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十四屆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說課視頻
視頻課題:《圓柱的體積》宋杰說課實錄(附課件+教學設計)第十四屆全國中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圓柱的體積》宋杰說課實錄(附課件+教學設計)第十四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大賽展示課例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
長春市南關區東四小學 宋杰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推導圓柱體積公式的過程,向學生滲透轉化思想,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判斷、推理的能力和遷移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結合具體情境和實踐活動,理解圓柱體積的含義。探索并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體積,并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滲透 “轉化”的思想,感悟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圓柱體積計算公式,并能應用公式計算圓柱的體積。
教學難點:
理解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1.教具:圓柱形的物體、多媒體課件。
2.學具:為每位同學準備一個學習ipad。
一、激趣引入
1.復習導入
學生在自己的ipad上進行復習,進行知識前測。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計算的?(復習圓面積的計算方法、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回顧一下,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播放課件)復習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2.創設問題情境
出示一個圓柱形物體,你們有什么辦法能求出這個圓柱形物體的體積嗎?(小組討論)
有同學想到把圓柱放入裝有水的量杯中,算出兩次量杯上的數據差從而求出圓柱的體積,還有的學生說如果這個物體能夠任意切割,就可以把切割后的部分再拼成長方體或正方體再測量、計算。
3.如果是求大廳里的圓柱形柱子的體積用剛才你們想的辦法還行嗎?(顯然不行,有局限性)
二、設疑自探
1.大膽猜想
在求圓柱體積的時候,有沒有像求長方體或正方體體積那樣的計算公式呢? 請大膽猜想圓柱的體積可能怎么計算?你準備怎么驗證?依據是什么?(4人小組討論)
2.動手探究
自探提示: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學書上8頁內容,用你手中ipad上的圓柱體動手切一切,拼一拼,想一想如何驗證你們的猜想?
(1)切一切:想想把圓柱形的物品如何切割更科學?
(2)拼一拼:可以把圓柱切割拼成一個什么形體?你是怎樣割拼的?
(3)拼成的形體和圓柱有什么關系?
(4)你能根據拼成的形體與圓柱的關系推導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嗎?
心動不如行動,請同學們自己動手探究。(學生根據自探提示,在學習ipad上自主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三、解疑合探
檢查自探效果。(學困生回答,中等生補充,優等生評價)
1.誰能邊演示你的探究過程邊說說你的探究結果,學生匯報。(引導學生演示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2.還有要補充說明的嗎?(大家相互補充和評價)
3.多媒體動態演示圓柱體積的推導過程。(中間暫停)剛剛大家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8份、16份,切開后拼成了一個近似的長方體,思考:圓柱體轉化成長方體,為什么是近似的長方體?請大家閉上眼睛想想一下,如果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128份呢,甚至更多的份數,那么拼成的圖形會怎樣?(一起看一看)和你想像的一樣嗎?這說明了什么?
小結: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幾何體會越來越接近長方體。(極限思想)
4.誰來說說你怎么推導出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的?師生互動,交流,得出結論:
圓柱切割拼接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形狀變了,體積沒變)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V=Sh
四、釋疑延伸
1.學生質疑
通過剛才的學習,你還有哪些疑問,請提出來,我們共同討論解決。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1)已知圓柱的底面半徑和高,怎樣求體積?
(2)已知圓柱的底面直徑和高,怎樣求體積?
(3) 已知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怎樣求體積?
解決提出的問題。
2.教師供題。
3.我當小老師。
學生自編習題,展示學生的習題,交流解答。
五、全課總結
老師想把兩位數學家的話送給大家。
“沒有大膽的猜測,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 --- 牛頓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是通過大膽猜測、精心驗證,最后發現了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這位久負盛名的數學家的名言真的很經典!
“無限!再也沒有其他問題如此深刻地打動過人類的心靈。” --- 希爾伯特
在推導圓柱體積時,我們把圓柱沿高把底面平均分成8份、16份,如果無限地分下去,那么拼成的圖形會越來越接近長方體,這就是極限的美麗。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