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人口合理容量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節人口合理容量-湖南省 - 常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設計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從學生的身邊事例說起,讓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總結規律,并聯系生活實際,注重發現和解決問題,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教材分析】
本節教學內容是湘教版地理必修II第一章第二節內容,邏輯清晰,選取案例經典可以打開學生的思維,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有了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完全可以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高一的學生在課堂參與上較高二高三活躍,合作探究的可行性大。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明確環境人口容量與人口合理容量概念的聯系與區別;理解影響人口環境容量的因素;認識目前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的嚴重性,謀求人地協調發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游戲,理解環境承載力的概念;結合游戲背景,分析影響人口環境容量的因素;通過活動探究,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理解人口增長與資源的關系;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環境人口容量的知識,樹立正確的資源觀、人口觀和環境觀,認識合理消費的重要性,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形成節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難點: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對比教學法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學生活動:站紙箱(教師事先準備好一個紙箱,最開始請一個同學站在上面并展示自由活動,接著請第二位同學站上去自由伸展活動,一直到站不下為止) 紙箱所能承受的人數是有限的,這種限度我們用承載力來表示;同樣的,地球上的資源與環境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我們把地球的承受能力稱之為地球的環境承載力。(講述)1、定義:環境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條件下,一個
國家或者地區所能容納的最高人口數量。地球到底能養活多少人呢?取決于哪一種資源呢?
教師活動:講解木桶效應以及給出虛擬的漢壽主要資源的環境承載力。
(講述并板書)影響環境承載力的因素
案例一:下圖圈內為某一區域,而假設饅頭、水分別能養活2人、4人。1. 如果此區域是“孤立”的區域,且饅頭和水都是必需的消費品,你認為該區域可以供養的最大人口數是多少呢?主要考慮哪種資源?2. 假設饅頭、水增多且新增了肉類資源,這個區域可以供養的人口數量有什么變化呢?
設計意圖:引出影響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資源且呈正相關 案例二:1、按2017年人均年消耗糧食量,2018年的糧食產量能養活多少人?2、如果我國是“孤立”、“閉關鎖國”的國家,按2017年糧食消耗量,是否能養活 現有13.9538億人口?3、我國目前是如何供養現有的人口的?
設計意圖:引發學生思考除了資源之外,還有地域開放程度對環境人口容量的影響。
案例三:用流浪地球的相關數據讓學生辯論
案例四:地下城每人每天平均蚯蚓干用量引出消費水平影響人口容量 (講述)人口容量的三個特點
(過渡)我們來到這個世上不僅僅是為了生存更是為了生活,所以我們要追求的是合理容量。
(講述并板書)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小結】為什么世界上仍然有那么多人苦苦掙扎在溫飽線上?為什么小小的教室會坐這么多人?為什么我們從出生上學難、看病難,買房難,出行難;你幸福嗎?你快樂嗎?你的生活方式健康嗎?或許我們真的該反思人類如何才能夠與環境和諧發展。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