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莊嚴的牌樓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美術人美版四年級上冊第4課《莊嚴的牌樓》北京市海淀區實驗小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美術人美版四年級上冊第4課《莊嚴的牌樓》北京市海淀區第二實驗小學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通過美術課程,學生了解人類文化的豐富性,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并逐步形成熱愛祖國優秀文化傳統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價值觀。
作為“欣賞·評述”這一學習領域的四年級課程,本課將注重通過欣賞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傳統美術作品,用語言或文字等多種形式描述作品,表達感受和認識。
2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屬于“欣賞·評述”學習領域。通過觀察欣賞莊嚴的牌樓,讓學生積極思考教師所提問題,發現探究牌樓的歷史發展、造型特點、結構功能,以及對比不同材質的牌樓,學習中國古代建筑的藝術之美;通過趣味故事,讓學生們了解到古人的智慧,注重多元化人文知識的發現與探究;鼓勵學生嘗試用藝術的語言去表達自己學到的牌樓知識,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從中滲透民族美術,加強學生的民族記憶,增強民族自豪感。
我國古代建筑結構嚴謹,藝術構思精巧,其知識含量博大精深,作為四年級學生接受起來有一定困難。而牌樓作為我國傳統建筑中一種建筑形式,兼有古代建筑普遍的結構特點和藝術審美,且分布廣、歷史久,非常具有代表性。學生在本課的學習中將學會欣賞和尊重我國傳統建筑,關注了生活中的美術現象,涵養人文精神與民族情感。
在三年級下冊中,學生們通過《走進頤和園》這一課,初步了解了我國傳統建筑——園林的藝術特點和傳統的造園手法,并學習了用藝術的眼光欣賞頤和園的園林藝術及評述方法,為本課學生們欣賞傳統建筑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本課為下一課《畫牌樓》打好了基礎,在讓學生了解牌樓的相關知識、感受牌樓的美后,引導學生學習分析牌樓的整體結構和細節特征,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為下一課的造型表現——牌樓線描寫生內容做知識與技能的儲備。
3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并通過以往欣賞課的學習,初步掌握了欣賞評述的語言與方法。但是,四年級學生對傳統建筑還是比較陌生,通過調研,多數學生并不了解中國古代建筑。很多學生只是在生活中或旅行中接觸過牌樓這個概念,但對其的功能、形式、風格美學等方面沒有認識,而突然接受大量的傳統建筑知識,很容易給學生帶來枯燥乏味的情緒。因此,在講授本課時,會多利用視頻與圖片、概念與故事傳說穿插結合,通過小組討論和親手實踐,讓學生們產生興趣,積極去學習古代建筑的美學要素和人文知識。
4教學手段
教法: 談話討論法、對比觀察法、直觀演示法。
學法: 自主發現、小組合作探究。
5技術準備
以圖片和視頻為主的教學課件,包括牌樓造型的歷史演變、不同功能不同材質的牌樓、牌樓的各部分結構、國內外的牌樓等。
教師用素材包括牌樓圖片模型、課題牌匾等。
學生用素材包括小組答題板(包含圖片、簡介文字與問題)、花板紋樣等。
6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知道牌樓是古代建筑的類型之一。
2.認識幾種不同的牌樓,了解牌樓的功能、結構、材質及美感特點。
3.學會牌樓的欣賞方法,能用語言或文字表達對牌樓的感受與認識。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對比、分組探究等方法,了解牌樓的功能,體驗不同材質的牌樓帶來的不同美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欣賞和尊重不同時代的建筑藝術作品,珍視優秀的民族、民間美術與文化遺產,養成尊重多元文化的態度。
7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幾種不同的牌樓,了解牌樓的功能、結構、材質及美感特點。
教學難點: 學會牌樓的欣賞方法,能用語言或文字表達對牌樓的感受與認識。
8教學過程
8.1第一學時
8.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 揭示課題
1、教師展示模型,提問學生:這是什么建筑?
揭示課題:《莊嚴的牌樓》
2、教師提問,了解學生們對牌樓的什么知識感興趣。
【設計意圖】: 此環節通過直觀感受牌樓引出問題,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帶著好奇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活動2【講授】直觀欣賞,初步感知
1、視頻欣賞。
教師提問,學生們回答觀看后的收獲。
2、圖片欣賞。
教師提問,學生通過觀察回答牌樓的結構特點。
3、教師提問,鞏固學生以上所學,并介紹新知。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演示牌樓的原始雛形和歷史演變,學生自主了解牌樓的起源和功能發展。經過啟發引導,使學生積極發現牌樓的結構與材質特點。觀察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牌樓,讓學生自己來分析結構與材質,達到鞏固新知的目的,并穿插講解一些歷史故事,引發學生對中華傳統建筑文化的興趣。
活動3【活動】小組討論,觀察探究
1、教師提問,學生們分組探究牌樓各組成部分的故事。
2、小組推薦代表回答:牌樓各個部分的結構、功能、美感和寓意。
①屋頂的造型有什么特點,它的功能是什么?屋頂上還有什么裝飾?
②斗拱的結構和功能是什么?
③牌匾揭示的牌樓功能是什么?
④夾桿石的雕刻題材和寓意是什么?
3、 教師總結以上內容。
【設計意圖】:學生們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來探究,通過理解說明文字、觀察圖片、思考問題,然后與本組同學討論自己的看法,拓寬思路,這樣在原有的知識上又構建新的知識,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隨著這些問題的展開,學生們會觸碰到中國傳統建筑博大精深的一面,包括獨特的工藝結構和藝術審美,雖然只是驚鴻一瞥,但足以讓學生們認識到古人在建筑設計以及建造方面的無窮智慧和古代建筑藝術背后強大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支撐。
活動4【練習】分享新知,動手實踐
1、教師介紹“花板”,講授其題材、色彩的特點。
2、教師布置實踐內容:花板局部圖案的描繪。
學生動手實踐。
3、教師總結,引出花板彩畫種類的新知。
【設計意圖】:在學生們對花板的圖案產生極大興趣的時候,讓大家嘗試自己來親手描繪花板的圖案,這時學生的學習動機會非常明顯。繪畫的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們通過親手繪制,能夠認識到真正花板描繪的工藝之難,體驗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造詣,認識到傳統技能蘊含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必須經過一定深入的研究學習和反復磨練才能掌握。
活動5【作業】知識引申, 引發思考
1、 圖片欣賞:在國外的中國牌樓。
教師提問:為什么千百年來牌樓發展不僅經久不衰,還遠涉重洋屹立于異國他鄉的許多地方?
學生回答問題并談感受。
2、 教師總結。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不僅是對今天所學牌樓知識的引申,更是一種升華,讓學生意識到牌樓已經成為中外公認的中華文化的典型標志,鍛煉學生能夠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和認識,從而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加強學生的民族記憶與民族自豪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