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第十五屆全國初中英語
所屬欄目:初中英語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十五屆全國初中英語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視頻黑布林英語閱讀Gulliver’s Travels8.湖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黑布林英語閱讀Gulliver’s Travels8. 湖北 孫靜婧
黑布林英語閱讀Gulliver’s Travels教學設計
學校 武漢大學附屬外語學校 年級 八年級
授課教師 孫靜婧 手機號 18086086237 郵箱 33848944@qq.com
教師簡介 中學英語一級教師,本科、研究生均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英語語言學碩士,從教11年。2009年起任教于武漢大學附屬外語學校,任年級備課組長、校教研組長,武昌區中心備課組成員。獲武昌區“教學能手”、武昌區“優秀教研組長”稱號,并獲得湖北省教學設計大賽一等獎、武昌區教師五項技能二等獎,所撰寫論文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區級獎勵。
2014起帶領學校英語組從事英語分級閱讀教學研究與實踐,取得了豐碩成果。2017年學校被北京外國語大學、國家基礎外語研究中心授予“優秀實驗基地”。
1. 文本解讀
本書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黑布林英語閱讀》初三年級系列,全書約為2.2萬詞。
(1)[What]
本書的主題是“人與社會”,展現了主人公Gulliver在小人國、巨人國、浮島國、慧馬國等一系列虛構的國家所發生的離奇經歷,映射了英國當時的社會現實。本節課所涉及的是本書第二個故事——巨人國的故事,講述了Gulliver由于在航海中遇到風暴,偶然闖入巨人國,與農夫九歲的小女兒Glumdalclitch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隨后又被國王和王后帶回皇宮當寵物,但后來由于與國王政見不同而發生分歧,最后從巨人國逃脫的故事。
(2)[Why]
《格列佛游記》是Jonathan Swift的一部杰出的游記體諷刺小說,以較為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幻想的離奇情節,深刻地剖析了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該書通過主人公Gulliver之口,敘述了他周游四國的奇特經歷。但仔細體會,卻處處揭露著英國社會的黑暗現實,并寄寓著作者的理想。
(3)[How]
黑布林版《格列佛游記》一書共有15個章節,本節課所講述的巨人國的故事涉及到本書第六、七、八、九四個章節。其中第六、七章是故事的開端和發展階段,介紹Gulliver由于海上暴風雨誤入巨人國,被一位農民帶回家,與農民九歲的女兒結下深厚的友誼,但卻被農民當做賺錢的工具。第八章是故事的高潮,介紹Gulliver而后又被帶入皇宮,淪為皇室的寵物,但他又與國王的政見不同。第九章為故事的結局,講述Gulliver從巨人國逃離。
作者文筆樸素簡練,主要運用一般過去式,用第一人稱的口吻展開敘述,向讀者娓娓道來,用My dear reader, you can imagine, you may think這樣的語言拉近作者和讀者的關系,令讀者平添親切感,也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還有利于讀者體會人物情緒,引起共鳴。本節課涉及的人物情緒描寫賞析及模仿就是對這一寫作特色的分析與運用。
另外,本書的語言特色還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作者有時直言相譏,有時利用異邦人的唇舌隱喻挖苦,有時以獸譏諷人,看似輕松詼諧,實則內涵豐富。
2. 學情分析
學生已具備知識和能力:
(1)本節課的授課對象為普通中學八年級九班的學生,共30人。該班學生在課堂上學習過一年多的英語分級閱讀課程,師生共讀過《多維英語》系列11級、Little fox系列Journey to the West和《黑布林英語閱讀》部分書籍。除此之外,學生還泛讀過《典范英語》4至9級故事、《輕松閱讀》初中系列,對文學名著閱讀非常熟悉,也比較有興趣。
