認識。
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提供相關的視頻、地圖等創設情景,加深學生體驗。 2、史料分析法:提供相關文字史料、閱讀教材等方式分析問題。 3、問題導學法:設置難易不等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法指導
1、預習法。要求學生通過認真預習教材、圖片、史實等資料,熟悉教材內容。
2、合作學習法。在教師利用視頻、圖片、文字等創設的情景下,學生展開學習和討論,實現合作式探究學習。
3、自主學習法。通過觀看視頻、圖片、閱讀材料、教材內容等方式完成自主學習。 4、練習法。利用一定的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
重難點
1、重點: 現代化海軍、空軍和導彈部隊的發展過程。 2、難點: 理解國防、經濟、外交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
一對一教室、極域電子書包、學案、模型
課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1 課時
教 學 過 程
過程與方法
設計意圖 師生活動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視頻【2017年春晚片段】
師:在2017年的春晚上,這位名叫朱光斗的老紅軍,用一段快板,生動描繪了我們的人民軍隊,所走過的90年艱苦卓絕的歲月和光輝歷程。在戰爭期間,中國軍人以及中華民族用血肉之軀筑起了捍衛了祖國疆土和民族尊嚴的血肉長城,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中國歷史也走入了新紀元。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第五單元第15課,看一看新中國成立后,人民軍隊是如何發展壯大,鑄就新時期的鋼鐵長城?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根據本課內容將班級分為陸軍、海軍、空軍、導彈部隊四組,
選取較新的導入視頻,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每組抽簽決定自學展示的內容,根據教材完成學案,同時利用手中平板電腦的電子書包,觀看老師向學生推送的視頻資料,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軍種進行學習。獨立學習后組內交流補充。
(一)人民陸軍的發展 1、學生上臺利用希沃白板的拖拽功能,完成知識點的復習,帶領大家一起復習人民陸軍的建立過程。 2、教師展示照片資料,學生認識新時代人民陸軍的建設成就。 3、陸軍組同學向大家介紹T99型主戰坦克的資料,并展示相關模型教具。 4、教師小結:人民陸軍誕生于1927年南昌起義,那時候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槍,改革開放后逐步實現機械化、信息化,時至今日,依然是人民解放軍的主要軍種,是陸地作戰的主力,也是現代化建設和各種搶險救災中的中堅力量。
學生利用電子書包自主學習。
學生展示自學成果
通過動手動腦調動學生的思維,增強記憶,溫故知新。
展示實物模型,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
(二)人民海軍的建立與發展
1、海軍組學生進行學習成果展示:海軍的建立、分布、70年代、90年代、21世紀的建設成就。
2、由課前布置的特約軍事解說員,利用希沃白板的3D地球教具功能,動態地為同學們介紹北海、東海、南海三支艦隊的分布。 【資料】: 北海艦隊:是中國海軍唯一擁有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的隊伍。司令部設于山東省青島市。負責黃海、渤海的防務,主要任務就是守衛北京的海上門戶。 東海艦隊:1955年,國防部將華東軍區海軍,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現司令部設在浙江寧波,負責臺灣海峽南端(廣東南澳島至臺灣貓鼻頭連線)以北、連云港以南的東海和黃海海域的防務。 南海艦隊:司令部設在廣東湛江。負責臺灣海峽南端(廣東南澳島至臺灣貓鼻頭連線)的西南方向海域,包括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的防務,維護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海洋權益和島嶼的防衛。 3、海軍組同學向大家介紹“遼寧艦”的資料,并展示相關模型教具,利用實物激發學生興趣。 4、結合海軍節,觀看時政熱點新聞:南海大閱兵。 (三)人民空軍的建立與發展 1、空軍組學生進行學習成果展示:空軍的建立、建立之初面臨的挑戰、軍用飛機的國產化道路。
3D地圖動態展示,既激發了學
生的好奇心,強化了記憶,又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豐富了課
堂內容,培養了學生讀圖的能力和時空觀念。
展示實物模型,
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 增強學生歷史與現實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海洋安全意識,激發學生的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 2、學生講述抗美援朝戰爭的空軍英雄:蔣道平的故事。 3、教師:經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考驗和依靠蘇聯的援助到20世紀50年代初人民空軍已經擁有各種飛機3000多架,嫣然成為一個空軍大國,然而由于航空工業落后,還不會制造飛機就不能算是空軍強國。那么,我國是什么時候開始可以自己造飛機了呢?后來有制造了哪些類型的飛機呢? 由軍用飛機國產化的時間進行知新溫故:一五計劃重工業的建設成就。 4、教師展示圖片文字、學生了解空軍飛機的發展歷程,感受中國科技和國防的進步。 5、超鏈接中國國防部的網站觀看新聞:中國空軍也已經走出國門,2015年,殲10號戰斗機還曾代表中國參加中俄海空聯合演習。 6、過渡:人民海陸空軍的不斷壯大,鞏固了我們國防,但是現代戰爭隨著科技的發展正在向現代化、信息化方向邁進,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不可或缺的導彈部隊又有著怎樣的作用和地位呢?
