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冷戰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部編版九年級下冊《冷戰》安徽省 - 合肥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歷史部編版九年級下冊《冷戰》安徽省 - 合肥
第16課 冷 戰
【課標內容】
知道杜魯門主義、德國分裂、“北約”與“華約”,了解美蘇“冷戰”對峙局面的形成。 【教材分析】
本課中講述的美蘇敵對關系,可以上承二戰中的美蘇盟友關系及戰后美蘇兩國的發展;課中冷戰中形成的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極化發展;課中所呈現的美蘇霸權主義行為,讓我們認識到當今世界仍然受著霸權主義威脅。因而,這一課在整個世界現代史中起到一個暗線貫穿的作用。 【學生分析】
經過二戰的學習對于戰爭有了一定深入的認識,但對于冷戰學生是比較陌生的。本課主要是通過各種圖片、文字、史料將冷戰的表現傳達給大家,使學生在多種新穎途徑下對本課產生興趣。進而強化學生對霸權主義對戰爭的進一步深刻認識,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進行一定的理性思考。 【設計思想】
本課的歷史發展主線相對清晰,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運用結構主義理論和多元智力理論,采用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如相關的影視圖片資料、柏林墻的歷史遺跡和和平歌曲等來開展教學,使學生通過開展各種形式:角色扮演、課堂討論、觀看圖片、視頻、內心對話、等學習活動,增強對冷戰的影響的理性認識,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設計和開展學習探究活動,使學生在歷史探究活動的親身參與中逐步加深對歷史與現實關系的理解,學習從歷史的角度、用歷史的眼光來觀察和分析現實問題,不斷增強學生的珍愛和平、珍惜當下的情感。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冷戰的含義、美蘇推行冷戰的原因、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知道德國分裂的進程與影響;知道北約與華約的建立與影響;
2、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歷史材料,認識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的實質,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思維和素養。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活動,分析冷戰政策出臺的背景,歸納冷戰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具體表現,探究冷戰政策帶來的影響,加深對美蘇冷戰對峙格局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兩極格局的形成,初步認識“冷戰“對人類進步和安全的威脅。 2、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世界和平局面的可貴。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美蘇冷戰政策及其表現。認識到霸權主義對人類的威脅。
教學難點:思考美蘇冷戰的實質及影響。學會透過現象分析實質、客觀全面評價歷史的方法。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教學方式
學生學習方式 設計意圖 導 入 新 課 第一幕 一場特殊的戰爭 冷戰 的由來
展示背景聲:警醒世人的二戰空襲警報聲痛徹襲來。
展示相關圖片:
1、二戰中災難的照片:“失去父母的孩童”“觸目驚心的尸體 ”2、二戰勝利的照片3、人們歡慶勝利的照片
展示幻燈片:16、冷戰 走進本課第一幕:
一場特殊的戰爭——冷戰的由來
環節一:歷史名詞解釋 什么叫冷戰?
環節二:歷史原因追蹤
1、出示丘吉爾一段話,側面展示美蘇當今的實力。2、再出示相關資料具體展示美蘇實力了解美蘇稱霸世界的野心。3、出示圖片:“打了結的手槍”。并依據以上材料總結冷戰產生的原因。
過渡:既然美蘇不敢發動大型的戰爭,他們又是通過哪些方式進行冷戰,競爭對峙的呢?
走進本課第二幕:
一次全面的對峙——冷戰的表現
展示圖片:丘吉爾。說起冷戰首先要提到的人就是英國首相丘吉爾。(對鐵幕演說簡單介紹)這個演說不僅充分表達了英國的意愿也道出了美國想說而不便說出的主張。所以鐵幕演說實際上揭開了美蘇冷戰的序幕
學生:認真聆聽,觀看圖片,去感受經歷戰爭后喜悅及再次走進戰爭陰影的無奈與痛苦。融入本課的戰爭情境。
學生根據書本回答冷戰的含義
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相關材料,了解戰后美蘇實力之強及稱霸野心。感受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總結冷戰產生的原因。
學生思考
了解丘吉爾和冷戰的序幕
回憶歷史,將學生從一個安逸的課堂環境拉回到戰爭的年代,更好的感知本課內容。
利用書本知識解決問題
提高學生分析材料、總結材料、對比材料的能力。
引導學生思考
掌握課外知識
第二幕 一次全面的對峙 冷戰的表現 展示圖片:杜魯門,請學生根據書本及所了解知識介紹人物。
環節一: 歷史情境再現《杜魯門國會演說會》
希望同學們能融入表演情境,并思考兩個問題:什么是極權政體?什么是自由國家?使學生帶著問題去觀看。
觀看結束,請學生試著回答。
教師從演講內容中節選兩段,請同學分別分析,提取杜魯門主義實質,并總結影響。
教師根據表演線索,引出馬歇爾計劃。 展示幻燈片:馬歇爾。請同學們根據剛才情境留下的線索,結合書本,思考:什么是馬歇爾計劃?
