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繪畫中的透視現象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美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第5課《繪畫中的透視現象》吉林省 - 四平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繪畫中的透視現象》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概述 :
《繪畫中的透視現象》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教材五年級第九冊第三課的內容。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意圖是通過觀察、分析和講解學生能夠認識到景物的近大遠小透視現象并能把有關透視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繪畫中進而提高空間表現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在繪畫中的真實感。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觀察和分析生活中的透視現象,學生了解生活中的近大遠小的透視原理。理解視平線、消失點在透視現象中的應用。使學生更好的表現空間立體感使繪畫作品更真實。
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講授、演示……使學生能初步了解透視現象及基本規律并能運用這些規律表現身邊的景物逐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視效果給畫面帶來的美感。并且有留意觀察的習慣和探究生活中的近大遠小透視現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分析和講解并能發現“近
大遠小”的透視現象并能掌握簡單的原理和規律。
2、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表現身邊的景物。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立方體、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背誦古詩《絕句》,設疑:給后兩句配畫的時候有什么困惑?窗能不能“含嶺”?門能不能“泊船”?產生這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帶學生一起實驗,用手指做取景框,試一試遠近變化的效果。
2、介紹透視現象的特點和用途:可容納更多的景物并產生空間感和距離感。
3、欣賞名畫中的透視現象,導入新課,板書課題:繪畫中的透視現象
二、講授新課,解決重點
1、分別了解兩個新朋友:消失點和視平線,介紹概念,在畫面中找出正確位置,觀察二者之間的關系。
2、簡介地平線,并區別于視平線
3、學生觀察總結視平線上方和下方景物消失的方向,介紹消失線的畫法。
4、通過觀察總結出消失線夾角中的景物的透視規律: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粗遠細、近疏遠密、近寬遠窄、近
實遠虛…….
5、設疑并討論、講授: 消失點會不會移動和變化? 視平線會不會移動和變化? 消失點是不是只有一個?
觀察所處的位置高低對畫面中的透視會不會有影響?
三、藝術實踐,演示難點
1、布置命題作業:用房屋、樹木、電線桿、鐵路、田野、小河溝、遠山、云…….組成一幅能體現出透視規律的畫。
2、師同步演示,總結繪畫方法步驟,但學生可根據前面所學知識自由布置和想象畫面的視平線、消失點和規定的景物位置。
四、作品展示與評價
因為是命題且同步演示的半臨摹作品,評價以發現和修正繪畫中的透視錯誤為主。及時、恰當的給予肯定和鼓勵。
五、小結、拓展,布置下課時內容。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