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故鄉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第14課《故鄉》建設兵團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第14課《故鄉》建設兵團
初三語文組內公開課教學設計
《故鄉》導學案
編寫時間:2018.10 審核:初三語文備課組 【學習目標】
1、 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學習本文運用肖像、語言、動作的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方法,感悟閏土和楊二嫂的人物形象。
2 、學習在前后對照中展示人物性格變化,突出中心意思的寫法,理解對比及多種描寫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 、認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制度的黑暗。 【學習重點】
1、理解對比及多種描寫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感悟閏土和楊二嫂的人物形象。 3、小說主題的理解。 【學習難點】
1、理解對比及多種描寫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小說主題的理解。
【學法指導】品讀法,研討賞析法,合作學習法 【資料鏈接】作者:
走近作者 魯迅(1881—1936)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生于浙江
紹興,原名周樹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開始用魯迅作筆名。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吶喊》、《彷徨》、《華蓋集》、《墳》等。本文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魯迅是抱著尋求救國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學醫的。1904—1906年在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學醫,他原準備畢業回來救治像他父親一樣被誤的病人的疾苦,來實現治病救人、救人救國的人生夢想。可魯迅最終并沒有成為一名醫生,他后來放棄了醫學,從事了文學,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學家。
寫作背景: 1840年鴉片戰爭后,帝國主義列強入侵中國,從此,中國人民陷入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雙重壓迫的痛苦深淵。當時,在帝國主義扶持下,軍閥連年混戰,橫征暴斂,致使廣大農村日益凋敝,廣大農民日趨破產。1919年的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滿清王朝,但中國人民仍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社會中。中國人民被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壓迫著。本文寫于1921年1月,《故鄉》反映的時代是廣大農民日益陷入深重災難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沒有改變農村的封建土地關系,農民仍然處于殘酷
的剝削和壓迫中,同時辛亥革命后,帝國主義加快了對中國的侵略步伐,向中國大量傾銷商品,洋貨充斥市場,破壞了我國農村自給自足的經濟基礎,造成了農民經濟的急速崩潰,加之中國軍閥連年混戰,苛捐雜稅,強搶豪奪,都一起向農民壓來,廣大農民被逼傾家蕩產,在政治上、經濟上、精神上遭受了極大的摧殘,形成了農村一片荒涼蕭條的景象。1919年12月魯迅曾從北京回故鄉紹興接家眷遷移北京居住,這次回鄉,他親眼目睹了家農村的衰敗景象和農民的痛苦生活,時隔一年后,便寫了《故鄉》這篇小說。
一、情景導入,明確目標。
由課文《少年閏土》“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戴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課文片段引入新課。板書課題《故鄉》 【課前自主預習案】 給生字詞注音:
1、陰晦 腳踝 潮汛 鄙夷 五行缺土 寒噤 嗤笑 瑟索 惘然 恣睢 2、釋意
蕭索 家景 如許 恣睢 鄙夷 隔膜 【課內探究案】
二、自主探究,釋疑解惑。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互動1:你認為全文的感情基調是什么?為什么? 互動2:小說行文的線索,主要人物及故事情節名是什么? 明確:線索 主要人物: 故事情節:
互動3:故事情節一(1-5段)“我”漸近故鄉看到什么景象?心情如何?為什么要寫? 互動4:“我”記憶中的故鄉怎樣?作者描寫了怎樣一幅圖畫?這幅圖畫有什么特點?這樣寫
有什么作用?
(二)小組合作探究,走近文本賞析人物 細讀課文,感悟形象
互動1:閏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寫閏土時采用什么表現手法?刻畫閏土時用了哪些描寫方法)
明確: 從 ____描寫可看出,少年閏土是一位 少年。從 ____描寫看出中年閏土是一位 。
互動2:寫楊二嫂也采用了 手法,也采用__ 、___ 、__ 、____ 等描寫方法。以前楊二嫂是 ,現在楊二嫂是 ,寫楊二嫂是為閏土作___ ,同時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互動3:閏土為什么會由“小英雄”變成“木偶人”呢?閏土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鏈接寫作背景:閏土和楊二嫂的蛻變的社會根源(見上文) (三)評讀課文,理解主題
互動1:這篇小說實際上寫了兩個故鄉:一是記憶中的故鄉,一是現實目睹的故鄉。記憶中的故鄉,色彩鮮明,是一幅“神奇的圖畫”,現實的故鄉又是一幅怎樣的圖景?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最后一段又再現了記憶中的故鄉的美麗畫面,這又說明了什么?
這篇小說以‘我’回故鄉的見聞和感受為線索,通過閏土20多年前后的變化,描繪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間中國農村衰敗、蕭條、日趨破產的悲慘景象,揭示了廣大農民生活痛苦的社會根源,表達了作者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愿望。 三、 延展拓伸:如何把人物寫細
小說中人物起著表現中心的作用,那本文是如何把人物寫細的。
賞析1:圓規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里,出去了。
賞析2: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 ……圓規。 賞析3:過來的便是閏土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 互動1:這三個片段好不好?好在哪里?(學生討論) 互動2:怎樣把人物寫細?(老師總結)
方法一:抓住比較典型的細節動作,把充分體現人物個性的細節突出來,把人物的動作寫細。
方法二:運用想象,恰當地不斷添加動作、表情、神態、語言、心理等把人物寫細、寫動、寫活,從而鮮明地突出人物個性,更好表現中心。
【當堂訓練】:請按照以上方法刻畫我們班一位你認為合適的典型人物形象
――――――――――――――――――――――――――――――――――――― 【課堂小結】總結全文,以一首魯迅的詩歌來結束全文。
教學反思: 附:
送增田涉君歸國 魯迅
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 卻折垂楊送歸客,心隨東棹憶華年。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