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甲午戰爭與列強,劃分中國狂潮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第三框《甲午戰爭與列強劃分中國狂潮》浙江省 - 嘉興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一課民族危機與中國人民的英勇抗戰第三框 《甲午戰爭與列強劃分中國狂潮》浙江省 - 嘉興課堂練習(海鹽實驗中-
《甲午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課堂練習
1.據1895年《紐約時報》報道,恭親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發動戰爭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從戰爭中獲得什么。他說:“難道日本人能侵占我們所有的省份嗎?他們這樣做蒼天會答應嗎?其他民族、其他國家會坐視不管嗎?”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戰爭失敗的原因是( )
A.清軍戰斗力不強 B.清政府內部不團結
C.日本軍事力量非常強大 D.清政府對形勢認識不清
2.他是我國近代一位抗日民族英雄,他在一次海戰中對部下說:“我們從軍衛國,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們雖然犧牲了,但可以壯國家的聲威。”這位英雄是( )2·
A.林則徐 B.李秀成 C.鄧世昌 D.佟麟閣
3.近代中國某地的一份布告稱:“今洋人詐稱通商傳教……自道光以來……焚我皇宮,滅我屬國,既占上海,又割臺灣,強迫開埠膠州,竟欲瓜分中國。”其中“割臺灣”的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4.(2013·廣東揭陽·18)《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該條約中有利于外國人直接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和原料,剝削中國人民的條款是( )
A.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 B.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
5.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清政府忙于慶祝活動,此時日本入侵,清軍戰敗。后來有人在北京城門寫下對聯:“萬壽無疆,普天同慶。三軍敗績,割地求和。”對聯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簽訂了( )
A.《璦琿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6.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甲午中日戰爭110周年時,有人曾發表言論認為:“從實質上看,甲午中日戰爭是現代文明和近代文明的戰爭。難道慈禧太后不挪用軍費修頤和園,歐洲賣給北洋水師炮彈合格,李鴻章制定較為進攻性的戰略,甲午中日戰爭就可以扭轉?這些非主導因素哪怕可以左右一兩個戰役,但無法改變中國失敗的最終結局。即甲午中日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們在國力上的落后。”
材料二 :有人反思甲午中日戰爭提出科技實力不濟是甲午中日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關鍵在于中日兩國海軍實力相差甚遠,中國戰敗是必然的。
材料三 2004年9月17日,在《解放日報》上刊登翟駿的文章,指出:反思歷史、冷靜客觀,如果深陷“激情”,有時就不免產生一些雖不全錯,但是比較“粗鄙化”的反思。
請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表明的觀點分別是什么?能否全面揭示甲午中日戰爭失敗的原因?二者在看待歷史問題所犯的共同錯誤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的作者為什么說有些人對歷史的反思是比較“粗鄙化”的?結合抗日戰爭的有關史實加以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午中日戰爭中國的戰敗給我們哪些重要的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