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云南民歌,繡荷包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湘文藝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泥土的歌—云南民歌《繡荷包》北京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湘文藝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泥土的歌—云南民歌《繡荷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中學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云南民歌《繡荷包》
是否屬于 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 否
學科 音樂 學段: (初中)
年級
初二
相關 領域
表現、感受與欣賞
教材
書名:《音樂》 出版社: 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年7 月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學習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熟悉并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懷”為指導思想,通過聆聽比較、自主感受、模仿學唱等過程學習演唱歌曲《繡荷包》,提高音樂技能,提升音樂素養。 (二)理論依據
本節課以蘇霍姆林斯基的“參與—體驗—模仿”和“深度學習”作為理論依據。 二、教學背景 (一)教學內容分析
荷包,舊時人們很講究的一種“腰間雜物”,佩戴荷包的歷史可追溯先秦,早在清代就已成為廣為傳唱的時令小調,且在全國五十多個地區均有流傳。所以,民歌《繡荷包》蘊含著較為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
云南彌渡民歌《繡荷包》是各地《繡荷包》歌曲中較為經典和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旋律優美細膩、曲折委婉,大大不同北方的跳進多的特征,整首歌曲呈現出起伏不大的躍動感,具有民間舞蹈的歌唱性。屬于字少腔多型歌曲,句尾多有拖腔,歌曲節奏鮮明,呈現出靈巧、歡快的風格特點,調式為五聲羽調式。裝飾音、拖腔的演唱以及歌曲風格的把握是學唱這首歌曲的重點。
2
(二)學生情況分析
從知識儲備來說,初二同學大部分都識譜,但在視唱方面較弱,有時會出現“能說出音,但唱不準”的情況。節奏方面,學生對、
節奏較熟悉,對于
和
的掌握不準確。此外,同學們平時接觸的大多都是流行音樂,對于中國民歌,同學們接觸的不是很多。從能力儲備來說,在之前的課上學唱過蒙古族民歌《銀杯》,本節課《繡荷包》中有襯詞、方言、裝飾音及拖腔的運用,因此在把握整個作品的音樂情緒以及表現歌曲的味道方面,是本節課學習的重點。
(三)教學方式與手段說明
直觀演示——教師的示范性演唱以及課堂中采用的音頻,使學生獲得具體、生動、真實的感性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參與音樂活動。
啟發探究——在聆聽、感受、表現音樂中,探究本首歌曲的語言風格和唱腔風格;在讀譜視唱、聽記旋律片段中鞏固和提高音樂基礎知識。
比較發現——對比歌唱家的演唱,找出不同,并進一步分析歌曲的演唱特點。 參與體驗——學生模仿、感受、體驗云南方言的演唱;為歌曲創編舞蹈和聲勢伴奏,體現奧爾夫教學法中的“綜合性”。
(四)技術準備
1. 學習方言演唱歌曲,為歌曲配伴奏; 2. 學習 “小崴”的舞蹈動作; 3. 制作PPT、譜例等。
(五)前期教學狀況、問題與對策
前段時間的課程中,我會利用課前幾分鐘時間進行五聲音階的模唱,鞏固學生對音高的把握和調式的判斷。節奏方面,學習過 、、
、
、
等均分節
3
奏,對于附點節奏 和切分節奏的掌握不準確,本節課通過念讀、聽記
等方式使學生能夠基本掌握這兩種節奏型。此外,面對學生的起點和可能出現的問題,我將采取以下對策:
1. 對作品風格的把握不到位——我會多讓學生聆聽模仿,借助律動感受歌曲的拖腔;通過分析歌曲的字兒、勁兒、氣兒,更好地表現歌曲的味兒。
2. 聲音小,不敢演唱——變換演唱形式,齊唱、領唱、對唱,逐漸加入表演唱。 3. 對作品音樂特點的分析不全面——啟發引導學生從旋律、節奏、調式等音樂要素來分析,關注文化中的音樂。 三、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夠積極參與到歌曲《繡荷包》的學習實踐活動中,從而進一步了解和喜愛中國民歌,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懷。
(二)過程與方法
能夠在聆聽比較、自主感受、模仿學唱中學習演唱歌曲《繡荷包》,體驗并把握歌曲中裝飾音、拖腔的演唱特點,基本表現出歌曲的情緒和韻味;在聽記節奏、讀譜視唱中鞏固和落實音樂基礎知識,提高演唱技能。
(三)知識與技能
1. 能夠用方言演唱歌曲《繡荷包》,并能利用熟悉的旋律,鞏固和提高由
和
組成的旋律片段的聽記和視唱。
2. 探索云南彌渡民歌的音樂特點及風格,對民歌中的小調有初步了解。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繡荷包》,感受、表現歌曲的情緒和韻味。 (二)教學難點
1.體驗歌曲中裝飾音、拖腔的演唱特點,并嘗試模仿演唱。 2. 對
和
組成的旋律片段的聽記。
五、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與教學指導策略
學生活動
設置意圖
導 入
【識】教師范唱,引出歌曲
1.教師演唱歌曲片斷,提問:老師唱了一首關于什么的歌曲?
