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美國內戰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3課《美國內戰》海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3課《美國內戰》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知道內戰爆發的原因、過程、意義以及林肯在美國歷史上的地位等基本史實;了解《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等重要文件。
二、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閱讀《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兩個文件,認識這兩部法律在內戰中的作用;結合林肯的歷史活動,學會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戰爭中林肯和人民群眾的活動,使學生認識到人心向背是戰爭勝利與否的關鍵,同時個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美國內戰爆發的原因、歷史意義;林肯為維護國家統一所作出的歷史貢獻。
難點:美國內戰前南北兩種經濟方式的矛盾。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在進入今天的新課前,先看一段視頻,了解一下情況。同學們,從視頻中提到美國憲法誕生七十年后,美國遭遇了一個空前的危機,這個危機險些肢解了這個國家,那到底聯邦遭遇了什么危機呢?視頻中提到的這場歷時四年的南北戰爭為什么會爆發,這場戰爭對美國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呢?讓我們進入今天的新課,第3課《美國內戰》。
◆講授新課
一、聯邦危機——美國內戰的原因
1.教師出示幻燈片展示美國三個時期的國旗:
2.設問:美國國旗上的星星代表什么?觀察美國國旗上星星數量的變化,你會發現什么?為什么美國國旗上星星的數量會有這樣的變化?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美國國旗上的星星代表州,一個星星就是一個州,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獨立之初只有13個州,19世紀初有20個州,而20世紀的美國已經擁有了50個州。美國的領土之所以發生了這樣的變化,就是因為美國在獨立后,開始大肆擴張領土。
3.教師過渡:新領土的拓展激化了美國原有的南北矛盾,美國獨立后南北有著怎樣不同的經濟制度呢,這兩種制度又存在著怎樣不可調和的矛盾呢?幻燈片出示圖片:
2
4.過渡: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情景演繹,了解一下南北方的矛盾主要有哪些?引導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材料與教材內容來進行分析回答。
5.教師總結后用示意圖來展示:
6.教師講述:在這些矛盾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奴隸制存廢問題,歸根結底,奴隸制之爭也是權力之爭,按照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國會中的參議院是由每州2名參議員組成的。內戰前自由州有19個,蓄奴州有16個,這就意味著誰控了西部,誰就能在參議院中得到更多的席位,從而控制參議院,進而控制美國政權,所以雙方都想把自己的制度推廣到西部去。
7.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美國內戰爆發的原因:
(1)根本原因:北方資本主義工業和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兩種經濟制度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南方奴隸制阻礙了北方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2)矛盾的焦點:奴隸制存廢問題。
(3)導火線:1860年林肯當選美國總統。 過渡:為什么說林肯當選美國總統成了內戰的導火線?那么戰爭是如何開始的呢?戰爭的過程又是怎樣的呢?
二、捍衛聯邦——美國內戰的過程
1.學生活動:請同學們根據教材及相關材料,小組討論合作,構建美國內戰過程的思維導圖。
2.學生講述后,教師歸納總結。 3.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的“人物掃描”,提出設問:林肯對奴隸制有著怎樣的態度?
用幻燈片出示材料來證明: 林肯說:“一幢裂開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這個政府不能永遠維持半奴隸和半自由的狀態。我不期望聯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確希望它
3
停止分裂”“不再讓給奴隸制度一寸新的土地”。
4.教師講述: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林肯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奴隸制度,主張限制奴隸制的發展。1860年,林肯以接近200萬票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美國第15任總統詹姆斯·布坎南對林肯說:“現在我可以輕松地度假了,你現在坐在火山口上面了。”
5.提出設問:為什么說林肯當選總統就坐在了火山口上面了?
6.引導學生結合林肯的政治主張來進行解答,教師總結并過渡:1860年,代表北方資產階級利益的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這就意味著在政策的制定上,林肯必將行使總統的權力,反對奴隸制的擴張。南方奴隸主把奴隸制擴展到西部的希望化為泡影。他們決定作最后的掙扎,發動叛亂,脫離聯邦。因此,1860年代表北方資產階級利益的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成為內戰的導火索。1861年4月,南方軍隊挑起戰爭,美國內戰爆發。
7.教師用幻燈片出示表格,分析戰爭形勢。
北方 南方
人口
2200萬 900萬(包括約300萬黑人奴隸)
軍隊人數(至1865年) 150萬 100萬 工業產量(1860年) 占91% 占9% 鐵路里程
5萬多千米 1.4萬多千米 海軍艦只(至1865年)
700艘
少量
8.從表格數據來看,戰爭的形勢有利于哪一方?學生回答:有利于北方。 9.引導學生思考:那么擁有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的北方,在戰爭初期形勢為什么會節節失利?北方的失利也引起了人民強烈不滿,許多城市爆發示威游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轉戰局。如果你是林肯,面對這樣的局面,你會怎樣來扭轉戰爭形勢呢?