(2)學生在初一進行過一整年系統的閱讀訓練,能夠用“story mountain”厘清故事發展的脈絡,能夠向同伴復述故事,并能夠用合適的形容詞評價人物;
(3)學生已學過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式,有過多次故事摘要寫作的經歷,可以比較好地運用過去式進行寫作。
學生可能存在的困難與障礙:
(1)八年級的學生對篇幅較長的九年級讀物存在一定的畏難情緒。
(2)學生還沒有養成基于文本分析人物性格的習慣,很多分析停留在主觀臆斷階段。
(2)學生雖然進行過多次故事摘要寫作,但還沒有進行過故事續寫練習。
(3)學生對寫作評價標準不清晰,不能有效開展寫作評價。
解決措施:
(1)教師將本書四個小故事進行分解教學,消除對篇幅長文本的畏難情緒。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多次回歸文本,尋找依據,養成基于文本分析人物性格的習慣。
(3)在課堂上通過性格分析、語言賞析、總結寫作技巧等方式為學生充分搭建寫作支架。
(4)在寫作評價環節,采取教師示范評價、小組合作互評和個人課堂展示評價等方式,使學生明確評價標準,進行有效評價,進而改進自己的寫作。
3. 教學目標
在本課學習結束時,學生能夠:
(1)提煉故事主要情節,并進行口頭復述;
(2) 基于文本分析、評價人物性格;
(3) 通過賞析語言,掌握三種描寫人物情緒的方式;
(4) 根據人物性格特點預測故事發展走向;
(5) 進行故事續寫并在寫作中突出人物情緒的描寫;
(6)評價同伴的作文,并在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中改進自己的作文。
4. 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進行故事續寫并在寫作中突出人物情緒的描寫;能夠評價同伴的作文,并在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中改進自己的作文。
5. 教學難點
學生能夠能評價同伴的作文,在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中改進自己的作文。
6. 教學流程圖
7. 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及互動方式 設計意圖 活動層次 效果評價
1. 提煉梳理故事情節;
2. 口頭復述故事情節;
課前準備:
以小組為單位梳理六、七章中Gulliver所遇到的困難與障礙,設計成通關游戲的關卡,并繪制每個關卡的主題圖。其他同學在體驗游戲時根據文本內容進行闖關。(Group Work=GW)
各小組所設計的游戲進行PK,由每組選出的代表們評出優勝小組,獲得在課堂展示的機會。(GW)
Activity 1 游戲展示。
師生相互問候,教師導入優勝小組游戲展示。
小組代表帶領全班體驗闖關游戲。
Questions:
1. What dangers did Gulliver meet?
2. If you were Gullliver, what would you do?
Activity 2 關卡圖排序,復述故事。
學生將游戲中的八幅關卡圖按照故事發展的順序排序;
學生根據圖片復述故事內容 (Individual Work=IW) 通過小組闖關游戲設計,促使學生梳理故事情節,獲取信息。
通過在課堂上體驗游戲,激活已讀內容,活躍課堂氣氛。
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獲取與梳理
獲取與梳理
概括與整合 學生在課前游戲設計環節得到了獲取和梳理了故事情節。在游戲設計和PK環節,學生參與面廣。
已讀內容在課上游戲展示環節得到了有效激活,學生樂于參與其中,課堂氛圍活躍。
加深了學生對故事內容的理解,但復述參與度不夠。
3.分析人物性格,培養閱讀品格。
Activity 3再次聚焦文本第六、七章,引導學生總結歸納Gulliver的性格特征。
教師先給出范例:
I think Gulliver was a traveller by nature, because on page 27, it says: “But I think I am a traveller by nature and after 2 months, I looked for another job as a ship’s doctor.”
What do you think of Gulliver?
學生再讀文本,依托文本,分析總結Gulliver性格特點。(IW)
Model:
I think Gulliver was ... because on page.., it says...
From this I know that...