2.簡介荷包的由來,引出歌曲《繡荷包》。
聽老師演唱,辨識歌曲的內容和地域風格。
實物展示,直入主題,通過教師范唱,引起學生進一步學唱和探究的興趣。
學 唱 歌 曲 | 生 歌
變
熟
歌
1.【唱】唱會:教師手打指揮拍,分句范唱,及時解決學唱過程中學生認為的難點。 感受歌曲情緒。
請學生完整演唱并嘗試表現歌曲情緒(提示:樂句清晰,氣息連貫,聲音明亮、輕快) 2.【聽】聆聽歌曲(吳碧霞演唱版本),感受歌曲的演唱特點。 3.【議】討論歌曲的語言風格和唱腔風格。
語言風格:(1)方言:“荷”、“哥”、“個” (2)襯詞:“嘛”、“是” (3)咬字吐字:延長字腹
唱腔風格:(1)潤腔(雙倚音,單倚音)
(2)字腔關系(一字多音,腔隨字走)
注:在討論的過程中,將這些潤腔和拖腔的地
方反復進行練習和模仿。
4.【唱】唱出味道:背唱歌曲第一段,進一步
嘗試表現歌曲的風格。
變換演唱形式(領唱、齊唱、對唱)
5.【演】邊唱邊跳,綜合性表演
簡單介紹彌渡花燈。
示范云南花燈“小崴”的舞蹈動作,帶領
學生邊唱邊跳。(女生學習“小崴”動作,男生
可配合音樂做聲勢伴奏)
學生手打節拍,
跟隨老師模唱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
完整演唱。
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演唱特點。
討論歌曲的語言風格和唱腔風格并嘗試模仿演唱,盡可能表現出歌曲的韻味。
完整演唱,嘗試表現歌曲風格。 變換演唱形式
演唱。
女生學習“小
崴”舞蹈動作。
男生做聲勢伴
奏。
教師示范、學生模
唱,用最簡單、最直接的 “口傳心授”方式教唱歌曲。
在唱會的基礎上聆聽,對比自己的演唱,更多地關注歌曲的演唱特點。
把握歌曲的風格韻味,即“潤腔”、“拖腔”、“方言”等方面。
變換演唱形式既為了增強演唱的興趣,也為后面綜合性體驗做鋪墊。 民間歌曲具有歌舞不分家的特點,此環節旨在引導學生在音樂活動中,表現歌曲的情緒和風格。
5
拍手 拍腿
鞏 固 知
識 | 熟 歌 學 本 領
【聽記】
1. 教師展示由
和
組成的節奏
卡片,請學生念讀。
2. 教師彈旋律,學生記寫缺失的旋律片段。
3. 用鋼琴彈伴奏,帶領學生視唱樂譜。 【析】引導學生分析歌曲旋律、節奏及調式特
點,并填寫學案。 旋律:細膩優美,波浪式進行,以級進為主,偶爾會出現跳進音程,但都是在弱拍出現; 節奏:密集,多附點和切分節奏; 調式: 五聲音階羽調式。
提問:為什么彌渡民歌有這樣的音樂特點? (1)地理位置(山清水秀)
(2)語言(平緩圓潤,語勢起伏不大) (3)民族融合(彝、白族) 【辨】辨別歌曲的體裁,初識小調。
小調又叫 “小曲”、“小令”,是我國民歌的重要體裁之一,流傳于城鎮和集市的民間獨唱、對唱和舞蹈小曲。小調題材廣泛,旋律_________,節奏____________,結構均衡對稱,常用襯字、襯腔拓展音樂結構,加強情感表達。
手拍節拍,口讀節奏。 記寫缺失的旋律片段。
手打指揮拍,視唱樂譜。
結合樂譜,分析歌曲旋律、節奏及調式特點。
探討彌渡民歌的音樂特點及風格,分析其文化背景。
補充小調的概念。 復習舊知,學習新知。
