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流行風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音樂人音版必修《音樂鑒賞》第三十三節《流行風》四川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音樂人音版必修《音樂鑒賞》第三十三節流行風-四川省 - 宜賓
十七單元 流行風
課 題 流行風 科目 音樂 課 型 高中音樂鑒賞課
教師
陳虹希
學情分析:
高中生具有自主探索的特點,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聽、賞、唱、論、想等要素讓學生主動感知音樂;這個時期的青少年在生理、心理、和自我認知上都處于模糊的、不確定、極端的階段,而音樂教育把哪些高度發展的社會理性轉化為生動,直觀的感性形式,讓學生在主觀情感上得到審美體驗,情感升華、心靈凈化,這樣獲得的音樂教育要比任何說教來的自然真實。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聆聽《思念》《好漢歌》,感受、體驗歌曲的情緒并在此基礎上認識其題材、曲式結構及音樂風格,了解通俗音樂的基本特征。
2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感受歌曲,學唱歌曲,使學生深刻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初步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自身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的能力,用健康向上的審美標準認識通俗音樂的社會價值,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積極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思想靠攏。
教學方法: 探究學習、對比分析、師生交流、學生辯論等。
教學重點:
11、通過對兩種類型歌曲的聆聽對比與演唱,研究各自的不同風格結構與特點,從情感方向深度挖掘歌曲,升華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內涵。
22、讓學生了解并掌握曲式結構:二段體。
教學難點:
讓學生積極理解、參與、體驗,更加了解“流行風”,并更深層面的去感知歌曲本身所帶來的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從熱愛音樂,熱愛流行歌曲升華到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高尚情感中來。
教學環節及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
(5分鐘) 播放《春節序曲》片段 教師演唱兩首春晚中的歌曲片段。 聆聽音樂,思考問題,學唱歌曲片段 情景設置,教師真情的表演與歌唱,拉近
歌曲與學生的距離,
引出課題。
二、新課教學 (28分鐘)
看譜聆聽毛阿敏《思念》,提問: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開始的歌詞是
那一句?
聆聽音樂,思考問題。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生動的音樂畫面,使學生能通過更具體的音樂形象準確的感受和理解音樂。 師范唱,并用圖譜畫出歌曲的旋律線條。提問:歌曲的情緒前后有什么變化?老師畫出來的圖形譜有什么變化? 聆聽音樂,跟畫旋律線條,思考問題。 了解歌曲的基本結構,前后兩段的情緒差異,歌曲的曲式結構
師提問:這首歌曲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內容? 師鋼琴伴奏學生隨伴奏演唱歌曲
思考回答問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片段
通過感受歌曲,學唱歌曲,使學生深刻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初步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簡單介紹介紹詞曲作者 引導學生演唱作者的代表作品 生跟隨老師演唱詞曲作者的作品片段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播放《好漢歌》歌曲視頻
對比分析《好漢歌》與《思念》情緒上以及風格特點上的不同 欣賞并齊唱《好漢歌》 思考回答問題
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介紹歌曲的創作背景及歌曲的現實意義
通過老師講解懂得歌曲的內涵 引導學生從情感方向深度挖掘歌曲,升華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
想內涵。
回顧兩首歌曲的風格特點
完成表格
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歌曲的風格特點
三、辯論與拓展 (5分鐘)
將學生分為正反雙方進
行辯論:追星的好與
壞?
小組討論,正反雙方各抒己見 通過辯論賽的方式,
引導學生認識追星現象,建立正確的人生
觀,價值觀,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審美情操
謝謝評委老師,請多多指正!
四、課堂小結 (5分鐘) 師對本節課進行課堂小結,播放《難忘今宵》,布置作業
欣賞《難忘今宵》
梳理學習,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教 學 反 思
本節課從新課程理念出發,重視合作學習、探究活動、小組協作等課堂的學習和組織形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的熱情較高,他們積極參與體驗活動,課堂氣氛活躍,形成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和諧的教學局面,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本節課通過聽、唱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感知通俗音樂的風格特點,通過教師的范唱和教唱歌曲,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不斷思考,讓學生自己總結出通俗音樂的風格特點。
通過感受歌曲,學唱歌曲,分析和挖掘歌曲的思想情感,使學生深刻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初步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自身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的能力,用健康向上的審美標準認識通俗音樂的社會價值,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積極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思想靠攏。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