學生展示自學成果
學生講述故事。
問題導學 知新溫故
培養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意識。
(四)導彈部隊的建立與發展
1、導彈組學生進行學習成果展示:導彈部隊的建立、任務、軍種、武器裝備等。
2、教師講述、學生齊讀: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負責任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曾對世界宣告,中國掌握核武器完全是為了防御。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國家和地區使用核武器。這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對世界做出的承諾。
3、教師小結:1966年,中國戰略導彈部隊正式成立,它屬于我軍的殺手锏部隊,不能輕易示人,為了保密起見,周恩來總理親自命名為:第二炮兵,簡稱二炮。
2015年正式更名為火箭軍二炮部隊從建立之日起就成為了我國一張威懾敵膽的王牌,它使中國國防力量空前增強,使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同時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這座鋼鐵長城更加堅不可摧。
(五)新時代的強軍之路
1、多媒體展示圖片,溫故知新:80多年前的古田,毛澤東在這里提出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主張,在新時代的強軍之路上,習近平主席在2014年再次來到古田,召開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他強調:新時期軍隊政治工作要為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
學生展示自學成果
學生齊讀,加深理解,以此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教師講述
溫故知新
2、學生觀看視頻【史上最牛軍改】了解我國新時代的強軍之路,指導學生認識這次改革是我們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大成就、也體現了強軍、興軍的新局面。
【難點:國防經濟外交三者關系】 指導學生閱讀相關材料,并思考問題。
利用電子書包的搶答功能進行搶答,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
問題導學,降低學生理解難度,有針對性的選取素材,突破本課難點。
三、當堂檢測,鞏固練習
學生利用電子書包完成網絡問卷,形式新穎,激發興趣,當堂檢測,利用手機端教師可以及時收到學生檢測情況數據,根據學情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鞏固落實基礎。 四、反饋小結、情感升華
師:《司馬法》曾云“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那么,21世紀,我們究竟要打造一支怎樣的軍隊?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的回答。
觀看【2017年建軍90周年朱日和閱兵剪輯】片段。
教師升華情感:我們要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充滿信心,因為它是一支從戰火中誕生,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一路走來,它從原來的小米加步槍,現已發展到高科技武器比肩軍事強國,還正加速向現代化、信息化發展的新型人民軍隊。它的壯大,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結果,也是中國科技飛速發展的表現。戰爭時期,我們的人民軍隊舍生忘死保家衛國,和平時期他們沖在前線搶險救災。中國人民解放軍,繼承了革命年代保留下來的應英勇傳統,再加上現代化、信息化的先進裝備,它是祖國的脊梁,是保衛國家安全和人民生活幸福的鋼鐵長城!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2017年中國建軍90周年的朱日和閱兵式,它展現了我國國防與軍隊建設的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可以驕傲而自豪的說:今日長城更巍峨! 五、課后拓展、學習延伸
利用人教人人通平臺布置網絡作業:思考題:為什么舊中國有海無防,而新中國的海軍不僅能夠維護中國海域,還能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貢獻力量?
歸納總結
學生完成網絡問卷,教師利用問卷星及時了解學生的答題情況,及時鞏固落實。
觀看視頻,情景體驗。
教師升華情感
選取素材具有時效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