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提袋的設計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美術人美版五年級下冊第5課提袋的設計_天津市 - 河東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美術人美版五年級下冊第5課提袋的設計_天津市 - 河東區
教材分析
本課是《義務教育美術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中的第5課,其課型為設計•應用領域的一個內容,通過提袋設計一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設計與生活的關系,分析美,認識美,并通過對提袋結構的解剖與再設計,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設計,提高立體制作能力與創造能力。 本課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對生活、美感有了一些理性認識,同時對結構、形體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性分析,提袋的設計有一定難度,但教學方法合理、積極引導,同時適當減少制作難度,學生是可以掌握的,是感興趣的。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欣賞,認識設計和生活的關系,并了解手提袋在生活中的應用及功能。
2、能力目標:認識提袋的結構設計和制作方法,并發揮想像力,設計制作出造型新穎美觀的手提袋
3、情感目標:使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生活中的設計,通過提袋的設計和制作,提高立體思維的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3學情分析
提袋是日常生活中,特別是購物中最常見的用品。提袋是日常生活中,特別是購物中最常見的用品,通過提袋設計一課使學生認識設計與生活的關系,發現美、認識美,并通過對提袋結構的解剖與再設計,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設計,提高立體制作能力與創造能力。
4重點難點
重點:提袋的造型設計,啟發學生在基本結構基礎上對形狀、提手處加以變化。
難點:款式新穎有創意,提袋的結構,一般為四個面與袋底,梯形或其他形狀需計算精確才能做出來。
5教學用具
教師:教學課件、包裝紙、舊掛歷紙、剪刀、雙面膠、范作(包括禮品、鞋服的拎袋)等。
學生:搜集有關提袋的各種實物資料、舊掛歷紙(或舊畫報紙)、剪刀、雙面膠、繪畫常規用具、粗毛線(或繩子)。
6教學過程
6.1第一學時
6.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組織教學,談話導入
1、導入新課:(用不同的手提袋作背景)大家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什么小禮物?
你們再看看還有一件什么小禮物?(出示老師制作的手提袋)
你們欣賞了老師制作的漂亮手提袋,大家是不是也想自己也做個漂亮的手提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提袋的設計。
板書課題——第5課《提袋的設計》
2、手提袋在我們生活中有什么用?(盛放東西)
設計意圖:通過實物的展示,引起學生的注意,根據教學需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你們見過的提袋都是方形的嗎?(師出示課件)——板書:形狀
師生共同總結:有梯形的、半圓形的、圓形的、三角形的及異形的。
4、提袋除了形狀不一樣還哪不一樣?(師出示課件)——板書:圖案
師問:天鵝提袋圖形與別的提袋圖案有什么不同?衣架圖中的提手用了什么圖案?
師總結:利用衣架外形空隙作為提手就是圖案外形的巧用。
師問:你們再看看有跳繩人物的提袋是為成人設計的還是為兒童設計的?
師總結:所以我們在設計提袋也要考慮使用者。
5、提袋除了形狀、圖案還有哪不同?(看實物)——板書:材料
設計意圖:利用圖片信息開拓學生視野,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提袋上形狀、圖案、材料的不同。 初步感受提袋的生活化,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及語言組織能力。
活動2【講授】(二)講授新課,如何設計和制作
1、看一看、說一說。
我們看了這么多提袋,你們想知道它們是怎么做的嗎?下面我們共同來研究一下手提袋的基本構造是怎樣的。(它是由袋身、提袋組成的)
我們搞一個小小的破壞,去拆分手提袋,你們發現了什么?拆開以后它是什么基本型?有幾個面?這幾個面有什么特點? (學生拆分并得出結論)
2、請同學們欣賞課件(師出示方形手提袋的展開圖)
師生總結:兩個正面相等,兩個厚度相等。
設計意圖:為了解決本課的教學難點,我通過小組探究學習,培養合作學習能力。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方法,能用最短的時間找到提袋結構設計的方法。
3、下面,老師生來介紹一遍詳細的制作步驟。共同給大家演示制作過程,好不好?
A、先在紙上疊出一個小邊,不能小于1厘米。
B、如打算多裝東西,在紙一端用勾線筆畫出7厘米厚度。
C、將紙另一端與這一邊厚度對齊并對折,在大的一面繼續畫出7厘米厚度。
D、將紙疊出提袋的底部及在提手處可雙折并增強厚度。
4、基本造型大家清楚了,為了讓提袋更加美觀漂亮,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改變外形?
教師放視頻:問學生有幾種改變外形的方法?(生總結可以在邊口上改變還可以用不同造型遮擋邊口)
6、師問:除了可以改外形還可以改哪?
