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十四屆全國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說課視頻
視頻課題:《認識幾分之一》梁芳說課實錄(附課件+教學設計)第十四屆全國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認識幾分之一》梁芳說課實錄(附課件+教學設計)第十四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大賽展示課例
《認識幾分之一》教學設計表
安徽省合肥市翠庭園小學 梁芳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主要是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意義。分數概念比較抽象,所以分數的教學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是分數的初步認識,第二次才是系統的學習分數知識。本單元是分數的初步認識,而認識“幾分之一”又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的“核心”,對學生的后續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學生以后學習分數、小數等知識以及分數應用是十分重要的。 |
二、教學對象分析 三年級兒童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化的關鍵期,抽象思維難度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與感性經驗相聯系。《分數的初步認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尤其是平均分概念的認識上拓展的。對學生來說是認知上的突破,為了給學生搭建突破的平臺,教學時應提供豐富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感興趣的現實情境,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互動的優勢給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學習新知識。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數的含義。 |
三、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一)知識與技能 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分數,初步體驗分數的意義;能正確讀寫幾分之一;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分數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在操作、交流、展示、討論的過程中提高自身數學素養。能運用分數對一些簡單問題進行表達和交流。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養成積極參與、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 教學重點:能結合具體情境、操作認識幾分之一;能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分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 解決措施:引導學生借助正方形紙片和圓片,通過想一想、折一折、涂一涂、說一說等活動,認識幾分之一、會折出幾分之一,并且能夠直觀比較出1/2和1/4的大小,再引導學生認識1/8比1/4更小。學生認識“同樣大小的圓,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一份越小”這一規律水到渠成,整個學習過程自然流暢,符合學生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推理概括能力。在這些課堂活動過程中,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及時捕捉生成的有價值的資源進行恰當拓展延伸,學生對于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這一教學難點的理解逐步深化,最終突破這一難點。 |
五、教學過程 | |||
步驟 | 環節目標 | 教學內容 | 整合點分析 |
(一)創設情境探尋知識起點 |
1.復習平均分,再在白板上拖拽食品進行平均分。 2.產生“半個蛋糕用過去學過的數不好表示”這一新問題來引入分數,讓學生感知分數產生的重要性,真實地感受到:當所分的物體的個數不是整數時,就必須用一種新的數來表示,可以用分數表示。 |
1.提問:什么是平均分?指名回答。 2.(白板出示圖片)同學們請看,下面這些圖片中的物體哪些表示的是平均分,誰愿意上來分一分?生上來進行分類后運用自動檢查功能。 ![]() 師追問:這些圖片中的物體為什么不是平均分? 3.出示情境圖,問:把每種食品平均分給這兩個人,每人分得多少?指名學生上臺演示平均分。(學生對分蛋糕有些猶豫)。 師予以肯定鼓勵,繼續追問:把一塊蛋糕平均分給兩個人,怎么分呢?誰來幫她分一分? 指名學生上臺在白板上演示正確的分法:從中間平均分。生把分的情況說一說:把一個蛋糕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它的一半。 4.師追問:半個蛋糕能用我們學過的數來表示嗎?(不能),那用什么數呢?(二分之一) 師明確“二分之一”是分數。揭示: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分數。 |
教學時巧妙利用電子白板的人機互動功能 1.使用電子白板的分類模板,學生走上講臺親自動手實踐,實現“生機互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尤其是自動檢查的功能,操作容易,讓結果的呈現簡單明了。 ![]() 2.拖拽功能讓學生能動手實踐、主動參與到對食品的平均分的活動中去,極大的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使用電子白板的翻板功能,直觀地呈現“一半”就是“二分之一”,順利地將原有的知識經驗與新知識建立起聯系。 |
(二)操作探究認識二分之一 |
1.初步認識二分之一 。2.會正確讀寫分數。3.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涂一涂、說一說等活動理解1/2的含義。 |
1.繼續分蛋糕 (1)出示蛋糕圖:誰能用完整的一句話來說一說二分之一表示什么。(點名說、同桌互說),(出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學生齊讀。白板出示完整的一句話,師問:對于這句話,你有要提醒大家特別注意的嗎? 點名回答,強調平均分。 (2)師:我們知道了二分之一表示什么,那么它怎么寫呢?教授分數的寫法和各部分的名稱,師領讀兩遍。 師追問:誰來說一說,這里的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總結。 2.教學試一試,進一步認識 ![]() (1)咱們剛才認識了 ![]() ![]() ![]() (2)學生上臺展示交流,師追問:為什么要對折?(對折表示把正方形平均分),師再次強調要平均分。 。3)問:它們的折法不相同,為什么都可以表示 ![]() |
使用電子白板聚光燈重點強調了“平均分”是分數產生的前提,也提高了視覺效果,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環節中電子白板顯示與黑板板書相結合,使學生對分數的認識繼續內化。![]() |
(三)類比遷移認識幾分之一 |
在認識二分之一的基礎上繼續認識幾分之一。 |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 ![]() 小組討論,匯報。師生共同小結,進一步理解分數中分子和分母的意義。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用分數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的結果的思考過程,幫助學生理解整體的幾分之一所表示的含義。 |
電子白板隱藏工具的使用,增加了互動環節的趣味性,增加神秘、新奇感,更加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
(四)比較兩個幾分之一的大小 |
通過動手操作用圓片找到![]() ![]() ![]() |
1.師提出問題:你還能用手中的圓形紙片折出幾個不同的幾分之一嗎?折一折,涂一涂。學生活動后指名上臺展示折法。師電子白板顯示,并追問:它們誰大?小組討論,分組匯報。 2.同學們的辦法可真棒!有同學還折出來 ![]() ![]() ![]() 通過上面的比較,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的方法。 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同樣大小的圓片,平均分成的份數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
1.在電子白板顯示圖形時使用圖形分裂功能,使抽象難懂的概念變成具體、形象的圖形,動態地演示它們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幫助學生在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比較、歸納、綜合等思維活動。 ![]() 2.放手讓學生自主創造分數,借助電子白板,順應學生好表現的心理特點,彰顯了學生個性。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幾分之一的理解,并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學習的自信心。 |
(五)鞏固練習學以致用 | 運用所學知識估計分數。 |
1.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學生自由發言,師生共同驗證。 2.出示想想做做第6題,啟發學生:如果把黑板報的整個版面平均分成2份,那么《科學天地》大約是這樣的幾份?要想估計《藝術園地》大約占整個版面的幾分之一,你可以怎么想?讓學生自由發言后師生共同驗證。 |
1.無限克隆使圖形變換多姿,讓解題過程的呈現更清晰。 2.在圖形的呈現上使用動畫功能、數字的呈現上使用手寫筆,體現師生互動的實時性,注重課堂生成,讓課堂“靈動”起來。 |
(六)總結提高,觀看視頻 | 引導學生回顧整理知識,完善知識結構。 |
1.師: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自由發言。 2.師:看來同學們這節課的收獲真不少。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的分數,我們一起來觀看視頻。播放“生活中的分數”視頻。 3.談話:分數還有什么奧秘呢?下節課我們繼續探索!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1.使用電子白板的要點顯示功能,知識點的呈現簡潔明了。 2.使用超鏈接功能,以“身邊的分數”視頻作為結尾,初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充分激發了學生對分數奧秘的探索之情。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