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工業革命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三歷史復習課《兩次工業革命》復習課-四川省 - 成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兩次工業革命》復習課 教學設計
一、 課標及考綱要求: 1.課標要求:
通過珍妮機、蒸汽機、鐵路和現代工廠制度等的出現,初步理解工業化時代來臨的歷史
意義;
通過電的利用,內燃機和汽車、飛機等誕生的史實,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理解工業革
命帶來的社會進步和社會問題。 2、考點考查層次(運用) 兩次工業革命及其影響。
考綱解讀:基于往年成都歷史中考的經驗,兩次工業革命在選擇題、材料題、綜合運用題各大題都有涉及;而今年都做了運用層次的要求,所以在材料題和綜合運用題進行考察的可能性較大。并且兩次工業革命對18世紀到20世紀的資本主義的鞏固和發展具有重要聯系,同時,當時中國的命運與兩次工業革命也息息相關。所以,材料題和綜合運用題對縱向和橫向考查的可能性都非常大。復習時應注重學生時空觀念和全球史觀的培養。
二、 教材內容分析
18世紀60年代,首先從英國開始的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19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后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在此期間,以牛頓、達爾文等為代表的科學巨匠的自然科學知識,為工業革命和其他科技創新提供了重要前提。工業革命加速了世界市場的形成。同時對人類環境的破壞問題已經出現。在工業革命的影響和推動下,資產階級革命、改革運動蓬勃興起,例如:美國南北戰爭、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都是資本主義的鞏固和擴大。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工業無產階級壯大。 三、 學情分析:
1. 從知識儲備上看,經過上學期期末對世界史的復習,學生對兩次工業革命的基本史實掌
握較好,但部分學生已有知識遺忘和知識混淆,所以需要進一步復習和鞏固;經過對中國近代史的復習,對兩次工業革命下的中國有所了解,但是中外聯系以及全球史觀的構建還需要進一步的強化
2. 從認知水平上看,初三學生開始從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轉變,課堂顯得沒有初一、初二時那么活躍,更多的是思考后的回答。臨近中考,升學壓力下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較好,但在眾多學科壓力下,學生略顯疲憊,因此我改變以往復習課就知識而知識、題海戰術的方式,在復習課中也融入歷史人物等歷史細節,以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復習的效率。
四、 教學目標
通過鞏固兩次工業革命的新發明、發明者、發明時間、產生國家等基本史實,同時強
化時空觀念。
理解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以及兩次工業革命與18世紀到20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發
展與鞏固以及與無產階級產生與壯大之間的關系,加強歷史事件之間的縱向聯系。 通過了解兩次工業革命下的中國,強化全球史觀、唯物史觀;
兩次工業革命 推動 三股進步歷史潮流
資產階級改革和革命 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
民族解放運動 美國南北戰爭
俄國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維新
熟悉成都中考考查方式,在掌握基本史實的情況下,做到靈活應考。 五、 教學重難點
教學難點:鞏固兩次工業革命主要發明的相關史實 教學難點:理解兩次工業革命對中西方國家的影響。 六、 教學設計 導入:
圖片導入: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
【教師活動】這樣的狀態什么時候能得到改變? 【學生活動】根據自己的認知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輕松、愉悅的氛圍開始新課,同時將所學知識運用起來 新課
(一)歷史概念強調:兩次工業革命即第一次工業革命(工業革命、英國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
(二)知識回顧,粗看工業革命 1、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基本史實 【教師活動】
(1)提問:你們認為關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我們應該掌握哪些知識點呢? (2)播放微課,展示思維導圖 (3)展示時間軸和表格,布置任務(1):2分鐘完成時間軸和表格,并開小火車展示;(4)根據發明者的國籍和身份歸納工業革命的特點。 【學生活動】
(1)根據自己的認知回答問題:時間、發明、發明家、影響、前提條件····· (2)填寫思維導圖和表格,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概況和成就 (3)觀察發明者的國籍和身份,總結歸納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設計意圖】
(1) 喚起學生前置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整理原有知識結構,為進一步完善知識結構做
準備。
(2) 通過填寫思維導圖、時間軸和表格,在進一步鞏固基本知識的同時,構建時空觀
念,鍛煉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2、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基本史實 【教師活動】
(1) 提問:第一次工業革命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繼續,請問第一次工業革命為第二次
工業革命提供了哪些條件?
(2) 展示時間軸和表格,布置任務(1):2分鐘完成時間軸和表格,并開小火車展示; (3) 強調工匠、技師、發明家對國家進步的作用。
(4) 小試牛刀:歷年成都中考選擇題練習,強調中考考查方式 【學生活動】
(1) 理解兩次工業革命的聯系
(2) 填寫思維導圖和表格,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概況和成就 (3) 選擇題隨堂練習,了解中考考點和考查方式 【設計意圖】
(1) 通過學案填寫,知識過手,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構建知識結構。 (2) 通過觀察、總結,鍛煉學生提取有效信息,歸納總結的能力
(3) 通過強調兩次工業革命中工匠、技師、發明家對社會、對國家的作用,增強學生社會
責任感以及家國情懷。
(4) 通過及時隨堂練習,及時鞏固,提高復習效率 (三)知識縱橫,細看工業革命 1、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教師活動】
(1) 探究一:發明成為時尚——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布置任務:選出你心中的最
佳發明,并說明理由。
(2) 看圖說話,說說如何理解“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強調
辯證地看待歷史問題
(3) 探究二:改變成為必然——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布置任務:第二次工業革命
是如何改變世界的?并完成表格,著重強調工業化國家的巨變仍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4) 以成都中考真題進行隨堂練習,并強調工業革命影響的兩面性,應該辯證地看待
歷史問題
【學生活動】
(1) 分享自己心中的最佳發明,并闡述理由
(2) 看圖說話,理解工業革命的影響,明白歷史問題具有兩面性,應該辯證地看待工
業革命的影響
(3) 通過完成表格,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4) 完成成都中考真題,再次強化辯證地看待歷史問題 【設計意圖】
(1)通過開放式的提問方式,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培養學生唯物史觀,通過看圖說話,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意識;既鍛煉學生應考能力又能鍛煉學生創造性思維
2、隨堂練習,明確考查方式 【教師活動】
(1) 展示材料及問題,總結答題方法以及解題步驟, (2) 強調考查方式一:縱向考查,就工業革命考查工業革命;考查方式二:橫向考察,
兩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強調全球史觀的構建。
【學生活動】
(1) 完成兩道關于兩次工業革命的材料題。
(2) 總結解題步驟,明確關于兩次工業革命的解答題考查方式。強化歷史史觀——全
球史觀
【設計意圖】
隨堂練習,學以致用;明確考查方式,鍛煉學生應考能力,以練促教,幫助學生歷史思維的形成。
3、補充知識:四次工業革命下的中國 【教師活動】
(1) 補充馬戛爾尼訪華的歷史細節,引出四次工業革命下的中國。 (2) 結合熱點,補充第四次科技革命 【學生活動】
(1) 通過馬戛爾尼訪華的歷史細節,了解工業革命發生時中國的落后與無知
(2) 通過表格——四次工業革命下的中國,構建全球史觀,意識到將世界歷史與中國
史相結合
【設計意圖】
(1)通過補充歷史細節以及通過表格形式歸納總結,讓學生對工業革命下的中國相關的史實更加系統,同時有助于學生知識結構的構建。
(2)中西對比,結合熱點現實,讓歷史照亮現實,充分發揮歷史的借鑒作用,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以及家國情懷。 (四)課后練習
《中考制高點》P134 選擇題1-5,綜合探究題 12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