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平拋運動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物理必修2高一年級第五章第二節《平拋運動》甘肅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物理必修2高一年級第五章第二節平拋運動-甘肅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1)知道什么是拋體運動,知道什么是平拋運動;(2)知道平拋運動的受力特點,會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方法分析平拋運動;(3)掌握平拋運動的規律,會處理簡單的問題。
2. 過程與方法:(1)通過舉例、實驗,完全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培養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平拋運動的研究方法:可以用兩個簡單的直線運動來等效替代。利用已知的直線運動的規律來研究復雜的曲線運動,滲透物理學等效替代的思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2)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學情分析
認識平拋運動采用的是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方法,它是一種研究問題的方法,這種方法在“力的合成與分解”的學習中學生已有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應讓學生主動嘗試應用這種方法來解決平拋物體運動規律這個新問題。這一學習過程的經歷,能激發學生探究未知問題的興趣,領悟怎樣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將未知問題化為已知問題。讓學生真正理解運動合成與分解這種方法的意義,理解為什么平拋運動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日常生活中平拋運動的現象也較多,通過與生產、生活的聯系,可以使學生更深入了解這兩種運動的規律。1.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合運動、分運動以及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所遵循的規律;知道了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是處理曲線運動的基本方法;通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實驗設計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并能制作簡單的教具。2.大多數學生的基礎不太好,可能會遇到的困難:設計不出驗證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是自由落體運動的實驗裝置。3.學生在學習中可能會采取的學習策略:分組討論,向教師尋求幫助,實驗探索,總結反思等。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平拋運動的特點;運動規律及用運動規律解答有關問題。
教學難點:能根據運動合成與分解的方法探究出平拋運動的一般規律。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引入新課
1、游戲:
水槍游戲,引入課題
2、三張圖片展示
①高山滑雪的運動員;②柯受良飛躍黃河壺口瀑布,③賽場上扔出的鉛球
通過以上三個例子組織同學們從受力以及運動方向兩個方面討論它們的共同點,引出拋體運動。
活動2【講授】認識平拋運動
1、教師舉例演示生活中的拋體運動
①水平拋出的紙團
②水平拋出的氣球
③籃球投籃
2、學生觀察、分析平拋運動的特點:初速度、受力情況。
3、給出平拋運動的定義。
4、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平拋運動的條件及特點。
板書:1.定義:物體沿水平方向拋出,只受重力作用下的運動(忽略空氣阻力)
2.條件:①物體初速度方向水平方;②物體只受重力。
3.性質:勻變速曲線運動
活動3【講授】平拋運動探究
1、教師用平拋運動分解儀演示平拋運動。
2、課件展示具有相同水平初速度分別作勻速直線運動和平拋運動的兩小球的頻閃照片;展示具有相同高度的分別作勻速直線運動和平拋運動的兩小球的頻閃照片。
3、教師組織引導學生運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方法對頻閃照片進行分析探究,通過猜想、數據分析比較、合作探究等過程對平拋運動進行正確分解。
4、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歸納總結。
活動4【講授】探究平拋運動的速度
多媒體展示物理情景圖。
2、教師指導學生對某一時刻的瞬時速度利用速度的合成與分解的方法進行正確分解,并確定該速度的方向。
3、學生板演并討論。
4、教師利用多媒體對平拋運動的速度進行分解并強調要點。
活動5【講授】探究平拋運動的位移
1、學生畫出物理情景圖。
2、教師指導學生對某一段時間的位移利用位移的合成與分解的方法進行正確分解,并確定該位移的方向。
3、學生板演并討論。
活動6【練習】課堂講練
例1:兩個質量不同的石子在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拋出。
請分析說明以下問題:
(1)落地的時間是否相同?
(2)拋出的水平距離是否相同?
(3)得出什么結論?
1、學生思考并分組討論。
2、學生板演討論結果。
3、師生共同得出結論:物體做平拋運動的飛行時間由平拋高度決定;物體做平拋運動的水平位移由平拋高度和初速度共同決定。
例2:飛機在高出地面490 m的高度以80 m/s的速度水平飛行。為使飛機投下的物資落在指定地點,飛機應該在與指定地點水平距離多遠的地方進行投放(不計空氣阻力)?
1、教師引導學生畫出物理情景圖并分析、討論,找出解題思路。
2、學生選出代表講解解題思路并板演解題過程。
3、教師歸納總結要點。
活動7【講授】課堂小結
1、平拋運動的定義與條件。
2、平拋運動可分解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
3、平拋運動的規律。
活動8【作業】作業布置
課后練習1、2。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