環節二:歷史史料研讀
教師提供關于馬歇爾計劃的三段材料和一幅漫畫,并提出問題:美國援助西歐的目的和實質。
表格總結冷戰下美國在政治、經濟下采取的措施,教師提供蘇聯為應對美國對應采取的措施。使學生門感受到:整個歐洲被冷戰的陰影所籠罩。
展示幻燈片:展示關于柏林墻的圖片及材料。學生試著介紹,教師進行總結。
一堵墻如鋼鐵般隔絕了親情與血脈,甚至隔斷了自由與生命。教師展示兩幅圖片:歷史的見證。
提問: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二戰后德國的分裂?
環節三:歷史圖片“你”說 認真閱讀書本并介紹。
歷史興趣小組學生進行表演,其他學生認真觀看,并思考老師提出問題。
學生認真觀看,理解美蘇之間對立狀況。
學生認真分析內容得出實質。
學生根據書本了解馬歇爾計劃的含義。
學生閱讀材料和圖片認真從材料中提取信息點。
學生認真總結并思考
學生說出自己對柏林墻的認知。教師簡要介紹柏林墻這一歷史遺跡的產生。 將書本及自身了解知識融合提高表達概括能力。
通過課堂表演活動更加拉近歷史與孩子們的距離,啟發他們課堂思考。
考查學生從材料中分析信息的能力。提升其“透過現象看實質”的能力。
提高從史料中提取并分析信息的能力。
補充材料,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歐洲分裂。希望學生能感知國家分裂的苦難及思考這種苦難產生的原因。
第三幕 一片繁華的落幕 冷戰的終結 教師提供德國分裂歷史圖片;提出相應三個問題!根據書本說出德國正式分裂的過程。(請同學回答,分裂過程上黑板介紹。) 并試著總結其影響。
環節四:歷史史料研讀
展示幻燈片:提供兩段材料——兩大軍事組織的內容。請學生依據書本思考:美蘇除了政治上經濟上展開競爭以外,還在軍事上成立了什么組織進行對峙。
環節五:自主學習、歸納表格
利用表格形式完成兩個組織成立的相關情況。請男女組分別派出代表代表進行PK。 思考:北約、華約成立的影響?
環節六:教師拋出兩個關于冷戰截然不同的觀點,提供相關圖片,請學生討論并思考:冷戰的影響?
學生回答,教師加以引導!強調全面分析歷史問題的重要性!
走進本課第三幕:
一片繁華的落幕——冷戰的終結
環節一:教師提供歷史訊息:1991年蘇聯解體,華約解體,兩極格局結束。指出當今世界格局多極化。但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依然存在,和平備受威脅。
環節二:出示相關幻燈片: 1、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
美國霸權主義時刻威脅著和平。美國將矛頭直指中國: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
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未能很好的履行大國責任,去推進和平。反觀,我們的中國——努力維護世界和平。
2、展示兩組圖片及數據:我國維和部隊、一帶一路發展 學生根據書本回答德國分裂過程。
學生根據書本認真思考。
學生認真閱讀,并歸納總結。并依據書本分析影響。
學生吸收了不同的觀點,看到局部戰爭圖片后認真討論,積極思考,逐漸形成自己認識。
學生認真了解課外知識,同時感受和平是時代主流,但霸權主義時刻威脅和平。
學生認識到霸權主義等對和平的危害,萌發珍惜和平的意識。 了解到中國作為后起之秀,維護和平的努力。 提高獨立提取信息的能力。
了解兩大軍事組織,更加具體感知兩極格局的形成。
討論讓學生們相互間互動,碰撞出不同的思想火花。教會其“全面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
補充課外知識,緊密聯系本課。
學生們能認識到和平的今天也存在霸權主義,只有不斷發展經濟才能屹立于世界。 同時也為我們偉大祖國感到驕傲自豪!
【課后反思】
由于本課內容較多,既想把知識講完又想多多延伸知識給學生,所以整個課堂時間較緊,上課速度較快。同時提問范圍較小,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時間如果充足情況下對冷戰的影響分析應更加詳細深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