師:出示紫色平面圖,讓學生觀察跟長方形提袋哪不一樣?
(1)師示范梯形提袋的折疊、測量方法。
(2)問學生制作完提袋造型以后需要干什么?(師出示完整并裝飾粉邊的梯形提袋)
(3) 問學生好看嗎?還需要怎么完善?
師拿出準備好的超市塑料兜展示給學生,利用準備好的帶圖案一條捏合成一朵花的方法。并將花粘合在梯形提袋上,這下行了嘛?
(4)師將用紫色與白色塑料兜結合做成的小花粘貼在大花旁。
(5)師生總結設計步驟:構思造型 測量折疊 粘合裝飾(師板書)
設計意圖:在欣賞過程從中進一步感受提袋上的圖案可以是畫上去的,也可以是貼上去的,也可以用剪刀刻出來,也可以直接利用材料上面的圖案;并通過生活中的提袋和自己做的提袋的對比,感受自己做的提袋造型設計上的夸張和變形。如圖案、色彩、提手和用途,通過學生作品的欣賞,拉進學生與設計的距離、發散學生的思維,為后面的創作埋下伏筆。
活動3【活動】(三)研究設計,發揮學生想像力
(1)問學生還能做出什么造型手提袋?(三角形、倒梯形的等)
(2)那你們還能做出其它形狀的手提袋嗎?老師期待著你們做出各種形狀的手提袋?(師滲透德育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作品的欣賞,拉進學生與設計的距離、發散學生的思維,為后面的創作埋下伏筆。并鼓勵學生制作與眾不同的提袋,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和創新精神。
活動4【練習】(四)學生制作,教師巡視。
1、作業要求
布置作業: 用掛歷紙、包裝紙、卡紙等材料設計制作一個新穎、時尚的手提袋。
作業要求:
(1)造型新穎。
(2)實用美觀。
(3)制作精良。
自由選擇各種材料和方法(剪、貼、折、畫等)來創新設計制作,大膽進行有創意的實踐活動。
設計意圖:提醒學生制作中應該注意的主要地方。
2、 學生動手實踐,自由創作。師 巡視,針對學生差異進行輔導,加強個別指導,及時表揚展示造型美觀新穎的學生及其作品,以互相學習、啟發,鼓勵學生大膽進行有創意的實踐活動。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設計制作能力。
活動5【活動】(五)展評,學生自評互評。
展評作業:
(1)下面我們上臺秀一下自己的作品。
(2)大家評一下最喜歡哪一個?誰來說說哪里新穎?
(3)自己談談自己的設計想法; 從構思、顏色、造型上介紹一下自己作品。
(4)師評價作品提出不足及改進方案。
設計意圖:開展互動式參觀、交流,增強學生創作的自信心與評議能力。
活動6【活動】(六)課外拓展 :
同學們做的手提袋千姿百態,每個人都是優秀的設計師,還有別的方法做嗎?大家看這是利用什么材料做的?廢舊衣服與舊書包(出示課件)
是總結我們也可以用廢舊袋子、衣服嘗試一下,課下來完成,好下課!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善于到生活中發現美、搜集美的信息的能力。
活動7【活動】教學反思
本課是“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一個內容。提袋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它。本課旨在讓學生了解到現代的手提袋不僅僅是為實用而設計,對其外形、色彩、材質、圖案等各方面都有要求。其中包涵了豐富的想象、變形、夸張等造型手法,內容極具趣味性。
在教學開始,我采用開門見山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出示各種漂亮的手提袋實物讓學生溝通交流,引出藝術品手提袋,從而自然而然的導入到本課內容。導入新課后,在課前搜集多個有特點的提袋圖片,通過課件,展示給學生欣賞,在欣賞中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認識到提袋的造型多樣,色彩豐富。 同學們一下子便被吸引注了,注意力集中,興趣高漲。這樣的教學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話題為學生所熟悉關注,更有利于與學生溝通交流,學生興趣濃厚。在學習提袋造型時,我將一個成品手提袋和學生共同拆開,通過拆一拆,看一看,讓學生在分析和討論中認識提袋的造型。一同研究制作的基本方法步驟后再播放教師制作視頻,使學生進一步更清楚的了解學習制作的細節。最后學生再進行制作,學生制作的效果良好。對基礎較弱的同學,我鼓勵他們在原來的提袋上進行再創造,或分步完成結構,先糊四個面,再加底部。
本課的作品評價環節,我設置了一個評價范圍,通過開小小展示會展評,讓學生分小組展示、走臺、推銷、選購,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圍繞實用、創意、色彩等方面,以多種形式評一評、議一議,把課的結尾推向高潮。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