在唱會歌曲的基礎上,再來視唱樂譜,記寫附點和切分節奏的旋律片段,引導學生關注音樂本體。
樹立“文化中的音樂”觀,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舉一反三,對小調的 音樂體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6
總 結 歸 納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唱了一首云南彌渡民歌《繡荷包》,探索了其音樂風格和演唱特點, 感受到了語言、地理環境、文化生活等對歌曲風格的影響。
感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再搜集、學唱不同地域的《繡荷包》,從音樂要素方面進行比較,下節課交流。
課下搜集、了解不同地域不同版本的《繡荷包》,比較其異同。 在了解云南彌渡民
歌音樂特點的基礎上,拓展不同地域版本的《繡荷包》,比
較同一題材不同地域帶來的不同風格的音樂。
六、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評價內容
評價標準
分值 得分
評價 方式
歌唱
1.能夠模仿老師的演唱,完整演唱歌曲。
10分
自評 互評
2.能夠有感情、有韻味地完整演唱歌曲。 20分 3.能夠邊唱邊做舞蹈動作(女生)或聲勢伴奏(男生)。
10分
4.能夠比較準確地視唱歌曲。
10分 聽記
能夠念讀由
和
組成的節奏卡片。
10分
自評
師評
能夠記寫由
和
組成的旋律片段。
10分
聽辨
通過學唱和聆聽歌唱家演唱,能夠聽辨出歌曲的演唱特點。
10分 自評 師評 聽理解
1.理解并描述《繡荷包》的音樂特點。
10分 自評 師評 2.理解并描述云南彌渡民歌的主要音樂特點及風格,并能簡單分析其原因。 10分 3. 能夠總結出小調的概念。
10分
你的得分
備注:滿分100分。85-100分,圓滿完成,優秀!
70-85分, 基本完成,良好! 70分以下,未完成,待努力!
《繡荷包》學案
旋律 | 節奏 | 調式 | 情緒 |
評價 內容 |
評價標準 | 分值 | 得分 |
評價 方式 |
歌唱 |
1.能夠模仿老師的演唱,完整演唱歌曲。 | 10分 |
自評 互評 |
|
2.能夠有感情、有韻味地完整演唱歌曲。 | 20分 | |||
3.能夠邊唱邊做舞蹈動作(女生)或聲勢伴奏(男生)。 | 10分 | |||
4.能夠比較準確地視唱歌曲。 | 10分 | |||
聽記 |
能夠念讀由![]() ![]() |
10分 |
自評 師評 |
|
能夠記寫由![]() ![]() |
10分 | |||
聽辨 | 通過學唱和聆聽歌唱家演唱,能夠聽辨出歌曲的演唱特點。 | 10分 |
自評 師評 |
|
聽理解 |
1.理解并描述《繡荷包》的音樂特點。 | 10分 |
自評 師評 |
|
2.理解并描述云南彌渡民歌的主要音樂特點及風格,并能簡單分析其原因。 | 10分 | |||
3. 能夠總結出小調的概念。 | 10分 | |||
你的得分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