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奏響色彩的旋律,色彩調和
所屬欄目:高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湘教美術新課程實驗教科書《繪畫》第二單元第二課《奏響色彩的旋律—色彩調和》湖北省 - 武漢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奏響色彩的旋律—色彩調和》教學設計
【教材】 湘版《繪畫》普通高中課標2005版 【課時】 一課時 【教材分析】
本課是湘教美術新課程實驗教科書《繪畫》第二單元第二課。教材主要介紹了色彩的三種對比關系以及調和關系,本課的教學重點落在學生能夠了解色彩調和的使用關系,色彩調和的目的在于通過調和達到色彩的和諧美。如色相對比太強可以通過間隔調和的方法減弱色彩的對比效果。總的來說,色彩的和諧美取決于色彩中對比與調和關系的適度,這是取得美感的普遍規律,也是獲得色彩和諧關系的關鍵和核心所在。
【學情分析】
本課主要針對高一的學生,在上一課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色彩相關知識,了解了色相對比、明度對比以及純度對比。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應在充分調動學生認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色彩的調和方法。讓學生在課堂實踐的過程中理解色彩的和諧美需要依靠恰當的色彩調和關系來實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生活情境入手,運用講授法、實驗法、討論法等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提高發現各種色彩美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并掌握色彩調和方法,學會通過運用一定的色彩調和方法來獲取不同色彩美的表現經驗。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對比、合作探究、課堂實踐等方式去理解色彩調和方法;運用色彩調和的方法完成一幅色彩創作。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形成主動觀察與分析各種色彩關系的意識;讓學生能夠感受色彩的和諧美、體會色彩的無窮魅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掌握色彩調和的規律和方法 難點:色彩調和的理解運用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設備、課件。
2、讓學生課前查找有關色彩對比與調和的信息(培養學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并為以后的討論拓寬想象空間)。
3、老師搜集有關描寫色彩的詩句和圖片,制作ppt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情景導入
1min 【導入】
色彩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例如我們每天必須選擇的服裝搭配,請同學們根據我今天的著裝色彩搭配一下綠色和白色外套哪一個更加適合? 為什么綠色不合適呢? 【引出課題】
的確,鮮紅和鮮綠的服裝搭配并不常見,主要是因為顏色對比過于強烈讓人感覺不協調,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些調和方法讓這些強對比
色搭配在一起協調自然。
【板書設計】奏響色彩的旋律——色彩的調和
學生思考 通過由生活中的搭配問題引發學生自主探
究活動
同一調和
3min
一、展示圖片《中國花瓶》
1. 畫面中主要由哪兩大色塊構成?
2. 墻面和桌面作為畫面的背景如果用鮮紅和鮮綠兩個顏色代替大家覺得怎么樣?
3. 背景的目的是為了襯托主體物的,那我們的繪畫者是用了什么方法使畫面協調的呢?引導學生說出調和規律,教師總結
圖像識讀與美術表現
學生可以迅速的找出紅綠色塊的強對比,從兩幅作品中找出區別,確認協調方法
通過觀察對比的方式找出畫面調和方法,在過程中訓練了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以及探究和發現的過程。了解在畫面分布中的主次關系,背景的目的是為了襯托主體物,因此遇到對比強的顏色作背景時可以采用統一調和的方法突出主體,兩色之間相互摻和,使兩色都具有同一色彩的元素同時又保留了色彩各自的傾向性。
漸變調和5mi
1. 請同學們欣賞一張老師拍的風景照片,大家覺得漂亮嗎?
2. 畫面中的主要色彩有哪些呢?
3. 請同學們對比看這兩幅圖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用了什么方法進行調和?
圖像識讀審美判斷
學生通過對現實生活中審美對象進行感知、判斷與表達。
通過觀察對比的方式找出畫面調和方法,在過程中訓練了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以及探究和發現的過程。
教材28頁 色彩調和
——漸變的方式
同學們的觀察力特別敏銳,希望你也可以通過靈巧的雙手嘗試一下漸變調和的效果
4.請同學們在色相環中任意選取2-3種顏色,用漸變的方法為天空加一片色彩
學生活動一:為作品增加一片適合的天空 收集學生作品在黑板上展示,教師評價總結 一幅幅作品組成了動人的畫面,同學們畫出了自
己心中向往的天空,這樣的調和方式不僅使強對比顏色看起來協調富有美感,同時還形成了空間感和光感,讓畫面更加富有層次。
學生活動 探究漸變調和的視覺效果,。用漸變調和完成一幅作品填色
通過天空的漸變練習為活動三打下基礎
面積調和
5min
剛剛我們學習的調和方式適當的改變了顏色的明度或純度,那在不改變顏色明度和純度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采用什么調和方式呢?欣賞下面這副作品 .
一、梵高的一生畫過11副向日葵,以這副最為經
典
1. 畫面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2. 什么顏色讓你有這樣的感覺呢?請同學們上臺來找找看有多少種顏色?
