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氨硝酸硫酸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四節氨硝酸硫酸-江蘇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四節氨硝酸硫酸-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和認識氨氣在日常生活、生產的應用實例,激發學習興趣,強化化學學科價值觀。
2.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了解氨氣的重要物理、化學性質及檢驗方法,了解氨水的組成,對已有的元素觀、轉化觀、分類觀等學科思想形成辯證的認識。
3.通過氨、銨鹽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理解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相互聯系。
4.通過對氨氣的組成、性質、用途、制法、檢驗等方面的關系的綜合分析,進一步體驗研究物質的一般思維方法。
2學情分析
課程標準、教材以及學生分析
1.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
對于氨的教學,《課程標準》要求通過實驗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質,認識不同的非金屬化合物在性質上的各自的特性、相似性,認識氮及其化合物在生產中的應用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體會化學的創造性和實用性。而《課程標準教學要求》則將其細化,要求知道氨的用途、物理性質、了解氨的水溶性、與酸的反應;了解氨水的堿性、氨水的成分及一水合氨的不穩定性,知道氨的實驗室制法,認識氮及其化合物在生產中的應用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氨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高中階段學習到的唯一的堿性氣體,人教版教材把該內容放在必修一最后一個章節,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通過對前三章以及本章非金屬硅、氯等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幫助學生在鞏固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夠運用對比、類比的學習方法,體會研究元素化合物知識的一般思維。另一方面通過對氨的特殊性質的認識,讓學生在已有的學科觀念的基礎上,對物質的元素觀、轉化觀、分類觀、以及化學的價值觀等形成辯證的認識,也為以后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積累了感性認識的材料。就本節內容而言,人教版教材以學科知識的邏輯順序為主線,蘇教版教材則側重于以學生認知順序為主線,從氮對植物生長、氨對解決世界糧食危機方面重要性引入,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對人類生存的作用,進而激發起對氨的學習興趣,為后面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氛圍,使教學更加高效,值得借鑒。
2.學生分析
學生在初中的學習中時對氨、氮肥等知識已經有了一些零散的了解,而在本課學習之前又較為系統的學習了典型金屬及非金屬硅、氯的重要化合物知識,初步了解了學習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這些知識為本課氨與水、氨與酸的性質探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而在能力方面,高一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觀察和分析能力,但在對比學習、實驗設計和操作方面缺乏訓練,可能會在如何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產生困難。根據建構主義理念,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如何為學生設計好學習新知識的階梯,幫助學生順利解決可能遇到的問題,保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3重點難點
氨的化學性質;氨水的組成;學生實驗觀、轉化觀、分類觀的完善。
4教學流程
5教學過程
5.1第一學時 氨
5.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活動:
PPT圖片:1、植物生長需要氮;2、自然界中氮循環;3、工業合成氨及其作用
學生活動:
觀看、相互討論、交流感知氨在生產、生活、人類生存中的重要性,認識工業合成氨的化學反應
設計意圖:
讓學生認識化學在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對氨的好奇心。
活動2【活動】問題1:氨是如何轉化為氮肥,應用于農業的?
教師活動: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形成假設,分析假設
學生活動:依據教師引導,分組討論,依次形成幾種假設:
1.直接施用;
2.轉為 液態施用;
3.制成固態物質施用
設計意圖:
提升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3【活動】問題2:氨能直接作為氮肥施用嗎?
教師活動:對學生已會的氨的性質進行歸納
學生活動:
依據已有知識,結合實物觀察,分組討論:
獲得氨的相關信息, 對假設1形成結論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問題—假設—方案—驗證 —分析—評價—結論。
活動4【活動】問題3:如何將氨轉化為液態物質?
教師活動:介紹液氨的用途,提出
子問題1.如何設計實驗,證明氨的溶解? (1)實驗演示:噴泉實驗;
(2)指導學生,實驗探究
子問題2..如何根據氨水的組成預測—驗證氨水的性質?
子問題3.為何氨水不能成為氮肥主角?
學生活動:
1.針對子問題1:(1)進行分組討論,形成可能方案;
(2).觀看實驗,分析實驗原理;
(3).利用儀器,改進并完成實驗,歸納現象;
(4).分析實驗現象,形成實驗結論
2.針對子問題2:
(1).理論推導:由氨水成分預測氨水可能的性質;
(2).實驗驗證:氨水不穩定性;
3.針對子問題3:
歸納氨水性質、寫方程式,評價氨水肥料優缺點。
(1).理論推導:由氨水成分預測氨水可能的性質;
(2).實驗驗證:氨水不穩定性;
(3).歸納氨水性質、書寫方程式,評價氨水肥料的優缺點。
設計意圖:
1.通過學生實驗、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形成科學的實驗觀。
2.理解氨堿性氣體的獨特性,完善以往的分類觀、元素觀,
形成辯證的思維。
3.引導學生從微粒觀的視角,形成物質結構決定性質,
性質決定用途的思想。培養學生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意識
活動5【活動】問題4:如何將氨轉化為固態銨鹽?
教師活動:
1.介紹書上演示實驗;
2.指導學生完成實驗;
3.提供資料,推測銨鹽性質;
學生活動:
1.依據氨水性質,預測氨與酸的反應;
2.進行實驗驗證;
3.歸納實驗現象,形成結論
設計意圖:
1.引導學生從微粒觀的視角,形成物質結構決定性質,
性質決定用途的思想。
2.培養學生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意識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綠色化學”思想。
活動6【活動】如何合理施用銨態氮肥?
教師活動:
1.引導學生推測銨鹽性質
2.介紹氨氣的實驗室制法
學生活動:
1.依據提供資料進行討論,推測銨鹽的性質、歸納銨態氮肥
施用的注意事項
2.理解氨氣的實驗室制法與工業制法選擇角度的不同
設計意圖:
1.提升學生運用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氨氣的實驗室制法、工業制法的比較,培養學生應用觀
活動7【講授】總結提升:歸納本課的收獲:
教師活動:
1.方法收獲:簡述本課的學習過程。
2.知識收獲:(1)氨的性質及用途;(2)幾種含氮物質的轉化
3.拓展視野:PPT介紹:氨的催化氧化反應原理,用途及對人類的產生的影響
學生活動:
1.回顧氨的探究方法,體會科學探究的一般程序;
2.梳理、小結氨的主要性質、用途,使知識條理化;
3.觀看、討論,再次感受氨對人類的重大影響。
設計意圖:
1.通過總結,讓學生明確科學探究程序,學會運用分類觀、轉化觀使知識條理化
2.利用科學史話,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價值觀,認識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
活動8【測試】學以致用,當堂反饋
1、氨水顯弱堿性的主要原因是 ( )
A.通常狀況下,氨的溶解度不大
B.氨水中的NH3·H2O電離出少量的OH—
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電離
D.氨本身的堿性弱
2、溶液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檢驗氨氣的是 ( )
A.氣體使濕潤的酚酞試紙變紅 B.氣體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C.氣體與濃硫酸生成銨鹽 D.氣體與濃鹽酸產生銨鹽
3、下列組合中,不可能形成噴泉的是 ( )
A.HCl與H2O B.O2與H2O
C.NH3與H2O D.CO2與NaOH
4、以下是幾位同學根據實驗室現有的試劑,設計的制備氨氣的裝置與方案,
你認為可行的是 。
共1學時
課堂實錄
百度云
共1學時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