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冷戰后的世界格局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第21課冷戰后的世界格局-貴州省 - 貴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六單元 走向和平發展的世界 第21課 冷戰后的世界格局 教學設計
一、課標要求
初步了解“冷戰”后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
二、教學目標 (一)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和掌握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形勢的基本特點——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通過美國空襲南聯盟、發動伊拉克戰爭,認識霸權主義與地區沖突;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與美國企圖建立“單極世界”;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和世界大多數國家為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努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美國、歐盟、日本、俄羅斯和發展中國家綜合國力和戰略目標的對比,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歷史材料的能力;運用政治和經濟的辯證關系,分析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格局朝著多極化發展的根源。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認識到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但地區沖突、民族矛盾等成為威脅當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權主義加劇了世界的不安定。因此,我國要堅持改革開放,提高國際地位,努力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基于三維目標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1.唯物史觀:通過學習,知道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事物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等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
2.時空史觀:通過學習,學生能夠按照時間與空間要素對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進行學習與分析,知道歷史事件與特定時間和空間的聯系,理解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的形成歷程。
3.史料實證:通過閱讀史料、自主學習,學生能從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作為重構歷史的可靠證據,理解世界格局朝著多極化發展的根源,并掌握對歷史事件客觀評價的方法。
4.歷史解釋:通過學習,世界格局的多極化是歷史發展的結果,是世界各國人民
的共同心聲,不以某個國家或國家聯盟的利益為轉移。
5.家國情懷:通過學習,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歷史事件對社會歷史的進程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逐步學會客觀地看待歷史事件,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努力 教學難點:理解世界格局多極化的原因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解釋世界格局:指在一定時期內,國際上各種基本力量對比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結構和體系。
觀看習近平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視頻。 設問: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是什么?學生回答:和平與發展。 追問:為什么說當今世界發展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
教師引導,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到冷戰,持續近一個世紀的戰爭與動蕩,世界各國人民極度渴望和平與安定,所以和平與發展這一時代主題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講授新課
目標導學一:霸權主義與地區沖突——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
回憶舊課,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兩極對立的世界格局隨之結束,世界形勢發展的總趨勢是走向緩和,但世界并不太平,明顯呈現出“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蕩”并存的局面。
設問:是什么因素帶來了緊張和動蕩的局面呢?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97頁第一段,學生歸納總結:霸權主義、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和恐怖活動都威脅著世界的和平與安全。
兩極格局結束后,雖然國際形勢的主流是和平與發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與矛盾。蘇聯解體后,美國為維護世界霸主地位,不斷插手別國事務和地區爭端,而且打著“人權”的幌子,越過聯合國安理會,干涉他國內政,例如: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
除了美國的霸權主義和地區爭端,民族矛盾、宗教紛爭和恐怖活動也在威脅著世界的和平,例如:9·11事件、巴以沖突。
展示圖片與材料,強調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
從以上例子,我們都可以看到一個國家的身影——美國。兩極格局結束后,美國認為自己是最有能力領導世界的國家,企圖建立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
設問:這個愿望實現了嗎?它會遭到哪些阻力? 目標導學二: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98頁第一段,歸納回答: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和廣大發展中國家。這些國際或國際聯盟促使著世界朝多極化方向發展。
學生活動:閱讀材料,分組討論,談一談你所代表的這個國家是如何推動世界多極化趨勢發展的并說明原因。
討論歸納總結史料,指出各國進行多種形式的外交活動,推動著世界的多極化發展,其原因都是出于本國的利益。可以看到這些國家從本國利益出發,推動著世界多極化發展,符合本國利益,符合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與發展的要求。
設問:影響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通過閱讀材料,總結得出各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它們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這些因素都促使著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在為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付出努力。
目標導學三:新格局趨勢下的中國
學生活動:將中國推動世界多極化的努力進行理解并分類。分別了解各個方面——發展經濟、和平外交、思想理念的大致情況。
升華思想理念方面:
設問:根據材料六,說一說你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次被寫入聯合國決議中”的理解。
學生思考得出:說明這一理念的提出,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甚至可以說是全人類的利益。結合課前導入,以合作共贏的方式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心聲——和平與發展。
設問:在推動世界格局多極化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的態度與世界各國有什么
不同?
歸納總結:中國不僅從本國的利益出發,還從全人類的利益出發,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展示世界多極化趨勢發展的歷程。
設問:世界多極化發展過程呈現一個怎樣的規律?
引導學生從時間和過程兩方面進行分析。世界多極化趨勢是漫長的,過程中充滿了荊棘與曲折,但它仍然朝著前進的方向發展。這就是歷史唯物史觀中的一點:事物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它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三)課堂小結
冷戰結束后,美蘇兩極對峙的格局終結。舊的格局已結束,新的格局并未形成。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但是歐盟、中國、俄羅斯等多個強國,推動著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建立新的國際秩序成為各國面臨的重要任務。
五、板書設計
第21課 冷戰后的世界格局
一、霸權主義與地區沖突 二、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 三、新格局趨勢下的中國
六、教學反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