3. 畫面中面積最大的顏色是什么?為什么梵高選取了黃色作為畫面的主要顏色?
4. 畫面中的紅色和黃色互為對比色,為什么在
這里卻顯得和諧呢?
學生分析
教師總結加大主要色彩的面積,減小輔助色彩的面積,從而使畫面達到協調正是面積調和的使用方法
二、展示紅藍兩個色塊,學生分析大師用了什么樣的方式調和?
圖像識讀
探究美術作品的色彩調和方式
學生活動
通過觀察對比的方式找出畫面調和方法,在過程中訓練了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以及探究和發現的過程。 除了讓學生理解面積調和的方法之外,還需要讓學生了解到色彩的主色調需要符合繪畫者的情感傳達。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
1、展示兩幅作品,請同學們以色塊的形式在紙上點涂出畫面中色彩的比例大小。,分析面積調和的使用方法(小組討論)
畫面中的藍色調把醫生猶豫深思的表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寧靜的藍和溫暖的黃形成對比,讓我們對夜間的咖啡屋充滿了向往。
三、(欣賞面積調和作品)同學們想想我們今天學了哪些色彩調和
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鼓勵學生多
去探索分析問題。 究的形式,一方面幫助大家內化知識,另一方面幫助學生養成
團結協作的學習氛圍。
通過色塊的點涂練習,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大師的整體用色方法。
綜合練習 2min
同學們回憶今天學了哪些色彩調和方式,老師考考你,下面兩幅作品分別用了哪些調和方式呢?
基于核心素養的綜
合探究與討論:
圖像識讀畫面運用過了那些色彩調和方法,嘗試分析運用的目的
通過任務驅動知識在問題情景中的運用。鼓勵學生主動分析畫面。學習四種調和方式是為了整體的畫面服務,同一調和應該是作品中最重要的環節,然后通過面積大
小、間隔調和或者漸變調和讓畫面變的生動,產生節奏
課堂活動 15-18min 【活動三】
運用色彩的四種調和知識創作一幅抽象的風景色彩
要求:1.至少運用兩種以上調和方式創作
2.畫面完整/構圖飽滿
創作完小組選取優秀作品 采用學生互評、教師點評的方式講解調和方法
創意實踐
通過本課學習學生通過借鑒美術作品中色彩調和的方法,運用創造性思維,分析、思考探究并對色彩的組合進行構想
通過課堂活動可以驅動學生觀察、分析顏色的組織過程,并且可以直觀的感受學生是否掌握了色彩調和的語言
課外延伸1min
教師評價過程中,順勢引導學生逐步形成追求色彩和諧美的審美意識,傳達出生活中處處充滿色彩。色彩調和在生活中也體現著他的藝術價值。
學生跟隨提問把色彩調和練習到實際
教師總結時候首先肯定同學們的學習態度并鼓勵他們養成觀察生活的能力。
總
結延伸 2min 最后由繪畫中的色彩升華到生命的色彩,欣
賞以克萊德曼的鋼琴曲《秋日的私語》為背景音樂。再次小結, 藝術是多元化的,還有許多未知的調和方法等待著大家去探索發現。希望學生能夠感受色彩
的和諧美以及色彩所傳達出的藝術情感,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能開啟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從而愛上色彩的無窮魅力。
學生跟隨老師的總結,在心中從新回顧課程內容
在課程的尾聲,深化
課程主題,從單純的美術知識上升到對審美的追求,鼓勵學生擁有獨立的觀察視角和審美觀點。
教學反思:
本課的授課時間為高一的下半學期,授課對象對美術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儲備,在上課互動環節從青澀到逐漸的成熟,同學們思考回答問題都比較積極,整體的課堂氛圍比較活躍。
《奏響色彩的旋律》這個篇章的知識內容專業性相對較強,教學內容較雜,在教學內容的把控上,我盡量做到一課一得,課程內容盡量精簡,知識點講透,不籠統教學。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中,為了避免過分的知識化、理論化,我安排了
奏響色彩的旋律
一、 同一調和(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二、漸變調和(層次豐富) 三、面積調和
三次學生活動,從局部到整體。第一次學生活動安排在漸變調和的學習內容中,漸變的手法相對簡單、學生掌握度較高、為后期的完整作品埋下伏筆。第二次學生活動安排在面積調和的板塊中,希望通過對畫面的分析,他們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大師對于色彩的整體處理方法。最后一次活動是對他們綜合考察的拓展與延伸。整個流程從易到難,循序漸進。根據學生的學情和特點出發點,讓他們從實踐中獲取知識。
本課較難處理的,也是我覺得做的不夠的,就是在知識點的引導方面,說的過多或過少都怕影響學生的理解。反思過后,我覺得提前制作導學案,讓學生我預習工作做扎實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法。在課堂上只做簡單的引導,話語更加的精簡,真真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