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十四屆全國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說課視頻
視頻課題:《年月日》說課(哈爾濱)(附課件+教學設計)第十四屆全國中小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年月日》說課(哈爾濱)(附課件+教學設計)第十四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大賽展示課例
《年月日》_簡曉冬_說課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問題驅動,引入新知
同學們,今天是這是一個讓老師和同學們都難忘的日子,因為那么多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上這節課,讓我們把這個難忘的日子記錄在黑板上(2016年的×月×日)。生活中你還有哪些難忘的日子,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這節課我們要研究的內容就藏在這些難忘的日子里,猜到是什么了嗎?年月日。(板書課題)
可別小看了這三個時間單位,他們的作用可真不小,這不小明就遇到了他的問題(微視頻):我每天都堅持練習一頁鋼筆字,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字帖共30頁,這本字帖用一個月,夠嗎?
生1:夠。
生2:不夠。
生3:不一定,要看這個月有多少天,有的月份有30天就夠,有的月份有31天就不夠。
(融合點分析:上課伊始,用微視頻創設問題情境,既體現數學問題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又使學生產生了解決問題的需要,有效地實現了任務驅動。)
第二環節,實踐操作,探索研究
1.觀察年歷,研究大月小月
(1)認識大月小月
哪些月份有31天,哪些月份有30天呢?我們一起請出一個小工具——年歷,在“年歷時空”中,老師給大家提供了近6年的年歷,請大家從年歷中選擇任意兩個年份來查一查,并填好統計記錄單。
都填好后,仔細觀察,說一說,我們統計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得出結論:有31天的月份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這些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4月、6月、9月、11月,這些月份是小月。這些大月小月在每年中的天數是不變的。2月比較特使,有時候有28天,有時候有29天。
(2)記憶大小月
在“我會記憶”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一記。(在平板中提供了“拳記法”“歌訣法”“講故事”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大小月)
(融合點分析:為學生提供操作研究的平臺,學生自主探索大小月的排列規律并進行個性化記憶,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有效突出了教學重點,凸顯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2.對比分析,研究平閏年
剛剛我們幫助小明解決了他的問題,他的這本字帖在大月——不夠用,在小月——夠用,2月無論28天或者29天都一定夠用。
剛剛同學們說到二月有的年份是28天,有的年份是29天。我們把2月是28天的年份叫平年,2月是29天的年份叫做閏年。平年、閏年的排列是不是也有什么規律呢?一起到平閏王國去看一看。
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近20年的2月份的月歷,仔細觀察發現規律,并完成后面的填空,找到打開智慧王國大門的鑰匙,會有驚喜喲!
(融合點分析:這一環節融合點主要體現在用工具支撐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學生利用理想學堂中提供的工具,畫出月歷中的閏年,從而發現閏年出現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可以利用萬年歷工具,進一步去驗證規律。進入城堡前的填空,這里為學生提供了兩個小工具,一個工具是溫馨提示,幫助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學習,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另一個工具是計算器,輔助學生計算全年的天數。判斷按鈕,進行計算機自動判斷。這樣,利用多種工具,實現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并且有效支撐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同時,大大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活動中,在觀察、記錄、對比、分析中,逐步深入地進行學習,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此外,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電子教室監控,進行個別指導,使教學更有效。)
3.課堂檢測,學習成果反饋
利用理想學堂,充分實現教師與學生的交互。教師下發問卷,學生作答后提交,教師收集到學生的答題情況統計。
(融合點分析:用信息技術支撐課堂評價,便于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控教學,使評價方法有效多元。)
第三環節,聯系生活,學以致用
提供三個情境,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做一做:
1.媽媽出差:小明的媽媽連續兩個月出差,共計62天,你知道他的媽媽出差是在哪兩個月嗎?
2.小明生日:媽媽出差回來給小明帶回了生日禮物,還買了生日蛋糕,這是小明12周歲生日,可是他只過了3次生日,你知道這是為什么?
3.偵探破案:1979年的3月7日,有一個罪犯逃到了深圳,他拿著一張簽發日期是1979年2月29日的邊境通行證,在深圳海關準備入關,盡管他經過整容變了模樣,可還是被檢查證件的警察叔叔一眼識破,將他扣留。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融合點分析:既聯系生活,學以致用,又提供多個可供選擇的情境,體現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此外為了將本課的內容進行了拓展。在課外資料袋中,提供了“更大的時間單位”“農歷的由來”“二十四節氣”“天干地支”等,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學生不斷研究的欲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