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基因突變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變》江蘇省揚中高級中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基因突變》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生物的遺傳規律、減數分裂受精作用、基因的本質以及基因表達的基礎上引入生物可遺傳變異的內容,讓學生從基因變化的角度來認識生物發生變異的原因,本節是學生第七章“生物進化”的基礎,也是基因表達的延續和拓展。本節課的重點在如何讓學生掌握基因突變的概念及特點,以及了解基因突變的原因,難點在于如何理解基因突變的意義。
二、分析學情
在本節課的學習之前,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相關知識,相對而言,理解本節課的內容是比較容易的,但需要教師精心備課,設計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適當進行拓展思考與探究,將相關知識進行遷移,深化其對核心概念的理解。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①解釋基因突變的概念 ②推斷基因突變的結果 ③闡明基因突變的原因 ④概述基因突變的特征 2 能力目標
①通過模擬蛋白質合成的過程,分析基因突變對生物體的影響 ②通過閱讀資料,提高分析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關注基因突變與生活的聯系,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 教學過程
1 看一看: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癥狀
一天,診所來了一位病人,病人臉色蒼白,四肢無力,是嚴重的貧血病患者。對病人做血液檢查時發現,紅細胞在顯微鏡下不是正常的圓餅形,而是又長又彎的鐮刀形,稱鐮刀型細胞貧血癥。這樣的紅細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貧血,嚴重時會導致死亡。
2 說一說:鐮刀形細胞貧血癥形成的原因
教師出示病人的檢查報告單,讓學生以醫生的身份嘗試對該病的病因進行分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第一份報告出具的紅細胞形態結構異常,教師引導學生想到去檢查血紅蛋白結構;
根據第二份報告中血紅蛋白結構檢查結果,引導學生發現引起該病的直接原因是血紅蛋白結構中某一氨基酸發生了替換,再引導學生想到去檢查血紅蛋白基因;
根據第三份報告的檢查結果學生認識到該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一對堿基發生了替換。
信封展示不同的突變片段,讓學生比較個片段之間堿基對的差別,接著根據這些片段中堿基對改變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堿基對的改變方式是不是只有一種,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很容易想到還可以是增添或者缺失,最后總結出基因突變的概念。
3 寫一寫:蛋白質合成過程,分析基因突變對生物性狀的影響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前面設計的突變基因的片段,模擬轉錄翻譯的過程,寫出對應的氨基酸序列,并與正常的血紅蛋白基因片段對應的氨基酸序列進行對比,完成學案表格,然后請學生說一說你所設計的片段對應的氨基酸序列是否發生了改變,若改變了,又是怎樣改變的。
正常 片段 …TGAGGCCTTCTT … …ACTCCGGAAGAA … 抄寫突變片段 mRNA
片段 …ACUCCGGAAGAA …
轉錄出mRNA 氨基酸
序列 -蘇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
氨基 酸序列 血紅蛋
白結構 正常
血紅蛋白結構 性狀
紅細胞成圓餅狀
性狀是否改變
學生通過分析,發現基因突變后所對應的氨基酸的序列不一定發生改變,蛋白質結構不一定改變。因此,體會到基因突變對生物體的影響是不確定的:可能有害,可能有利或者既無害也無利,從而了解到生命的內涵。 4 讀一讀:分析基因突變對生物體的影響
教師展示三組資料,讓學生討論分析基因突變對生物體的影響
學生閱讀后分析得出:基因突變對生物體可能有利、有害或沒有影響。 5 讀一讀:說說生活中可能誘發基因突變的因素
收集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分析影響基因突變的外界因素 例1:在強烈日光下暴曬易導致皮膚癌
例2:長期吃剩飯剩菜,揚州一家三口相繼致癌 例3:患肝吸蟲病的病人中膽管型肝癌的發病率較高 例4:在醫院放射室工作的醫生容易患癌癥
例5:長期食用腌制食物使我們的胃癌發生幾率大增。
例6:調查顯示肝癌發病率較高的地區,食物中黃曲霉菌的含量就會較高 例7:男子一天兩包煙 全家三口患肺癌
讓學生歸納后得出:誘發基因突變的原因:物理、化學、生物因素。 6 議一議:基因突變容易發生在什么過程中
通過對誘發基因突變產生原因的分析引導學生分析基因突變易發生的時間。 7 讀一讀:歸納基因突變的特點
展示資料,學生閱讀資料分析:
資料一:無論是低等生物還是高等動植物以及人,都會由于基因突變而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
資料二:基因突變可發生在生物體可發生在個體發育的任何時期,可發生在細胞內的不同DNA上,可發生在同一DNA的不同部位。
資料三:小鼠毛色的灰色基因,可以突變成其他顏色的基因。但是每一個基
因的突變,都不是沒有任何限制的。
資料四:提供不同生物基因突變的頻率
學生通過分析可以得出基因突變具有:普遍性,隨機性,不定向性,低頻性等特點。
8 理一理:基因突變的意義
學生根據前面所學知識,以及事例的分析歸納基因突變的意義。 9 畫一畫:以概念圖的形式歸納出你學到了基因突變的哪些內容 學生展示所畫概念圖,分享所學知識成果。
五 教學反思
生活中,生命現象隨處可見。在基于生命觀念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能努力挖掘身邊的生命現象,從“生命”導入課堂→用“生命”豐富課堂→讓“生命”走進課堂。同時,教師還要能夠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引導學生理解生命的“內涵”,要讓他們能夠將所學的知識與“生命”相聯系,真正實現“生物—生活—社會”的跨越。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