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節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福建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節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福建省 - 福州
教學設計
教學主題
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八年上期第六單元第一章的第一節。在此之前,該版本教材已經呈現過包括植物、動物(含人體)、細菌、真菌和病毒這些類群的生物,提供給學生足夠的生物學事實,為學生科學的分類提供了充足的依據;在此之后,呈現出的是生物多樣性,包括八年級下冊的生物進化歷程等內容都須建立在本節課的分類基礎上,所以這節課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學生分析
該班級學生對于之前的各類群生物學習效果良好,對生物學科表現出較高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課堂參與度高,有較強的合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教學目標 1. 說出分類的科學依據(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 2. 說出花、果實、種子是被子植物分類的重要依據; 3. 嘗試對植物進行分類;
4. 運用科學依據對動物進行分類; 5.
認同分類的意義
四、教學環境 囗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 囗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環境 囗網絡多媒體環境教學環境 囗移動學習 囗其他
五、信息技術應用思路
1. 使用的媒體和技術:(1)ppt課件(2)實物展臺(3)交互式白板(4)移動展臺(互聯) 2. 使用信息技術的教學環節:(1)ppt課件為授課平臺(2)EN白板一直調于右側,在和
學生進行信息交流反饋時使用標注筆功能;在對授課素材進行強化時,使用放大鏡的功能;(3)對學生小組活動的成果通過移動展臺(希沃link)進行直播,并即時由學生說出活動過程的思路;(4)小組最終的成果通過實物展臺呈現
3. 預期效果:能及時有效地和學生進行信息交流,包括及時捕捉學生活動過程的瞬間,以
便和學生進行思路上的交流;隨時在授課環節通過標注在課件上能傳達老師的想法,更直觀地完成講授的目的。 六、教學流程設計(可加行)
教學環節
(如:導入、講授、復習、訓練、實驗、研討、探究、評價、建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信息技術支持(資源、方法、手段等)
導入:
利用永輝超市打醬油讓學生對比有序的分類和雜亂無章,從而說出分類的意義
同一位學生在教師構建的情境下(去超
市買一瓶醬油),體會分類的意義
利用ppt課件呈現圖片和概念圖等
講授:分類的意義
1.提問學生: (1)在什么情況下,分類能為我們帶來方便? (2)信息量最大的是什么?在哪里? 2.總結:分類有助于在大量的信息下縮小對象的范圍,從而準確地定位到它,生物也是如此。在此之前還能了解到它和相近的生物,從而更好地了解物種的生存環境和物種間的親緣關系
1.回答老師的問題: (1)物品多(信息量大)時
(2)生物圈中的生物
2.認真聽講
活動:嘗試對植物進行分類 1.以圖片設置情境,引出“尋找石蒜花”
的任務,從而嘗試用六種代表植物將植物進行范圍的劃分;
2.提供六種植物在自然界中的樣子,讓學生能回顧出相關的特征;
3.讓學生以組為單位按照自己的標準對六種植物進行二分;
4.展示部分小組的結果,分析他們的分類依據;
5.讓學生按照教師給出的依據進行分類
1.對石蒜花的圖產生興趣,進入任務情境;
2.觀察六種
植物的圖片;
3.用自己的標準對六種植物進行二分; 4.說出自己小組分類的依據; 5.按老師給出的依據分類
利用ppt課件給出圖片等任務信息
即時拍攝有代表性的小組分類結果,上傳至屏幕上,全班
參與互動討論,并利用白板的標注功能進行信息交流。
講授:分類的依據1
1.教師羅列之前給出的依據,引導學生說出這些依據是對植物形態結構的描述;
2.引導學生將石蒜花的查找范圍縮小到單子葉植物,并繼續給出形態結構的描述,最終鎖定石蒜花;
3.簡單介紹這種形式(檢索表),并利用和便捷軟件的對比,突出被子植物分類的重要依據是花、果實和種子得形態結構 1.在教師的描述下說出分類的科學依據是形態結構;
2.繼續按照形態結構最終找到石蒜的花名;
3.嘗試分析軟件出錯的原因,從而認同花、果實、種子是被子植物分類的重要依據
利用ppt課件給出圖片等任務信息;
利用白板中放大鏡、標注等功能和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獲得更有效的信息
講授:分類的依據2
1.提供一張動物的圖片,引導學生追問對該動物形態結構的描述;
2.提供形態結構描述,引導學生犯錯;
3.給出生理功能的描述,成功確定該動物為哺乳動物;
4.介紹生理功能為分類,尤其是復雜生物體,如動物分類的依據
1.對圖片中的動物產生興趣,試圖歸類,追問形態結構;
2.根據身披鱗甲劃分為爬行動物;
3.根據胎生哺乳確定為哺乳動物;
4.認真聽講,并做筆記 利用ppt課件給出圖片等任務信息;
利用白板中的標注功能和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獲得更有效的信息
活動:運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對動物進行分類 1.給出十種動物的卡片(包括圖片和文
字描述),要求小組將十種動物一直二分到底;
2.下到小組,指導學生分類活動,并捕捉具有代表性的小組;
3.將學生的分類結果通過實物投影儀投放出來,和全班進行交流
1.認真聽取老師的任務;
2. 小組討論,對十種動物進行二分;
3.說出自己的分類依據,評析其他小組的分類結果
利用ppt課件給出圖片等任務信息
將有代表性的小組分類結果,通過實物投影儀和全班進行互動討論,并利用白板的標注功能進行信息交流。
七、教學特色(如為個性化教學所做的調整,為自主學習所做的支持、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的設計,教與學方式的創新等)200字左右
1.基于教學目標的設計:本節課教師設計了三個分類活動,遞進地達成了:按一定的依據分類、按科學的依據分類和應用科學的依據分類這三個要求,體現了學生對概念的形成過程,符合認知以及能力提升的規律。
2.巧設情境:本節課教師創設的三個情境各有用心:打醬油情境讓學生基于感受產生共鳴,認同分類的意義;人腦pk軟件的情境強化了學生更好地應用科學的依據搜索生物的意識;誤導犰狳的情境在講授生理功能是分類,尤其是復雜生物體如動物分類的重要依據中顯得自然、不突兀,從批判性精神的角度對學生的概念進行強化。
3.善用媒體:本節課媒體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教學的效果,從素材展示、捕捉信息、互動交流等多方面促使教學目標的有效完成,還為學生更好地展示自己、表達自己提供了平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