通過分析Gulliver的性格特點,培養學生根據文本信息分析、推斷人物性格、品質的高階思維能力,并培養學生依托文本進行推論的良好閱讀習慣,同時還為故事預測做準備。
描述與闡釋
分析與判斷
學生在這一環節思維活躍,產出踴躍,并且質量較高。更為重要的是,所有的產出都是依托文本得出的結論,學生的閱讀品格得到了培養。
4.賞析文本,總結、提煉出作者描述情緒的方法。
Activity 4 賞析文本,總結提煉文本中情緒描寫技巧。
師生共讀選段,體會選段中的情緒描寫。
Read the passage aloud:
I ran as fast as I could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I then climbed a big hill and when I looked around I saw fields and fields of very long grass. Then I saw other giants working in the fields.
“So this is my destiny,” I told myself. “On my last journey I was a giant on an island of tiny people and now I am a tiny person on an island of giants!” It was not a nice feeling. (P28)
回歸文本,找出更多情緒描寫的例子。
Model:
On page.., it says...
This sencence/part shows that Gulliver was very...
總結出情緒描寫寫作小技巧。
師生共讀,更有利于學生領會、吸收、內化原文寫作特點。
引導學生賞析文本,發現、提煉出作者描述情緒的方法,從而為續寫搭建支架。
分析與判斷
分析與判斷
內化與運用 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引導體會主人公Gulliver的情緒,并總結出三個寫作小技巧。
4.進行故事續寫,并在多種評價方式中改進作文
Activity 5 閱讀第九章開頭和圖片,推測故事走向。(GW)
讀故事結局的開頭部分,并根據圖片,合理推測故事發展走向。
以小組為單位口頭完善故事,使故事發展更具有邏輯性,更符合人物性格特點。
Activity 4 故事續寫。(IW)
教師在寫作前向學生說明評價標準。
學生獨立進行續寫。
Activity 4 寫作評價。
教師展示評價方法及示范評價。
小組合作互評。(GW)
小組互評展示。(IW)
教師總評。 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故事續寫做好鋪墊。
寫作實踐是語言的遷移、創新活動,是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體現。提供一個詳盡、易操作的評價標準是有效評價的關鍵。寫前明確評價標準會給學生的寫作帶來清楚的導向性。
教師示范評價為學生提供具體、可操作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寫作、自評與互評有良好的指導作用。
同時,小組合作評價更有利于學生聚焦評價要點,從而更好地改進自己的作文。
教師總評既是對學生評價展示的肯定,也為課后學生進一步改進自己的作文提供標尺和依據。 想象與創造
內化與運用
批判與評價
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激發,學習熱情高漲,愿意積極分享小組合作的故事。
學生能夠根據評價標準更好地進行寫作,同時也在寫作中更加注重運用本節課所學的情緒描寫技巧進行寫作。
這是本節課的高潮部分,學生在互評和個人展示評價環節積極性都很高,語言的邏輯性以及思維的深度都得到了體現。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遵循教學評一體化的理論和實踐操作流程,根據語篇內容、體裁特點和學情,制定了合理、清晰、具體的教學目標,設計了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等循序漸進的活動,從本節課的教學效果看,教學目標基本達成。
本節課具有兩大特色:
一、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在游戲設計、課堂生成和課堂評價等方面,學生都居于主體地位,課堂產出較為豐富。
二、在整堂課的各個活動后都設計了評價活動,特別是寫作環節運用了多元化評價機制。個人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點評相結合,通過個人自評明確評價標準,通過小組互評進一步改進,通過教師點評實現提升。
在本節課中我為學生寫作搭建充分的內容、結構、語言、評價等方面的支架,然后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由于寫前指導的支架過密,閱讀和寫作之間的信息差不夠,導致部分學生思維缺少發散性和獨創性,實際的寫作輸出新意可能不足。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進一步思考和改進的地方。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第十五屆全國初中英語”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第十五屆全國初中英語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視頻黑布林英語閱讀Gulliver’s Travels8.湖北”,所屬分類為“初中英語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第十五屆全國初中英語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視頻黑布林英語閱讀Gulliver’s Travels8.湖北”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