學生回答:北方在戰爭初期失利的原因:南方:蓄謀已久,早有軍事準備;北方:應戰方面,準備倉促;林肯在反對奴隸制的謹慎立場;任用軍事將領不當。面對這樣的局面。林肯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宅地法》。
10.教師提出設問:這兩個法律文件的頒布分別解決了哪些問題?起到了什么作用?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宅地法》滿足了農民對土地的要求,鼓舞了他們的參戰熱情,有利于美國西部的開發。《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使叛亂各州的奴隸全部獲得自由,黑奴們紛紛逃離種植園,參加聯邦軍隊,瓦解了南方種植園奴隸制,增強了北方軍隊的戰斗力。因而這兩個法令的頒布,鼓舞了廣大人民的革命熱情,扭轉了戰爭的局勢。
11.教師講述:1864年,北方軍隊圍攻“南部同盟”里士滿。1865年,南方軍隊投降,北方勝利。
12.引導學生梳理美國內戰的過程,加深學生印象。 13.教師提出設問:,為什么北方能獲得勝利?
14.學生討論后回答:北方軍隊的戰斗具有正義性、北方經濟、軍事實力強大、廣大士兵的英勇作戰、林肯政府的正確領導、《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和 《宅
4
地法》的頒布、人民群眾的支持,人心所向。
三、維護聯邦——美國內戰的歷史意義 1.教師講述:美國內戰以北方獲勝而告終,那么這場戰爭對于美國來說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呢?
2.幻燈片展示材料:
材料一:美國內戰是一次洗禮,經過這次洗禮,聯邦獲得新生:洗去了黑人奴隸制;洗去了國家面臨分裂的危機。
材料二:在南北戰爭以后的幾十年中,美國經歷了最驚人的經濟發展。……最終結果是美國經濟在19世紀后半葉以當時所不能比擬的速度突飛猛進:1860年,美國在世界工業國家中排在第四位,而到1894年時卻躍居首位。
——《全球通史》
3.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的內容并結合材料回答:美國內戰實質上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經過這場戰爭,美國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4.教師提出思維拓展問題一:為什么說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美國獨立戰爭的作用來進行分析并給出答案:18世紀的美國獨立戰爭摧毀了英國的殖民枷鎖,贏得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美國內戰北方的勝利,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因而稱之為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5.教師提出思維拓展問題二:“學史使人明智”。美國內戰清除了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使美國經濟實力迅速增強。這些史實帶給我們什么啟示?
教師引導學生圍繞國家統一這一角度來思考。
啟示: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是一個國家發展壯大的必要條件。
6.教師講述:提到統一,同學們,聯系我們的國情,我們還有哪一個地方沒有回歸祖國?(臺灣),我們希望臺灣早日回歸祖國,祖國能夠早日實現統一。
7.教師講述:同學們,美國南北戰爭中領導人物是誰?(林肯),南北戰爭之后,林肯遭遇了什么?對,在1865年,林肯在與夫人在劇院觀看喜劇表演時,遭到了擁護奴隸制的狂熱分子刺殺,生命定格在56歲,他是美國歷史一位非常偉大的總統,有人說是華盛頓創立了美國,而林肯拯救了美國。美國歷史上首位黑人總統奧巴馬說是他讓他的故事成為可能,是他讓美國的故事成為可能。” 馬克思對他的評價:“他是一位達到了偉大境界而仍能保持自己優良品質的罕有的人物……以至于只有在他成為殉難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發現他是一位英雄。”托爾斯泰對他的評價:他的地位相當于:音樂中的貝多芬,詩歌中的但丁,繪畫中的拉斐爾,人生哲學中的基督。
閱讀以上材料,結合本課知識,那我們應如何評價林肯? 8.教師講述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1)史論結合的方法;
(2)將人物放置在當時歷史環境下評價;
(3)抓住歷史人物活動的主要方面,對歷史產生什么影響等。( 教師引導學生評價林肯:
①美國歷史上的著名總統,被譽為“偉大的解放者”。
5
②領導美國南北戰爭,維護國家統一。 ③解放黑人奴隸,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為美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受到美國人民的尊敬。
9.教師提出設問:同學們,從林肯一生的經歷來看,林肯有哪些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值得我們學習?對的,人生總會遇到很多次失敗,但是遇到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被失敗打倒。從林肯的事跡中,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無論何時,我們應始終堅定我們的理想信念,無論遭遇多少次失敗,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我們總會看到曙光,總會迎來成功。
四、課堂小結
為滿足資產階級和奴隸主擴張領土的要求,剛剛獨立的美國很快走上了領土擴張的道路,到19世紀中期,美國領土就從大西洋沿岸擴展到太平洋沿岸。在領土擴張過程中,北方資本主義經濟和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都得到迅速發展,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也越來越尖銳,最終引發了1861—1865年的美國內戰。林肯領導美國人民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北方的勝利,既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又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使工業資產階級掌握了全部政權,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清除了最大障礙。美國內戰成為美國歷史上繼獨立戰爭之后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課的重點是要體現林肯在內戰期間的作用,而難點則在于分析內戰的起因。考慮到初中學生的素 質水平和知識基礎,要實現重點難點的突破,還在于課堂教學環節的安排與教學活動的設計。分析內戰爆發的原因是本課需要解決的難點。依照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可能會向學生介紹一大堆的歷史背景資料,再讓學生總結出一二三四幾點原因。這種較理性的分析不適合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只有讓他們感性地、設身處地 地去體驗,才能有更深刻的認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